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

【题解】

本篇题名为“爵”,共计十条,都是在讨论爵禄分封的问题。第一条明确指出“天子”是一种爵称。第二条讨论了爵位究竟是分为三等还是五等,说明了不同区分方式背后隐含的深意。第三条讨论朝廷设置爵位是有等级高低差异的。第四条提出了天子诸侯的太子在获得爵位前也属于一般的士。第五条提出妇女没有爵位分封的观点。第六条讨论为什么将庶人称为匹夫,强调了一夫一妻制度的重要性。第七条讨论要在朝廷公开授予爵位,在宗庙正式分封诸侯。天子诸侯不能独断专行,私自授予他人爵禄。第八条讨论对去世的大夫要不要追封的问题及其相应的丧葬待遇。第九条讨论诸侯父子相继、世代承袭爵位的具体程序。第十条讨论太子在先君去世后,如何即位、何时改元等问题。

《白虎通》将“爵位”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这是符合儒家“正名”为主的政治思想的。孔子明确提出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获得某种爵位,就应当体现相应的德行,承当相应的职责,这是儒家政治理想中“以德治国”思想的关键所在。其中比较特别的是,明确指出“天子”只是上天在人间设置的一个爵位。关于“天子”是否属于爵称的这个问题,儒家经传中存在着大量的争论。《礼记·王制》只承认五等爵,对天子是否亦为一级爵缺乏论述。《左传》《周官》也认为天子并非爵位。孟子却在序列古代班爵制度时,明确将天子与公、侯、伯、子、男都列为“一位”,其云“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孟子·万章下》)。孟子的这种思想与其一贯的民贵君轻主体思想相呼应。荀子则明确规定了天王在政治体制整体中的职责,将其视为与辟公、冢宰、司寇、治市、工师、乡师、虞师、治田、司空、太师、司马、司徒等职官一样的职位,归为全部政府结构中的一个环节,其述天王之职云:“全道德,致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天王之事也。”(《荀子·王制》)《白虎通》所继承的就是孟子、荀子等儒家先贤这一极富民本色彩的思想。

1.1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亡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皇亦称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载,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右论天子为爵称。

【注释】

①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授,谓君主秉承天意治理人民,故称“天子”。《诗·大雅·常武》有“徐方既同,天子之功”,《礼记·曲礼下》有“君天下曰天子”。

②爵:原来为酒器,主要用来饮酒行礼,因为用爵行礼有尊卑贵贱之别,后来引申为“爵禄”之意。

③《援神契》:《孝经》纬书篇名。纬书是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纬”。

④法:效法。斗极:北斗星与北极星。《晋书·天文志上》:“斗为人君之象,号令之主也。”又:“北极,北辰最尊者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后来一般用“斗极”喻指皇帝或帝王。

⑤《钩命决》:《孝经》纬书篇名。

⑥命:禀受天的命令。

⑦五千里:泛指很大范围。里,长度名。古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五百米为一里。

⑧《尚书》:六经之一,是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的。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外相传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从孔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但是流传至今的《古文尚书》,据专家考证乃是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通行《十三经注疏》里面的《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语见《尚书·洪范》篇。作,为,担任。

⑩帝:古人认为德合天地的才能称为“帝”,后来逐渐变成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⑪法:作为标准、模式。

⑫《中候》:《尚书》纬书名。

⑬放勋:上古圣王尧的号。

⑭《书》亡逸篇:据陈立《白虎通疏证》考证,“亡”为衍字。

⑮厥兆天子爵:开始以“天子”为爵禄。厥,助词,无意义。兆,原为甲骨上预示吉凶的裂纹,这里指开始。

⑯皇:本意为大地之上闪烁的太阳,秦始皇称帝之后开始变成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⑰《易》:《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也就是卦辞、爻辞。《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故称《十翼》。一般认为《周易》的重卦出自周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十翼》为孔子所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语见《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华夏民族人文始祖。

【译文】

“天子”是一种爵称。为什么将这个爵位称为“天子”呢?作为人间的王者,他以天为父亲,以地为母亲,是天的儿子。所以《援神契》里讲:“由天空所覆盖、大地所承载的人,称为‘天子’。天子的存在是效法天上的北斗星和北极星的。”《钩命决》里讲:“天子是一种爵称。”作为帝王,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行有好坏之分,为什么都可以被称为“天子”呢?那是因为他们都禀受了天的命令,作为王者统治五千里以内的地方。《尚书》里讲:“天子能够为民父母,所以能作天下的王。”为什么知道“帝”也可以称为天子呢?那是因为他是天下效法的榜样。《中候》里面讲:“天子挚以尧作为自己的臣子。”《尚书》逸篇里面讲:“开始以‘天子’作为爵位。”为什么说“皇”也可以称天子呢?因为“皇”是说由天空所覆盖、由大地所承载,都是作王的人。所以《周易》里面讲“伏羲氏称王天下”。

以上论述“天子”是一种爵称。

1.2 爵有五等,以法五行也。或三等者,法三光也。或法三光,或法五行何?质家者据天,故法三光。文家者据地,故法五行。《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爵五等。”各有宜也。《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也。此据周制也。《春秋传》曰:“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者伯、子、男也。”《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注释】

①五行:金、木、水、火、土。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这是构成各种物质和事态的五种元素,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是一种朴素而抽象的哲学思想。

