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玉米糊糊杂粮饭
江境桥对这个问题表示有些怀疑。
以前,江境桥看过不少知青返城后写的书,大多数都是描写农村的恶劣环境与插队生活的艰辛。这类文学,一般都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个李明月看起来文绉绉的,搞不好以后是一个写伤痕文学的好手。
牛车的速度大约也就二十多迈,一路颠颠簸簸走了快一个小时,江境桥终于看见了前面的村口。
雨顺村。
这里就是雨顺村了。
“诶,小哥,你看,这里就是雨顺村!马上就要到你的目的地了。”李明月初来这里,显得似乎有些兴奋。
“对了,小哥,你叫什么名字?”李明月又补充道。
“江境桥。水工江,环境的境,桥梁的桥。”
“好,江境桥。境桥哥,你的名字听起来真有文化,以后,我就叫你境桥哥吧!”
“嗯。”
赶车的老伯说:“你们先别急,明月姑娘去五风村,那还得有个半小时才行。不过,现在时间都已经过了晌午有一会儿了,要不,你们就先一起去我家吃个饭,明天我再送明月娃去五风村,你们看行不?”
“我觉得行,大伯这么热情,明月,我们也不好拒绝,你就吃了晌午饭,过了今晚再走吧!”江境桥赞同老伯的提议。
“好,那我们走!”
牛车到了一处宅院,看来,此处就是这位老伯的家了。
这处房子,占地面积约莫100平,上下两层,上面是人字形的瓦梁结构。
倾斜的坡度不算小,看来,别的不说,此处降水条件还是不错的。因为,一般来说,倾斜的坡度越大,排水的就更有利,就越代表着这里降水的丰沛。
房子总体都由土木构成,砍坚固且直的木头作房梁,再用泥土浇灌作墙壁,最后在房梁上盖上灰色的水泥瓦片。
院子里铺的是石头,总体平坦,但石头本身坚固,不易打磨。所以表面是比较粗糙的。
这种形态,就是典型的蜀省民居。
赶来的这一路上,江境桥能看到的所有民居房子,几乎都是这种建筑风格。这就是时代和地域的特色。
“婆娘?!饭好了没得?城里头又来了两个知青!搞快把饭带你出来给两个娃娃吃!”老伯冲着里面喊。
此处的“婆娘”,大概指的就是家里的老婆。
“老伯,您姓什么呀?家里没别人了吗?”李明月一边往屋内走,一边问道。
“娃子,我姓孙,有两儿一女,儿子都已经结婚分家出去了,女儿已经嫁出去了,所以家里面就剩我们两个老的了。”孙老头回答道。
江境桥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想,如果孙老头的话属实,那其实这一家的经济状况算不上好。
原因无他,对于普通的农村地区来说,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孙老头和他老婆现在的年纪,很明显是属于已经上了年纪、劳动力衰退的人口。
主要的农业人口,也就是家里的两个成年男性,已经结婚分家出去了,那么各自的精力主要也就是放在了小家上面。
对于父母辈的赡养,必然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上心,所以很多时候都无法做到充裕的照顾。
“饭来了!饭来了!”
正在江境桥打量孙家老宅的时候,堂屋偏角的一张深蓝色补丁布帘子一掀开,里面走出来一个年纪和孙老头相仿的妇人。
这位肯定就是孙老头的老婆了。
她穿着纯棉灰色的上衣,下身的裤子似乎是麻布材质,总之衣着相当简朴。
李明月高高兴兴地上前去:“孙大娘,我帮你端饭吧!”
江境桥心中苦笑,这个十几岁的小丫头,明显是还不知道这里生活的艰辛,或许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明月接过孙大娘手里的碗,一看,没有米饭,是黄色的粗粮,应该是煮熟的红薯泥。她肉眼可见地变了脸色,不过她的礼貌还是让她继续维持住了笑脸。
“哎呀,家里就只有这些东西啊,两个娃娃千里迢迢跑过来,我们给不起啥子啊!对不起你们了!”孙老头充满歉意地说。
“没事,没事,粗粮也好,对身体好!我们既然到了农村,肯定就应该学会适应农村的生活,不碍事的!”李明月打着圆场。
一顿简单的午饭很快吃完了。
对于从首都来的李明月来说,自然是没吃出什么滋味的。
简单的红薯泥作主食,炒了一把普通的空心菜,似乎是没加什么油,口感和焯水蔬菜几乎没区别。
江境桥就更是如此了,他可是从2024年回来的。
那是什么年岁?
这个时代当做珍宝的肉蛋奶,在后世不过就是普通价格的普通食品而已。至于口味,更是多种多样,只有没见过没吃过的,几乎就不可能有厌烦的。
虽然食品安全的问题屡见不鲜,但总体生活水平肯定是比现在高不止一个量级。
不过,江境桥自然是有自己的格局。
中间差了接近五十年的时间,物质生活自然是完全不一样了。
更何况,江境桥也看得出来,孙氏夫妇也是拿出了家里还算不错的食物了。要是放在平时,恐怕就空心菜里这几滴油水也没有。
江境桥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唉,从一顿普通的饭就可以看出来,这里的生活不仅还没有走入现代化,相反还是比较贫瘠的。
要改变这里的现状,还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
江境桥作为一个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灵魂上还是2024年的农大大学生,更是意识到了自己来到这里的责任。
饭后没多久,孙家就来了一个人。
从孙老头和此人的寒暄中,江境桥可以听出来,这人应该是姓谯,多少有点小官在身上。
“江知青,这位就是我们雨顺村第七生产队的队长,谯春望,平时我们都叫谯队长。”孙老头笑呵呵地给江境桥介绍道。
原来是个生产队的队长。
这个年代还是需要大集体生产的时候,所以有生产队这样的组织。
同时,有生产队,也就意味着会有工分。不过,江境桥知道自己初来乍到,肯定还不熟悉具体是怎样的计算方式,还需要等当地的人来详细讲解。
谯春望看上去约莫五十岁,头发已经是灰白色,不过,眼神似乎十分严肃,和乐呵呵的孙老头很不一样。
“姓江,是吧?来了就应该直接到生产队,也就是到我这里报道,而不是在别的什么人家里待着,下次得记住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