重回88,我的大山我做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舞龙灯

高峰村没有自己的舞龙队,每年都是外面其它村的队伍前来舞龙灯。从初一开始,他们便举着龙灯走进村里给每家每户送上新年的祝福。

而这也是晚上最热闹的一场活动,众人会跟着舞龙灯的队伍从村头一直到村尾。

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龙灯从村口缓缓而来。整个龙灯由龙头引着在众人的簇拥中被请进了堂屋。

堂屋内的八仙桌上,摆放着糖果、散饭、糍粑、红姜丝,以及冒着热气的茶水,旁边还放置着一个红包。

当龙灯在堂屋内游走一圈,即将跨出堂屋之时,向安迅速而恭敬地将糍粑与红包放入了紧随龙尾之人的布袋之中。

随后龙头便引着龙身从堂屋中走出,来到禾塘里后,便开始舞动起来。

此处龙灯和别处可见的整条龙不同,它由“万岁牌”“宝珠”“龙头”和13节断开的“龙身”组成。

因为传说中泾河龙王被斩为13截,仅有龙皮相连,所以便用竹篾片编织出13节竹篓子,用一条整长的布质龙衣连接起来,便成了龙身。象征龙王献身,保国泰民安。

龙头的制作则更为复杂,需要精湛的技艺与深厚的经验艺术。所以通常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师傅亲自下料主刀。

首先,用弹性极好的小竹条搭一个框架,再用剖好的竹篾精心编织出一个龙头的形状,然后分块糊上绵纸,待绵纸晾干后再画上图案。龙头便栩栩如生,充满神韵了。

龙头和龙身表面糊上的绵纸经过茶油的涂刷与晾干,变得晶莹剔透。

龙头和龙身内部,巧妙地装有自制的蜡烛。这些蜡烛的光从绵纸中透出,夜晚的禾塘里,整个龙头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真的化身为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

只见龙头追着龙珠四下盘旋,龙身上下翻滚,断中有连,连中有断,时断时连,变幻莫测。光影穿梭间,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周围锣鼓的喧闹之声和小朋友和村民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一处舞完之后,众人跟在后面继续前去下一家。亮着灯的巨龙在山林间游走,周边都是护送的村民。

“杨满,走嘞,前面还有四五户人家等着,咱们一起去凑凑热闹。”杨胜站在禾塘边缘,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向身边的杨满招呼道。

对于杨满而言,后世的他确实已经见过了各式各样的舞龙灯表演,那些高科技的灯光效果、复杂的编排和新颖的道具,都曾让他眼前一亮。

然而,此刻站在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禾塘边,他深刻感受到,这种源自于乡村、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舞龙灯,有着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舞龙灯,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传递,一种信仰的供奉。

而杨满深知,这样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便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人口的外流而逐渐消失。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迈开脚步,跟随着舞龙队伍的步伐,放空自己的思绪,完全沉浸在这份难得的乡村氛围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喧嚣和热闹。

初二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山间小路上时,高峰村的各家各户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媳妇们早早便收拾好了行囊,准备携同丈夫与孩子,踏上回娘家的路途,去给年迈的父母拜年。这便是村里人常说的“初二郎”,其中“郎”字,便是特指的女婿。

蜿蜒的山间小路上,不时地,可以看到挑着礼品、背着行囊的人们匆匆而过,他们或步行、或骑行,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彼此相遇的时候,大家会停下脚步,相互寒暄几句,互道吉祥话,然后再匆匆赶路,生怕耽误了给长辈拜年的吉时。

杨满一家也不例外,向安早早的收拾好了两份礼品。一份由自己和杨有光以及两个女儿带去娘家,另外一份则是给杨满准备的带去未婚妻家的礼品。

她将其中一份递给杨满,叮嘱道:“你这次过去,记得好好看看你岳父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有什么能帮着处理的事情,你要主动去做。”

杨满接过,连连点头,认真地回应道:“娘,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岳父的。还有,麻烦您帮我跟外公外婆说一声,我可能晚些天再去看他们。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了,我马上就回来。”

向安点点头说:“特殊情况,大家都会理解的。那边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就多留些日子,不用着急赶回来。”

“好,我看情况来。”杨满说完便将背篓背起来,出发往县城走去。坐船到县城之后,再走十几公里山路便到了未婚妻彭一竹家。

彭有顺正躺在床上休息,听到门前响起了鞭炮声,知道这是是有人上门拜年燃放的,连忙吩咐一旁的彭一竹:“满妹几,快去放鞭炮迎接客人。可能是你姐姐、姐夫她们过来了。”

彭一竹闻言,立刻起身,拿出一挂鞭炮,将其打开,铺在禾塘边上。随后一只手一只手轻轻捂着耳朵,另一只手则稳稳地拿着香烛,预备去点燃禾塘中的鞭炮。

就在此时,杨满已经推开院门,走到了禾塘里,见状立马快步上前,关切的说:“我来点吧”说着,他便从彭一竹手中接过香烛,稳稳地对准了鞭炮的引信。

随着“嗤”的一声轻响,火花四溅,鞭炮瞬间被点燃,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

杨满跟着彭一竹走进火屋,将背篓放置在地上。打开背篓的盖子,一只鸡立马冒了出来,把凑在旁边没有看清楚是什么东西的彭一竹吓了一跳,惊呼道:“什么东西?!”

杨满将乌骨鸡抱了出来,笑嘻嘻地说:“这是我从家里抓的乌骨鸡,这种鸡最有营养了。你到时候炖给岳父吃,病人身体虚吃这个是最补的。”说着又将猪把子挂到火塘上方的挂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