②三光:日、月、星。

③质家:指崇尚平实质朴风气的人士、学派或者时代。如《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汉代何休注:“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

④文家:崇尚礼仪节文的人士、学派或者时代。

⑤《含文嘉》:《礼》纬书篇名。

⑥宜:合适,相称。

⑦《王制》:《礼记》篇名。

⑧凡:总计,总共。

⑨《春秋传》:此指《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⑩“天子三公称公”数句:语见《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三公,据《尚书大传》《礼记》等经典,西汉今文经学家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

⑪田:禄田,指收取租税作为俸禄的土地。

【译文】

爵位分为五个等次,用以效法金、木、水、火、土五行。有的分为三等,这是效法日、月、星三光。为什么有的时代效法“三光”,有的时代效法“五行”呢?崇尚平实质朴风气的时代,以天为制度的依据,所以效法“三光”。崇尚礼仪节文的时代,以地为制度的依据,所以效法“五行”。《含文嘉》里面讲:“殷代的爵位分为三等,周代的爵位分为五等。”每个时代有各自相应的爵位制度。《王制》里面讲:“帝王制定爵禄,总计分为五等。”这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这是根据周代制度。《春秋传》里面讲:“天子朝廷里的三公称为‘公’,前代君王的后裔称为‘公’,其余大国的君主称为‘侯’,小国的君主称为‘伯’‘子’‘男’”。《王制》里面讲:“公、侯的禄田一百里见方,伯的禄田七十里见方,子、男的禄田五十里见方。”

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也。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人皆千乘,象雷震百里所润同。伯者,白也。子者,孳也。孳孳无已也。男者,任也。人皆五十里。

【注释】

①候:伺望。

②千乘(shèng):形容兵车很多。乘,车子。春秋时多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③象雷震百里所润同:《仪礼疏》引郑玄注有“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出教令,能警戒其国疆之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其匕与鬯也”。

④孳孳:形容勤勉不怠的样子。孳,通“孜”。

⑤男者,任也:《周礼·职方氏》郑玄注有“男,任也。任王爵”。上古音中,“男”与“任”乃叠韵字,此处是叠韵为训。任,任功立业。

【译文】

把他们称为“公”或“侯”的原因是什么呢?“公”的意思是“通”,象征他们公正无私的德行。“侯”的意思是“候”,表示他们要伺望天意,看各种政策是顺应还是违背天意。公侯之家都拥有多辆兵车,象征着他们治理百姓的范围如同震雷惊闻百里,能将雨露广泛地滋润大地。“伯”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明白于德”。“子”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孜孜不怠”,形容获得“子”爵的人勤勉的样子。“男”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任功立业”。获得“子”“男”两种爵位的人所受封的禄田都是五十里见方。

差次功德。小者不满为附庸。附庸者,附大国以名通也。百里两爵,公侯共之。七十里一爵,五十里复两爵何?公者,加尊二王之后;侯者,百里之正爵。上有可次,下有可第,中央故无二。五十里有两爵者,所以加勉进人也。小国下爵,犹有尊卑,亦以劝人也

【注释】

①差次:分别等级次序。功德:功业与德行。

②附庸:禄田不足五十里见方的小诸侯,不直接受命于天子,而归属于附近的大诸侯,叫做“附庸国”。

③附:依附。通:通达于上。

④二王之后: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之后,为了巩固统治,按照“兴灭国,继绝世”的道理,在分封诸侯的同时,把殷商的后裔封到宋国,把夏朝的后裔封到杞国,此为“二王之后”。

⑤正:合适。

⑥上有可次,下有可第:“新编”及“元本”均作“上可有次,下可有第”。“公”“侯”两种上等爵位,“子”“男”两种低等爵位,都是为了显示一定的尊卑秩序差别。次,次序。第,等级。

⑦勉:勉励,劝勉。进:荐引。

⑧下爵:低等的爵位。

⑨劝:勉励,奖励。

【译文】

爵禄分封都是为了将人们的功业德行区分出等级次序。如果分封的禄田少于五十里,只能作附庸国。附庸国从属于邻近的大国,通过所依附的大国将本国的名号上达于天子。禄田百里见方的有两种爵位,“公”和“侯”都属于此类。“伯”分封七十里见方的禄田,为什么“子”“男”两种爵位都是分封五十里见方的禄田呢?“公”的爵位是为了特别尊显前代君王的后裔,“侯”是分封百里见方禄田的爵位。“公”“侯”两种为上等爵位,“子”“男”两种为较低等的爵位,这是为了显示一定的差别次序。“伯”因为处于五等爵位的中央,所以只有一种。“子”“男”受封五十里见方的禄田,是为了勉励劝导更多的士人为国效力。小国的爵位仍有尊卑等级差异,也是为了劝勉士人勤于政务。

殷爵三等,谓公、侯、伯也。所以合子男从伯者何?王者受命,改文从质,无虚退人之义,故上就伯也。《尚书》曰“侯甸任卫作国伯”,谓殷也。《春秋传》曰:“合伯、子、男为一爵。”或曰:“合从子,贵中也。”以《春秋》名郑忽,忽者,郑伯也。此未逾年之君,当称子,嫌为改伯从子,故名之也

【注释】

①退:屏退。

②就:归于。

③侯甸任卫作国伯:语见《尚书·周书·酒诰》,今本《尚书》原文为“侯、甸、男、卫、邦伯”。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王畿以外的侯、甸、男、卫称“外服”,封在外服的是正式的国家。“内服”指王畿以内的政务官、事务官和军事官。

