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开始修路
朱桓沉思片刻,深吸一口气,说道:“想必诸位也知晓修路之事,不仅关乎定远县的发展,更是未来你等致富之途。修成之后,路通四方,商贾往来必将更加频繁,物资交流愈发便利,更何况定远不宵禁,定远县的繁荣与富庶,亦将水到渠成。”
他环视在座的每一位商贾,嘴角不知不觉笑了笑,随后目光透出真诚与坚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定远县将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而你等,都是定远变化的重要一环。希望诸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待路修好后,本官自然不会亏欠帮助过定远之人!”
在他的言辞中,众商贾们的心中逐渐涌起一股暖流,方才担忧之色悄然逝去,呈现的是期待之喜。
朱桓见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但就算今日众人不答应,朱桓也有方法让其应允,不过是方法有些残忍罢了。
“此番修路,乃是定远县未来发展的基石,本官绝不允许任何人阻挡,否则......”朱桓说道最后时,手轻轻划过自己的颈部。
最终,在定远商会的三楼,众人达成了协议。
十余人,每人出十五万两,除此之外有的还另需出材料、大米、人力......
仅仅一天,朱桓就收到了上百万两银子、大米、修路的材料及修建所需的瓦工等。
不对!应该是定远县府收到。
“见才,你去将主簿、县尉几人叫来!”朱桓的声音在大堂中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是!少爷!”见才恭敬应道,迅速离去。
不久,四人来到朱府内,大堂中,朱桓坐在主位,神情凝重,其他人则在下方恭敬地坐着。
朱桓凝视着他们,开口说道:“诸位,本官有修路之意,正所谓要想富,必先修路!这道理各位想必是懂的,本官就不过多言语了!”
话音一落,三人面面相觑,心中疑惑重重。朱桓早已与商贾们交谈过,却只是在谎言中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朱桓精心策划的局。
“但……大人,修路所需之物……”主簿陈思远犹豫地开口,试图找出一丝端倪。
“无妨!”朱桓摆了摆手,脸上自信的笑容令他更加显得不可一世,“本官已经准备一切,叫你等前来,自是为了实施!经过深思熟虑,本官决定修建自定城至池河镇和自定城至张桥镇两条主路,全长约八十五里,便于日后的运输。”
“我命主簿陈思远为定城至池河的负责人,命县尉黄秋生为定城至张桥镇的负责人;而县丞年事已高,只需在定城负责协助即可;巡检陈安,若是修路途中遇上贼人,可先擒拿后奏!”朱桓一一交代,语气中透出一丝不容置疑的果断。
四人闻言,心中虽有犹疑,但皆知朱桓的决策一向果敢,便齐声应道:“谨遵大人之名!”
“希望诸位不要让本官失望啊!”朱桓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随即挥手示意各自回府准备。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忙碌起来,四人匆匆离去,心中对朱桓的计划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然而,朱府内仍然留有一人,宋翰林的脸色变幻不定。
他心知朱桓在此时召唤自己,绝非单纯的信任,而是别有用心。
朱桓目光炯炯,似乎透视了他的心思。
“宋大人,可知本官留你之意?”朱桓缓缓开口,语调依旧温和但透着一丝压迫感。
“下官不知,还请大人告知。”宋翰林强装镇定,心中却早已翻江倒海。
“本官未让你担当修路负责人,主要考虑你年事已高,而将你留在定城协助二人,是对你的信任。”朱桓解释道,眼中闪过一抹阴险的光芒,“县府内的钱财可都是由你亲自安排,只要他二人所缺之物,你尽数给予!你可懂?”
“这……”宋翰林心中一紧,顿时不知道如何回应。
“县府内可是有上百万两银子啊!这就是本官留你在定城之意,若是旁人,本官信不过!”朱桓的声音渐渐提高,语气中充满了威胁,“但你也要记住,本官最厌恶贪婪之人,否则抓到,就是九族……”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划过宋翰林心头,令他心中一颤。
“朱大人之意,下官……知晓!”宋翰林结结巴巴地回答,脸上满是恐惧。
朱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道:“先礼后兵,果然有效。”
他目光如炬,令人在这种气势下难以反抗,就算宋翰林有贼心,恐怕如今再也没有了。
“行了!懂了就回去配合他们二人开展修路吧。”朱桓挥手,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命令。
宋翰林心中忐忑,随即站起身,快步离开,脸上却不见一丝老态,仿佛年轻了十岁。
待宋翰林离去,朱桓坐回椅子上,心中暗自盘算。
朱桓看向一旁的小红,语气坚定:“小红,你明日里去找些工匠过来,越多越好,若能找到此前修建第二道城墙的工匠则是最好!”小红点头称是,毫不犹豫地答道:“好的,少爷!”
朱桓心中暗自盘算,定远县虽说每年干旱并不是那么严重,但仍有饥饿与口渴之苦,时常有人在路上因缺水而亡。
因此,他的心中已然有了新的计划——不仅要修路,更要着手水利工程的建设。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能在定远县大修水利工程,必将极大改善县内的水资源分配与农业发展。
“寒冬将至,水利大工程暂时难以进行,但开春后倒是可以着手。”朱桓自言自语。
他知道,眼下可以先行挖掘水井,利用现有的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等岩石资源,建造出坚固的水井,以便储存雨水。
等到来年春天,便可再修建小型水库,以应对各乡镇的用水需求。
待到雨季时蓄存水源,缺水时则按需取用,这无疑是一举数得的良策。
除了水利工程,朱桓的思绪又回到了定城的外城,他新建的农业研究所。
这里,朱桓旨在创造一个封闭式的空间,专门用来研究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惜派人前往沿海地区搜寻玉米、红薯、辣椒等优质植物,心心念念地在外城进行种植。
每隔两日,他都会亲自前往查看这几亩土地的生长情况,且安排士卒日夜巡防,确保没有人进入破坏。
昨日,朱桓如往常一样去查看,心中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