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字化转型赋能的金融创新演进
(一)金融创新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生成的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点在于首次强调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方法革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尔格·尼汉斯认为降低交易成本是推动金融创新重要因素。一方面,金融创新的主要动机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降低使新的金融业务变得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被视为是技术进步所引导的降本成效。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主要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指采用新的技术形式重新组合生产要素或者采用新的生产要素增加金融机构收益;产品创新指金融机构推出比传统金融产品费用更低、风险更小的新产品;制度创新则是指金融机构通过管理体系变革,进而提升经营效率的过程。
当下,数字技术与金融领域的融合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新业态。这种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兴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另一方面是金融领域的创新。技术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支撑,新兴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够促进金融领域的创新。具体而言,金融科技虽然遵循金融的本质,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技术性的特点,因此能够推动金融产品商业模式、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从而促进了金融创新发展,拓宽了金融的边界。
(二)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之一,该理论否定了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中信贷供给会自动出清的观点。信贷配给主要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贷款申请者不符合贷款条件,商业银行拒绝为其放贷;第二,贷款申请者符合贷款条件,但是商业银行只能满足其部分贷款需求。
随着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息不对称假设进一步丰富了信贷配给理论,该假设认为信贷配给制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所导致的。Stiglitz 和 Weiss 认为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他们认为当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银行无法判断借款人的偿债意愿和违约风险。如果银行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补偿风险,可能会迫使低风险借款人退出市场,反向拉高银行所面临的平均风险水平,导致逆向选择的发生。同时,当借款人面临更高的利率压力时,他们可能会挪用贷款投资高风险的项目以换取高额回报,进而增加贷款的违约风险,产生道德风险。由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客观存在,信贷配给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均衡状态难以被消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借助数字技术可以更全面、系统、动态地采集借款人的历史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更有效的加工处理,得出得到更真实的借款情况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减弱信贷配给的影响。
(三)金融普惠性理论
普惠金融是指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当前普惠金融的发展普遍面临费用高和效率低的问题。商业银行通常难以获取普惠群体的历史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无形中降低了金融服务效率。同时,商业银行面对风险较高的小微客户,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对冲风险,进而增加了借款人的成本负担。数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银行的风险判断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拓宽服务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受众群体。
(四)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由美国学者Chris Anderson在2004年提出,他通过分析亚马逊等销售网站的商业模式发现,冷门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所有冷门产品需求叠加后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能会超过主流产品市场。这一理论与传统的20/80理论相悖,传统20/80理论认为主流市场中20%的高价值客户产生了80%的经济利润,剩余80%零散客户对商业利润的贡献并不高。数字经济时代打破了传统产品的销售模式,为长尾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数字技术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可以帮助用户挖掘长尾市场的巨大潜力,商家可以通过满足市场中大量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以实现新的价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