④合伯、子、男为一爵:语见《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原文作“《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何休注:“合伯、子、男为一,一辞无所贬,皆从子,夷狄进爵称子是也。”

⑤从:依从,依顺。

⑥“以《春秋》名郑忽”几句:都是在讲《春秋》为何直接称呼郑昭公的名字,称其为“郑忽”。郑忽本有“伯”这个爵位,但因当时是刚刚即位不满一年的君主,所以暂时将“伯”称为“子”,这样比较符合礼制。郑忽,郑昭公(?—前695),姬姓,郑氏,名忽,春秋时郑国第四任及第六任君主,郑庄公长子,郑厉公兄。逾年,谓时间超过一年。嫌,避忌。

【译文】

殷代的爵禄分为三等,为公、侯、伯。把“子”和“男”都归入“伯”这一爵位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商朝帝王重新承顺天命,要改变前朝崇尚礼仪节文的风尚回归平实质朴,但又不能凭空屏退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所以将这一类爵位都定在“伯”这个比较高的等次。《尚书》里面讲“王畿外围的侯、甸、男、卫这些诸侯”,这是殷商时期的制度。《春秋公羊传》里面讲:“将伯、子、男合为一个爵位。”有一种看法认为:“将这些爵位都合成‘子’这个爵位,这里取‘伯’‘子’‘男’中间的‘子’这个爵位是体现崇尚中道的传统。”在《春秋经》里面将郑昭公称为“郑忽”,他本来是有“伯”这个爵位的,但因刚即位不满一年,应当称为“子”,这里将“伯”称为“子”,所以这么称呼他。

地有三等不变,至爵独变者何?地比爵为质,故不变。王者有改道之文,无改道之实。殷家所以令公居百里,侯居七十里,何也?封贤极于百里,其改也,不可空退人,示优贤之意,欲褒尊而上之。何以知殷家侯不过七十里?曰:土有三等,有百里,有七十里,有五十里。其地半者其数倍,制地之理体也。多少不相配

右论制爵五等、三等之异。

【注释】

①质:本质,根本。

②极:至,达到最高限度。

③其改也:夏代公、侯都能分封百里见方的禄田。商代为了尊崇获得公爵的人,对夏代的分封方式有所改变,获得公爵的人分封百里、获得侯爵的人分封七十里禄田。

④优:优待。

⑤上:崇尚。

⑥半:减半。

⑦制:分割,分封。理体:道理法则。

⑧多少不相配:爵位的高低和分封禄田的多少应该是相称的。根据卢文弨考证这里“不”应该作“亦”。

【译文】

禄田的分封只有一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三种等次,为什么爵位会有五种等级差异呢?禄田相较于爵位而言是更根本的,所以禄田的等次保持质朴的本色。帝王只改变体现道的表现形式,但不会改变道的实质。殷商时期为什么会让“公”拥有百里见方的禄田,侯有七十里见方的禄田呢?分封贤臣最多只能是百里见方的禄田,当时已经有所改革,不能凭空屏退其他有功德的人。为了表示优待贤臣,所以特别尊显获得公爵的人,让他们拥有百里见方的禄田。那又怎么知道商代的侯分封不过七十里见方的禄田呢?有人认为:分封的土地有三等,分别是一百里、七十里、五十里。如果将所分封的禄田规模缩小一半,其设置的数量便可以成倍增加,这是分封土地的规则。爵位的高低和分封禄田的规模应该是相称的。

以上论述爵位分为五等和三等的区别。

1.3 公卿大夫何谓也?内爵称也。内爵称公卿大夫何?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卿之为言章也,章善明理也。大夫之为言大扶,扶进人者也。故传曰:“进贤达能,谓之卿大夫。”《王制》曰:“上大夫卿。”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辩然否,谓之士。”何以知士非爵?《礼》曰“四十强而仕”,不言“爵为士”。至五十爵为大夫。何以知卿为爵也?以大夫知卿亦爵也。何以知公为爵也?《春秋传》曰:“诸侯四佾,诸公六佾。”合而言之,以是知公卿为爵。

【注释】

①内:古代王畿之内,这里指服务于天子的朝廷。

②卿之为言章也:“卿”可解释为“章”。这里用的是古音的音训,“卿”在上古汉语中发音与“章”是同声母的。

③章:彰显。

④大夫之为言大扶:之为言,这是训诂学中表示“声训”的固定搭配,即释者和被释者之间在读音上相通,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这里“夫”和“扶”就是双声叠韵字。扶,扶掖。

⑤进:引荐。

⑥传:当时流行的传注。“传”指传述,原本指阐述儒家六经文义的书,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等。后来也用作一般的注释名称,如南宋朱熹《诗集传》。

⑦达:使人显贵。

⑧四十强而仕:语见《礼记·曲礼上》。强,壮健有力。

⑨至五十爵为大夫:士到了五十岁可以获得“大夫”这个爵位。《礼记·王制》有“五十而爵”。

⑩诸侯四佾,诸公六佾:语见《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今本原文作“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佾,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

