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卡托尼克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学业的启航(2)

教室的铃声响起的时候,,但却满头白发,身着一身灰色的体恤的老人夹着一本档案夹从教室门口走了进来,步伐从容稳健。

看到他,伊恩有些惊讶。

这不就是那天在社团迎新会上自己碰到的那个老教授嘛,好巧。

教授进入教室后,环视了一圈,视线在伊恩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微笑着对他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了讲台前。

只见教授从讲台上取过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下午好,同学们。我是教你们这门课的海因·阿尔法罗教授,从今天开始的往后一年时间里,我将和各位一起学习古代观星学和现代物理体系下的天体动力学。

现在,请翻开你们的教材。正如你们所见,这本教材的作者就是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欢迎各位向我发邮件咨询。”

说罢,海因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邮箱,伊恩急忙将邮箱记了下来。

“选修‘古代观星与天体动力学’,大部分都是像考古类、文化类的专业,这和这门课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一节课,我将带你们初步了解这门课。

如果各位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上个世纪著名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所写的《阿撒托斯》,相必大家都会发现,他塑造了一个神奇的宇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的宇宙只是“盲目痴愚之神”阿撒托斯的一场梦。

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观被称为“宇宙冷漠主义”(cosmicism),这是一种无神论的世界观,强调人类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

在他的宇宙中,旧日支配者是宇宙的真正居民,而人类只是偶然出现、转瞬即逝的现象。

洛夫克拉夫特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定义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将人类从宇宙的中心降为边缘的存在。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个独特的观点。

他提出了一个地球史前历史,其中地球曾被这些超自然的存在所统治。这些存在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技术,但对人类漠不关心。

他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定义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将人类从宇宙的中心降为边缘的存在。

当然,我之所以提到这些,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狂热的洛夫克拉夫特的粉丝,而是基于一些其他的事情。

我并不确定他所描述的这种宇宙是否真实存在,事实上,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验证这个事情。

但是,各位请注意,密斯卡托尼克大学有着将近300年的历史。

想必喜欢阅读的同学,在进入图书馆的时候都见到过,门口展示了一本书。

《死灵之书》是威特利家族在1928年赠予本校的。巧合的是,这本书曾出现在1922年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猎犬》当中。

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当然,只有这一个证据还可以说是巧合。

但是随后的80年间的考古发现,很多都在佐证这一种猜想,这些你们之后都会接触到。

回到这节课,就像现代天体物理学普遍认为的,宇宙始于奇点大爆炸。

其实将这两种体系联系起来,你会想到什么?

宇宙始于奇点大爆炸,那么之前呢?

假如,阿撒托斯真的存在。

就像我们无法理解的更高维度的生物那样,他们的一个想法导致奇点爆炸,变成了我们现如今的宇宙。

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肯定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我希望你们可以一直保持这种求知和思辨的,这对于我们学习这门课非常重要。

天体物理其实和古代观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对于考古类的专业而言。

古时候的人经常会将观星的结果当成一种占卜结果,或是通过星象来记录某些东西的位置。

而了解了古代各种观星的方式,将他们与现代的天体物理学相结合,你们就可以求解出他们占卜的结果,或者是他们所记录的地图。”

海因教授的话语在教室里回荡,伊恩感觉这节课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他似乎找到了父亲和天体密码之间的联系,但又说不上来。

教授继续讲道:

“所以,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古代观星的技巧,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我们将会探索古代文明如何解读星空,以及这些解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联系。“

他顿了顿,环视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跟上他的思路。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代文明是如何使用星象来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天狼星的位置来预测尼罗河的泛滥,这对于农业社会来说至关重要。而在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会根据星象来制定历法,指导农事活动。“

海因教授拿起教材,翻到了其中一页。

“这里,我们有一份古代巴比伦的星图,它详细记录了各个星座的位置和它们在天空中的运动。

通过研究这些星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是如何将天文现象与神话故事相结合的。

现在,让我们试着将这些古代知识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假设我们发现了一份古代文献,上面记录了一个未知的星体位置。

我们如何使用现代的天体物理学知识来确定这个星体的位置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观察和记录星体的。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的天文软件来模拟古代的星空,找到那个星体可能的位置。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天文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海因教授微笑着,他知道学生们已经开始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在下节课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阅读一下教材的前两章,并且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将古代观星学与现代天体物理学结合起来,我们能够发现什么新的东西?“

随着铃声再次响起,海因教授收拾好自己的教案,向学生们点了点头,然后从容地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