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狐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佛陀降旨(求追读)

“听闻王家公子的神魂,竟是由小友亲手寻回,这般神通,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只是,不知小友是在何处施展神通,将其寻得?”智行禅师含笑询问道。

“禅师过誉了,在下不过是侥幸得到了土地赐法,学得了些许卜算之术,方能寻得公子神魂。说起来,还要感谢禅师慈悲为怀,将公子的七魄聚齐,护住其肉身生机。”

两人这番相互称赞,气氛甚是融洽。

崔琅随即将自己在西碛山的奇遇,娓娓道来,智行禅师听得入神,一时之间,竟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智行禅师方才回过神来,双手合十,口中念道:

“阿弥陀佛,小友真是慈悲为怀,实乃我江洲之幸。”

崔琅见状,心中一动,趁机问道:“敢问禅师,可曾知晓那佛母的来历?”

智行禅师闻言,抬眼凝视崔琅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随即缓缓点了点头:

“小友所问,老衲确实知晓一二。”

“还请禅师赐教!”

智行禅师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数十年前,老衲曾在那宝莲佛会上与佛母有过一场辩法之缘,那次,老衲却是输了。”

“竟有此事?”崔琅惊愕不已,“那佛母的佛法竟如此高深,连禅师您都不敌?”

智行禅师笑着摇了摇头:“辩法之道,并非单纯以修为境界论胜负。何况当时,她已是人仙之境,佛法造诣之深,时至今日,老衲仍自愧不如。”

“她竟是人仙修为?”金宝惊讶地道。

智行禅师点了点头:“她所修佛法纯正无比,身后更隐现大功德之光。当时,我们辩的是‘善恶’之道。她仅以一句‘人为恶之本,自胎中便以为恶’,便让老衲无言以对。”

“人为恶之本,自胎中便以为恶?”崔琅反复琢磨这句话,心中震撼无比。

他细细品味,终于明白智行禅师败北之因。

这句话含义深远,无论从哪个角度辩论,都难以找到突破口。

何为恶?似乎有意,又似乎无意,皆为恶。

细想那女子,怀胎十月,历尽艰辛,一朝分娩,更是九死一生。

而作为诞生的婴儿,他虽无选择之权,却因自己的降生让母亲受尽苦难,甚至命丧黄泉。

这,岂非另一种恶?

“这不是诡辩嘛!”金宝在一旁皱着眉毛,思来想去,最后只得说出这一句话。

智行禅师却轻轻摇头,叹道:“自与佛母论法之后,此惑便如附骨之疽,萦绕心头,令老衲修行难有寸进!”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凝重。金宝哑口无言,而智行禅师则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恶之定义,究竟如何界定?

崔琅闻听此言,却轻轻一笑,道:“禅师,此问何难?人为恶之本,自胎中便以为恶,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他目光转向智行,见其若有所思,便继续说道:

“女子怎能不知生产艰难,但怀中的骨肉,却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人性本善,孩童在出生时无从选择,但身为母亲却可选择,是否愿意拼尽自身性命生下腹中胎儿,这份无私的付出与牺牲,岂不是人世间最大的善举!”

“轰!”

话音刚落,只听一声轰鸣骤然响起,震撼四方。

众人只见智行禅师身上猛然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气势。

紧接着,禅师身后佛光万丈,那光芒逐渐汇聚,最终形成一尊威严庄重的大日如来法相,仿佛佛祖亲临,普照众生。

与此同时,天际间飘来一片金色祥云,祥云之中隐约可见一尊金身佛陀,祂手握一卷金光闪闪的法旨,声音洪亮而庄严:

“奉如来佛祖之命,特来宣旨。金山寺智行禅师,深得佛法真谛,功德圆满,特赐九莲袈裟一件,以表彰其修行之德,三日后,于金山寺千佛崖飞升灵山,册封罗汉!”

智行禅师闻听此言,身形一动,瞬间已至院中。他虔诚地跪倒在地,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道:

“弟子智行,谨遵我佛如来法旨,感激不尽。”

金身佛陀微微颔首,轻轻一挥,那卷文书便飘然而下,稳稳落在智行禅师手中。

顿时四处梵音四起,地涌金莲、天降璎珞,智行禅师在此异象中缓缓展开手中的文书。

刹那间,文书便化作一道璀璨的袈裟,自动披落在他的身上,熠熠生辉。

那金身佛陀见状,轻声嘱咐:“智行,你且悉心准备,三日之后,自有尊者降临接引。”

“阿弥陀佛,多谢上师指引!”

随着智行的叩谢,那金身佛陀深深地看了一眼屋内,随后身影渐渐隐入祥云之中,四周的佛光异象也随之消散于无形。

崔琅注意到,自金身佛陀现身那一刻起,金宝便惊惶失措地钻进了桌底。

此刻佛陀离去,金宝方才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

应廉见状,忍不住打趣道:“金宝啊,平日里可没见你这么胆小如鼠,不过是灵山接引飞升罢了,你怎的怕成这副模样?”

金宝闻言,面红耳赤地辩解:“谁说我怕了?我只是…只是筷子不慎掉落,对,就是筷子掉了!”

“走吧,我们也去向禅师道贺吧!”崔琅出言揭过此事。

一踏出房门,便见一群和尚兴奋地跑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位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僧人,他满面激动,率先向智行禅师深深一揖,朗声道:

“恭喜师父修成正果,即将飞升灵山!”

其余僧众也纷纷效仿,叩拜在地,齐声恭贺。

智行禅师身披九莲袈裟,宝光闪烁,映衬得他面容愈发慈祥。

他轻轻一挥手中禅杖,只见一道佛光掠过,众僧便觉一股柔和之力将自己扶起。

此时,崔琅等人也走出了房间。

智行禅师目光一瞥,即刻迎向崔琅,深深一揖,佛号轻颂:

“阿弥陀佛,崔琅小友,多谢你指点迷津,让老衲得以顿悟。此等恩情,老衲定将铭记在心。”

崔琅见状,连忙还礼答道:“禅师言重了,即便没有我,禅师也必能自行领悟。在下只是适逢其时,顺水推舟而已。”

智行禅师听罢,含笑点头,赞道:“善哉善哉,崔琅小友,你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心怀谦逊,实乃难得。你佛缘深厚,字字真言,老衲深感敬佩!”

说罢,他目光转向那位领头的年轻僧人,招手示意:“法明,你且过来!”

“是,师父!”法明应声上前,神情恭敬。

智行禅师拉着法明,为崔琅引荐:“小友,此乃我的徒弟法明,平日里虽稍显顽劣,但佛缘不浅,三日之后,我将飞升灵山,此后还望小友对他多加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