【译文】

“公”“卿”“大夫”这些爵位是表达什么意思呢?这些爵位主要用来称呼王畿之内直接服务于天子的官员。为什么王畿之内的这些人称为“公”“卿”“大夫”呢?“爵”表示“尽”的意思,蕴含着要根据所执掌的相应职事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公”可解释为“公平正义没有私心”。“卿”可解释为“章”,表示能彰显好人好事,明白通达于道。“大夫”可以解释为“大扶”,表示能够扶掖引荐人才。所以传里面讲:“能够引荐贤才并让他们获得尊贵的地位,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卿大夫’。”《礼记·王制》里面讲:“诸侯的卿都是上大夫,所以将上大夫、卿合为一等。”“士”可以解释为“事”,能够担任某些职务的意思。所以传里面讲:“能够通晓古今、辨别事物是非对错的人称为‘士’。”那又怎么知道“士”不是爵位呢?《礼记·曲礼》里面讲“四十岁的人正当壮年,应该出来做官”,而不说“分封‘士’这个爵位”。士到了五十岁可以获得“大夫”这个爵位。怎么知道“卿”是爵位呢?从“大夫”可以称为爵位可以推知“卿”也是爵位。那怎么知道“公”是爵位呢?《春秋传》里面讲:“诸侯的乐舞用三十二个人,公的乐舞用四十八个人。”这里把“侯”与“公”并列举出来,因此可以推知“公”“卿”也都是爵位。

内爵所以三等何?亦法三光也。所以不变质文何?内者为本,故不改内也。诸侯所以无公爵者,下天子也。故《王制》曰:“上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此谓诸侯臣也。大夫但有上下,士有上中下何?明卑者多也。爵皆一字也,大夫独两字何?《春秋传》曰:“大夫无遂事。”以为大夫职在之适四方,受君之法,施之于民,故独两字言之。或曰:大夫,爵之下者也。称大夫,明从大夫以上受下施,皆大自著也

【注释】

①本:根本。

②下:次于,低于。

③明:显示。卑:低下。

④大夫无遂事:语见《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年》。遂,专擅。

⑤适:往,至。

⑥受:禀受。

⑦施:推行。

⑧著:标举。

【译文】

王畿之内的爵位为什么分为三等呢?这也是效法日、月、星三光的意思。为什么按照三等来分封王畿之内的爵位,不根据质文交替的规律做一些改变呢?因为王畿之内的官员是国家处理政务的根本,所以不改变王畿之内三等爵位的设置。诸侯的朝廷里面没有“公”这个爵位,是因为诸侯朝廷所设置爵位的等级必须低于天子的朝廷。所以《礼记·王制》里面讲:“上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一共五等。”这都是讲诸侯臣属的爵位设置。“大夫”只有上、下两等,为什么士有上、中、下三等呢?这是为了表示多数人获得的都是低等爵位。所有的爵位都是一个字称呼,为什么独有“大夫”是两个字呢?《春秋传》里面讲:“大夫是没有专门职事的。”一般认为大夫的职责在于禀受君主的法令制度到各地去巡行,在老百姓中推行这些法令制度,所以专门用两个字来称呼。有的人认为:“大夫”是低等的爵位。称他们为“大夫”,是为了表示这些人向上奉承君命,向下推广君命于民众,用“大”来标举自己身份的重要性。

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于诸侯之士也。《礼经》曰“士见于大夫”,诸侯之士也。《王制》曰:“王者八十一元士。”天子爵连言天子,诸侯爵不连言王侯何?即言王侯,以王者同称,为衰弱僭差生篡弑,犹不能为天子也。故连言天子也。或曰:王者天爵,王者不能王诸侯,故不言王侯。诸侯人事自著,故不著也。

右论天子、诸侯爵称之异。

【注释】

①体:体现。

②故加“元”以别于诸侯之士也:天子的“士”前面加个“元”字,称为“元士”,表示同诸侯之士有所区别。这里突出了《春秋》大义中“贵元重始”的宗旨。《汉书·董仲舒传》里面讲:“《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

③士见于大夫:语见《仪礼·士相见礼》:“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挚。于其入也,一拜其辱也。”

④为衰弱僭差生篡弑:使等级差别弱化,容易让诸侯产生僭越等级之心,导致杀君夺位的悲剧。僭,指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行事。差,差等。篡弑,杀君夺位。

⑤著:明显,显露。

【译文】

为什么唯独把天子朝廷的士称为“元士”呢?士的地位低贱,不能够体现作为天子之臣的尊贵,所以天子的“士”前面加个“元”字,显示同诸侯之士身份的分别。《礼经》里面讲“士去拜见大夫”,这里指诸侯的士。《礼记·王制》里面有:“天子朝廷有八十一位元士。”天子的爵位是将“天”和“子”两个字放在一起,为什么诸侯的爵位不能够将“王”和“侯”两个字放在一起呢?因为如果称“王侯”的话,就会将“侯”和“王”混同在一起,使等级差别弱化,容易让诸侯产生僭越等级之心,导致杀君夺位的悲剧,就像诸侯不能称为“天子”一样。只有“天”和“子”两个字是并列称呼的。也有人认为:称王的人禀受天所赋予的爵位,但诸侯不像王一样从天禀受爵位,所以不称为“王侯”。“诸侯”这个称呼已经表明这类人所象征的人和事,所以不必再将“王”加于“侯”之上。

以上论述“天子”和“诸侯”爵称的区别。

1.4 王者太子亦称士何?举从下升,以为人无生得贵者,莫不由士起。是以舜时称为天子,必先试于士。《礼·士冠经》曰:“天子之元子,士也。”

右论王者太子称士。

【注释】

①举:推荐,举用。

②天子之元子,士也:语见《仪礼·士冠礼》。元子,嫡长子。

【译文】

为什么王者的太子也称为“士”呢?他们也必须从比较低的位置逐步获得提拔。因为没有人生来尊贵,所有获得尊位的人都是从“士”开始做起的。因此上古时候舜为天子,一定也是从“士”开始被试用。《仪礼·士冠礼》里面讲:“天子的嫡长子,也是士。”

以上论述王者的太子称为“士”。

1.5 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是以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夫尊于朝,妻荣于室,随夫之行。故《礼·郊特牲》曰:“妇人无爵,坐以夫之齿。”《礼》曰:“生无爵,死无谥。”《春秋》录夫人皆有谥,何以知夫人非爵也?《论语》曰:“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国人称之曰君夫人。”即令是爵,君称之与国人称之不当异也。

右论妇人无爵。

【注释】

①阴:这里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与“阳”相对。“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易·系辞上》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分析人类社会的男女性别差异时,一般将男性归为阳,女性归为阴。外:家庭之外。

②室:古人房屋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论语·先进》里有“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③妇人无爵,坐以夫之齿:语见《礼记·郊特牲》。坐,排座次。齿,年齿,表示辈分和年龄。

④生无爵,死无谥:语见《礼记·郊特牲》。

⑤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国人称之曰君夫人:语见《论语·季氏》。今本原文:“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为什么妇人不受封爵?这是因为妇人属于阴,没有家庭之外的职责和事务。对妇人而言,有“三从”之义:没有出嫁的时候,听从父亲的教导;出嫁之后,听从丈夫的教诲;丈夫去世之后,听从儿子的安排。当丈夫在朝廷得到尊贵的地位,在家里的妻子也会觉得很光荣,这是依从丈夫的意思。所以《礼记·郊特牲》里面讲:“妇人不受封爵,排座次时按丈夫的辈分和年龄入座。”《礼》里面讲:“如果活着的时候没有封爵,那么死了之后也没有谥号。”但《春秋》经文里面记录的夫人都有谥号,怎么知道“夫人”不是爵位呢?《论语》里面说:“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如果“夫人”属于爵位,那么国君对她的称呼与国人对她的称呼不应该有上述的差别。

以上论述妇人不受封爵。

1.6 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一夫一妇成一室。明君人者,不当使男女有过失时无匹偶也。故《论语》曰“匹夫匹妇”。

右论庶人称匹夫。

【注释】

①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②男女过失时:错过合适的嫁娶时间。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这是周代官方倡导的适婚年龄。《礼记·内则》里面讲:男子“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事实上古代民间并未严格遵守这个规定。

③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泛指一般老百姓。语见《论语·宪问》。

【译文】

之所以把平民百姓称为“匹夫”,是因为“匹”是匹配的意思。丈夫同自己的妻子相互匹配,象征阴阳相辅相成之义。一夫匹配一妻,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表明作为百姓的君主,不应当让普通男女错过婚龄没有合适的配偶。所以《论语》里有“匹夫匹妇”这样的说法。

以上论述无官爵的平民百姓称为“匹夫”。

1.7 爵人于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封诸侯于庙者,示不自专也。明法度皆祖之制也,举事必告焉。《王制》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焉。”《诗》曰:“王命卿士,南仲太祖。”《礼·祭统》曰:“古者明君,爵有德必于太祖,君降立于阼阶南,南向,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

右论爵人于朝封诸侯于庙。

【注释】

①朝:朝廷。

②庙:供祀祖宗的屋舍。先秦两汉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王制》里面有:“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有官爵的人也可按规定的礼仪制度设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有孔子庙,武庙有关羽庙等。

③专:专擅,独断独行。

④法度:法令制度。

⑤举事:办事,行事。

⑥《诗》:《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这些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语见《诗经·大雅·常武》。王,周宣王(?—前782),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卿士,南仲所居之职。唐代孔颖达认为南仲当时为大师,属于三公,同时又兼卿士之官,又称“大师皇父”。南仲,生卒年不详,周宣王时的大臣,太师,周宣王初年的军事统帅,曾受命到朔方筑城讨伐西戎。

⑧“古者明君”数句:描绘君主在朝廷公开授予爵禄的情景。今本《礼记·祭统》原文为“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大庙,示不敢专也。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降,从高处往下走。阼(zuò)阶,东阶,古代殿前两阶,无中间道。宾主相见,主人立东阶,宾自西阶升降。南向,面向南。史,古代文职人员。最初指王者身边担任星历、卜筮、记事的人员,如太史、内史。策,策书。古代命官授爵,用策书为符信。

【译文】

天子在朝廷给人分封爵禄,这是为了显示官禄不是私下授予,而是和大家一起决定。天子要在祖庙分封诸侯,显示不独断专行。这都是为了表明法令制度是依据祖宗的规定,做事必须向祖先禀报。《礼记·王制》里面讲:“在朝廷上铨定爵位,与大家一起决定。”《诗经》里面讲:“周王命令卿士,大师皇父南仲。”《礼记·祭统》里面讲:“古代明君给有德的人封爵一定要在太祖庙前。君主下来站在东阶上,面朝南,接受爵禄的人面朝北,掌管册书的史在君主的右边把封爵进禄的策书授予他。”

以上论述天子在朝廷给人分封爵禄,在祖庙分封诸侯。

1.8 大夫功成未封而死,不得追爵赐之者,以其未当股肱也。《春秋穀梁传》曰:“追锡死者,非礼也。”《王制》曰“葬从死者,祭从生者”,所以追养继孝也。葬从死者何?子无爵父之义也。《礼·中庸》记曰“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子为大夫,父为士,祭以大夫,葬以士”也

右论追赐爵。

【注释】

①当:担当。股肱: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②追锡死者,非礼也:今本《春秋穀梁传》中没有这一条,应是当时《春秋》穀梁学的一种说法。锡,赐予。

③葬从死者,祭从生者:今本《礼记·王制》原文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郑玄注:“从死者,为衣衾棺椁;从生者,谓奠祭之牲器。”

④追养:谓祭祀死者,继尽孝养之道。

⑤记:解释经传的文字。“父为大夫”数句:讲父子爵位不同,葬礼和祭礼的差别。

【译文】

大夫建立了功业还没获得分封爵位就去世了,这种情况下不能对他们追授爵位,因为他们还没成为辅佐君主的得力之人。《春秋穀梁传》里面讲:“追封死去的人,是不符合礼制的。”《礼记·王制》里面讲“葬礼的规格根据死者的爵位而定,而祭祀的规格要根据主持祭祀者的爵位而定”,这样便于孝子通过祭祀来追念死者,让其孝敬之心能够持续表达。为什么葬礼的规格要根据死者的爵位而设定呢?这是因为儿子没有给父亲分封爵位的道理。《礼记·中庸》就有解释:“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父亲死了就用大夫的礼来安葬,用士的礼来祭祀。儿子是大夫,父亲是士,父亲死了就用大夫的礼来祭祀,用士的礼来安葬。”

以上论述追授爵位的事。

1.9 父在称世子何?系于君也。父殁称子某者何?屈于尸柩也。既葬称小子者,即尊之渐也。逾年称公者,缘臣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也。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故逾年即位,所以系民臣之心也。三年然后受爵者,缘孝子之心,未忍安吉也。故《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乙巳,公薨于小寝。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韩诗内传》曰:“诸侯世子三年丧毕,上受爵命于天子。”

【注释】

①世子:一般是帝王诸侯正妻所生的长子。《春秋公羊传·僖公五年》:“曷为殊会王世子?世子贵也。世子,犹世世子也。”何休注:“解贵意也。言当世父位。”

②系:连属,依附。

③屈于尸柩也:因为父亲的尸骨未寒,暂时委屈世子用简称。屈,屈从,顺从。尸柩,尸体和灵柩,这里指刚刚去世的君主。

④即尊:正式继承尊位。渐:开端。

⑤缘:因为。

⑥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一年终始一贯,只能有一位君主。《春秋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中有“既葬称子”,何休注云“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故称子也”。

⑦鲁僖公:姬姓,名申,前659—前627年在位。鲁庄公之子。

⑧薨:古代诸侯或高级官员死亡。小寝:天子诸侯的寝宫。

⑨《韩诗内传》:这是《诗经·大雅·韩奕》中“韩侯受命”的相关传注,现原书已亡逸。

⑩三年丧:《仪礼·丧服》中提出子为父母、妻为夫、臣为君的三年丧期(实际为27个月),至《礼记》一书又对三年丧期内的守丧行为在容体、声音、言语、饮食、衣服、居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如丧期内不得婚嫁,不得娱乐,不得洗澡,不得饮酒食肉,夫妻不能同房,必须居住在简陋的草棚中,有官职者必须解官居丧等等。

【译文】

父亲在世的时候,为什么把嫡长子叫做“世子”呢?这是表明嫡长子附属于作为君主的父亲。父亲死了之后,为什么把嫡长子称为“子某”?这是因为父亲的尸骨未寒,暂时委屈世子用这类简称。葬礼后称世子为“小子”,是表示正式开始继承尊位。超过一年才把即位的世子正式称为“公”,是因为百姓臣子的心目中时时刻刻都要有君主的存在。但按照礼制,一年之内只能有一位君主。所以一般世子要等父亲去世后的来年再正式继承君位,这是为了安定百姓大臣的心。三年之后世子再由天子正式授予爵位,因为孝子需要守三年之丧,对于各种吉庆之事不能安心享受。所以《春秋》记载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乙巳日,鲁僖公在寝宫去世。文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文公才正式继承君位。四月丁巳日正式安葬鲁国国君僖公。《韩诗内传》里面讲:“诸侯的嫡长子服完三年之丧后,再从天子那里正式接受命令获得爵位。”

所以名之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绝也。何以知天子之子亦称世子也?《春秋》曰:“公会王世子于首止。”或曰:天子之子称太子。《尚书传》曰:“太子发升王舟。”《中候》曰:“废考,立发为太子。”明文王时称太子也。

【注释】

①公会王世子于首止:语见《春秋公羊传·僖公五年》。首止,古地名,一作首戴,在今河南睢县东南。春秋时属卫国,地近郑国。

②《尚书传》:《尚书大传》。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作者和成书时间均无法完全确定。目前只有后人辑本传世,以皮锡瑞本最佳。

③太子发升王舟:《后汉书》注引《尚书》有:“太子发升舟,中流,白鱼入于王舟。”发,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次子。

④《中候》:《尚书》纬书篇名。

⑤废考,立发为太子:《太平御览》引《中候》:“文王废伯邑考,立发为太子。”考,伯邑考。姬姓,周文王姬昌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

【译文】

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世子”?这是希望诸侯世系能代代延续。怎么知道天子的嫡长子也称为“世子”呢?《春秋》里面讲:“鲁僖公在首止和周王世子会面。”也有说法认为:天子的嫡长子称为“太子”。《尚书大传》里面讲:“太子姬发登上了小船。”《中候》里面讲:“废除了伯邑考,立姬发为太子。”说明周文王时世子称为“太子”。

世子三年丧毕,上受爵命于天子何?明爵者天子之所有,臣无自爵之义。童子当受爵命者,使大夫就其国命之。明王者不与童子礼也。以《春秋》鲁成公幼少,与诸侯会,不见公,《经》不以为鲁耻。明不与童子为礼也。世子上受爵命,衣士服何?谦不敢自专也。故《诗》曰“韐有赩”,谓世子始行也

右论诸侯袭爵。

【注释】

①鲁成公:姬姓,名黑肱,前590—前573年在位。鲁宣公之子,母穆姜。这里依据的是《春秋公羊传》“成公十六年”的相关说法:“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娄人于沙随。不见公,公至自会。不见公者何?公不见见也。公不见见,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公幼也。”鲁成公十四年叔孙侨如去齐国迎亲。按照当时风俗推断,天子诸侯一般在十二岁举行冠礼,十四五岁订婚,那么鲁成公即位之时只有一两岁,成公十六年只有十七八岁,所以称“幼”。

②韎韐(mèi gé)有赩(xì):今本《诗经·小雅·瞻彼洛矣》作“韎韐有奭”。韎韐,赤色皮蔽膝。赩,火红色。

③行:出行,出征。

【译文】

世子服完了三年之丧,为什么一定要从天子那里接受封爵任命呢?这表明天子才拥有授予爵禄的权利,臣子不能自己给自己分封爵禄。如果接受封爵任命的世子是童子,天子会派遣大夫到世子所在的国家去给他任命册封。表明天子不与童子举行正式的礼仪。《春秋》中记载鲁成公年纪幼小,与诸侯会面,诸侯都不见他,《春秋》不认为是对鲁国的羞辱。这说明国君不与童子举行正式的礼仪。为什么世子从天子那里接受封爵任命的时候,穿着士的礼服呢?这是表示谦让,不敢独断专行。所以《诗经》里面讲“穿着火红色的皮蔽膝”,这是描绘世子刚继位随着天子出行的样子。

以上论述诸侯承袭爵位的事。

1.10 天子大敛之后称王者,明民臣不可一日无君也。故《尚书》曰:“王麻冕黼裳。”此大敛之后也。何以知不从死后加王也?以上言迎子钊,不言迎王也。王者既殡而即继体之位何?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也,故先君不可得见,则后君继体矣。故《尚书》曰“王再拜兴对”,“乃受铜瑁”,明为继体君也。

【注释】

①大敛:指把尸体放入棺内。敛,通“殓”。尸体穿上衣服曰“小殓”,尸体入棺曰“大殓”。《礼记·丧大记》有“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苇席”。

②王麻冕黼裳:语见《尚书·周书·顾命》。王,周康王。姬姓,名钊。周武王姬发之孙,周成王姬诵之子。麻冕,麻制的礼帽。黼裳,绣着斧形花纹的礼服。

③以上言迎子钊:这里指《尚书·周书·顾命》中所言“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子钊,周康王姬钊。

④殡:停柩,如《礼记·檀弓上》有“殡于五父之衢”。继体:继位,这里指“继承国君之位”。《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有“国君一体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明确提出了国和君是一体的。位,君位。

⑤故《尚书》曰“王再拜兴对”,“乃受铜瑁”:语见《尚书·周书·顾命》。兴,站起来。对,对答,回答。铜,今文经学中以铜为副玺。瑁,天子所执之玉,用以合诸侯之圭者。覆于圭上,故称为“瑁”。

【译文】

天子在前任天子大殓之后就可以称“王”了,这表明民众和臣子心中时刻都要有天子。所以《尚书》里面讲:“周康王戴着麻制的礼帽,穿着绣有斧形花纹的礼服。”这是描绘大殓之后天子继位的情况。怎么知道不是前任天子刚刚死,新君就继承“王”的爵位呢?因为在《尚书》中讲到“迎子钊”,没有说“迎王”。为什么前任天子的灵柩停放好之后,新任天子就可以继位呢?这是因为民众和臣子们的心里面时刻都要有君主,前面的君主去世再也见不到,那么新君就应该立即继位。所以《尚书》里面讲“周康王拜了两拜,然后站起来回答”,“然后接受副玺和瑁”,表明自己是继位的君主。

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故《尚书》曰:“王释冕丧服。”吉冕服受铜,称王以接诸侯,明已继体为君也。释冕藏铜反丧服,明未称王以统事也。不可旷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改元。元以名年,年以纪事,君统事见矣,而未发号令也。

【注释】

①王释冕丧服:语见《尚书·周书·康王之诰》。

②吉冕服:指前文提到的“麻冕黼裳”,这是吉服。

③接:接见。

④释冕藏铜反丧服:脱掉麻冕,收好副玺,恢复丧服。藏铜,把副玺收起来。反,恢复。

⑤旷:长久。

⑥改元:新君继位,按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

【译文】

因为一年要终始一贯,一年之中不可有两位君主,所以《尚书》里面讲:“康王脱下帽子,重新穿上丧服。”戴着麻制的礼帽,穿着绣有斧形花纹的礼服,以王的身份来接见诸侯,表明康王已继位成为君主。脱下帽子,收好副玺,恢复丧服,表明尽管已经可称为“王”,但还没有正式开始管理政务。因为国家不能一年没有君主,到第二年就要正式继承君位,用新君的年号来纪年了。新君元年表示新的开始,根据新君的年号编年记录重大的事情,以此证明这些是新君统治下发生的事,但新君并没有发号施令。

何以知逾年即位改元也?《春秋传》曰:“以诸侯逾年即位,亦知天子逾年即位也。”《春秋》曰:“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改元位也。王者改元,即事天地。诸侯改元,即事社稷。《王制》云:“夫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传》曰:“天子三年然后称王者,谓称王统事发号令也。”《尚书》曰“高宗谅闇三年”,是也。《论语》曰:“君薨,百官总己听于冢宰三年。”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故三年除丧,乃即位统事,践阼为主,南面朝臣下,称王以发号令也。

【注释】

①以诸侯逾年即位,亦知天子逾年即位也:语见《春秋公羊传·文公九年》。

②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桓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哀公元年都有“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元年,诸侯国国君执政的第一年。王,周天子。正月,周天子所颁布历法的正月。

③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借指“国家”。

④越绋(fú):不受丧事的限制。绋,牵引棺材的绳索。

⑤天子三年然后称王者,谓称王统事发号令也:《春秋公羊传·文公九年》中“以天子三年然后称王”的注文。这是讲天子服完三年丧后,以王的身份开始管理政务发号施令。

⑥高宗谅闇三年:语见《尚书·周书·无逸》。今本原文为:“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高宗,商王武丁,子姓。商王盘庚弟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武丁即位……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谅闇,亦作“谅阴”,居丧时住的房子,借指居丧。

⑦君薨,百官总己听于冢宰三年:语见《论语·宪问》。总己,总摄己职。冢宰,周代官名,为六卿之首。一称“太宰”。

⑧当:承受,承当。

⑨践阼:天子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后来代指皇帝登基。阼,大堂前东面的台阶。

⑩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南面而坐。泛指居尊位或官位。朝:古时凡访人皆为朝,后来专指臣见君。

【译文】

怎么知道第二年新君才继位改年号呢?《春秋传》里讲:“根据诸侯一年后才正式继位,可以知天子也是一年后再正式即位。”《春秋》经里讲:“诸侯国君执政的第一年春天,在周天子所颁布历法的正月,诸侯正式即位。”这都表示改元即位。天子改元即位,是为了表示正式开始承事天地。诸侯改元即位,是为了表示正式开始祭祀社稷。《礼记·王制》里面讲:“服丧的三年中,只有关于天地社稷的祭祀不受丧事的限制照常举行。”《春秋传》里面讲:“天子服完三年丧后才能称王,这是讲天子服完三年丧后,以王的身份开始管理政务发号施令。”《尚书》里讲“商王武丁居丧三年”,也是这个意思。《论语》里讲:“诸侯死了,百官各统己职,三年都受冢宰的管理命令。”这是因为继承王位的君主,作为孝子至少三年不忍直接发号施令表现自己和先君旗鼓相当。所以三年之后,天子才脱掉丧服,真正即位管理国事。他会登基为王,接受臣民百姓朝见,以王的地位发号施令。

故天子诸侯,凡三年即位,终始之义乃备,所以谅闇三年,卒孝子之道。故《论语》曰:“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听于冢宰三年。”所以听于冢宰三年者何?以为冢宰职在制国之用,是以由之也。故《王制》曰:“冢宰制国用。”所以名之为冢宰何?冢者,大也。宰者,制也。大制事也。故《王度记》曰:“天子冢宰一人,爵禄如天子之大夫。”或曰:冢宰视卿,《周官》所云也

右论天子即位改元。

【注释】

①制国之用:度支经用,制定国家的开支预算。

②由:从,跟从,听从。

③《王度记》:逸《礼》篇名。

④视:视作,等同于。

⑤《周官》:这里指《周官·天官·序官》。《周官》,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周官》又称《周礼》,相传为周公所作,六篇分载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古代官制,其中冬官已亡佚,由《考工记》补足。大至政治军事,小至衣冠陈设,都有说明阐释。

【译文】

所以天子诸侯一般都是三年之后才正式即位,这样终始一贯的意义才能充分体现,守孝三年是为了履行孝子应该尽的责任。所以《论语》里面讲:“古代的人都是这样,诸侯死了,百官各统己职,三年中都受冢宰的管理命令。”为什么要三年中都受冢宰的管理命令呢?因为冢宰的职责在于为国家度支经用,所以百官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因此《礼记·王制》里面讲:“冢宰为国家度支经用。”为什么把这个官职称为“冢宰”呢?“冢”是大的意思,“宰”是管理宰制的意思。冢宰就是最大的管理者。所以《王度记》里面讲:“天子的朝廷设置冢宰一位,爵禄相当于天子大夫的待遇。”也有人认为冢宰应该视同于卿,这是根据《周官》里面的说法。

以上论述新王即位改用新年号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