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海上贸易
应天府内谈话十分融洽。王家主和贾雨村相见恨晚。关系到位啦,王家主就问道,“贾大人,听说抓了薛家?是不是有误会?”
误会当然没有,贾雨村就是要搞薛家,就是要从薛家搞钱,他要劫富济贫,做个清官大老爷。
王家主神情专注,来者不善,就知道来的目的是薛家,孙师爷也听懂了,他示意还是放了吧。贾雨村没有理睬,他胸有成竹,那可不行,别说王家主,荣国府的贾政来了也不好使,应天府是贾雨村的地盘,他的地盘他做主!
不过没必要把关系搞死,有林如海在,贾雨村很有信心说服四大家族,他没有废话,示意孙师爷,就把薛蟠的案子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最后表态,抓薛蝌家只是为了配合查案,并没有其他意思,也不是有罪。
应天府这样说,不给四大家族面子,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薛蟠太过分了,光天化日之下,也不知道秘密的杀了人。
这事碰到任何官员,都没法掩饰,何况贾雨村一看就知道是个清官,进士出身,要不是林如海来信,估计一场大风波来了。
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他们也没办法,王家主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白了。说薛蝌家到了他那里求救,让他来问一下,能不能给个面子放了薛蝌一家,他保证会配合。
贾雨村也很干脆,就说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去见一下。他也希望不冤枉一个好人,他也希望薛家没什么问题。
贾雨村当然有自己的要求,图穷匕见,他就提议王家主,扬州的林大人有建议,目前应天府比较乱,希望大家团结一心。
贾雨村的想法是,要做清官就不能贪污,而做事又需要钱必须开源,没钱啥也做不了。
为了筹钱,他的想法就是建立一个联合船队,做海上贸易,去做海盗,这可是一本万利。而且有了共同利益,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更容易解决应天府的问题。
王家主赞成,他说其实目前的应天,有钱的不是四大家族,真正有钱的是海上四大家,江南的甄家,郑家,常家和戚家。
甄家现在被盯上,王家主就试探能不能伸出援手,脱离困境,必有大礼相报。
贾雨村立刻拒绝,开什么玩笑,那就去一个天坑,坦白告诉王家主离甄家远一点,要保持距离,皇家无情啊。
王家主有点不相信,他说以前甄家也遇到过,老皇帝当时也让交钱。但是后来,老皇帝就同意甄家通过海上贸易慢慢还,未来谁也说不定呢。
王家主就分析,戚家十三口都死了,就剩一个寡妇,用联合船队的名收了他家的船队没啥问题,过年过节分点钱就是了。贾雨村早就行动了,戚家的船队已经归了他。
王家主还分析,常威杀人案,常家也跑不了,到时收了常家的船队,然后联合郑家出海。
王家主还要推荐贾雨村进入白莲宗,说这是正途,贾雨村示意先搞好薛家案子,就是要交投名状。
这事没完,在王家主陪同下,薛蝌一家被放,不过王家主当着贾雨村的面承诺,剩下的庄头有官府处理,想脱身没有利益怎么可以。
贾雨村送走了王家主和薛家,开始判决拐子流放,命令把拐子先游街示众三天,同时公开说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有怨抱怨有仇报仇,官府为老百姓作主。
为了集中精力,贾雨村没有独揽大权,他索性以查探薛蟠的杀人案比较忙,其他事情全推给了孙师爷和下属,得到了上下的称赞,大家都很积极,想表现。
甄家娘子进京,贾雨村收了她的丫鬟小娟当后宅,小娟太高兴,竟然生病了,药房的中医连夜来治病,门子和朱管家一起忙不迭地送茶水,搞得中医很是过意不去。
在一番嘘寒问暖之后,贾雨村把详细病情了解了,知道康复情况良好,最多还有两天就可以痊愈。
只是娇杏脾气变得很是暴躁,极容易火,除了贾雨村外,她经常乱发脾气,大骂小丫鬟更是常有。
中医离开以后,贾雨村便和夫人商量,小娟做娇杏的通房大丫鬟,又买了一个丫鬟照顾,夫人一口答应下来。
贾雨村叹了口气,不禁在心底暗自祷告,最好阳光大女孩从此能够开心,别再出什么差池,一方面是出于怜悯,另一方面,自然是怕耽误了他的前程。
事情都办得妥帖后,贾雨村有些意兴阑珊地走到窗边,出神地望着外面,半晌,才摇头走进书房。
接下几天,贾雨村开始静下心等待香菱的消息,也在培训湖州老乡,外行领导内行,永远放不开手脚,很容易被人小看,没有底气,就永远无法建立起威信来。
贾雨村文武双全,偶尔带着沈冲和部曲巡查应天府,这信马由缰的感觉还真是不错,不成想某次用力过猛,马受了惊吓,驮着嗷嗷地往前蹿,足足跑了十几分钟才停下来。
贾雨村赶忙松开马脖子,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站在原地和马培养感情,等着沈冲和高翔他们两人从后面赶上来。
正想到出神时,马打了个响鼻,贾雨村回头一看,沈冲和高翔他们两个已经上来了,就又骑到马背上,跟着他们不紧不慢地往郑家而去。
应天府下辖五个直辖县、三个属州。金陵县即是府城所在,驻有县衙、府衙,其中县衙、府衙是地方行政体系。
应天起大江,东到大海,自古以来便是商业昌盛、文化璀璨。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讴歌,书写华章。
国朝的江南地区菁华,便在三座名城:金陵、苏州、扬州。其中金陵是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苏州是工商业中心。
贾雨村暂时摆脱了困境,要有自己的实力,就需要搞船队,这是江南。雍正皇帝其实看不上贾雨村,没有罢免,说明李卫的小报告有用,危机过去了。
金陵下关处长江的要冲之地,从北面绕城而过。因而在这个方向几十里内,密布着很多河港码头。贾雨村收服的船队,便是停在渡头。
此时郑家做好了准备,侍奉在一旁,约二十多岁,身姿略显娇小的江南佳丽,端了一把椅子放在江边,方便贾雨村说话。
有人上茶,“老爷,请用茶。”
贾雨村谢了郑家的客气,坐在江边,气度从容,神色平静。
贾雨村和郑家家主寒暄了几句,说明情况,“江南准备成立联合船队,我有些拿不定主意,特来探望。”
郑家家主,营商置舶,兴贩东洋,押送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货物,远赴日本,郑家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做生意,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
郑家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不数年,成为巨富,常往来中国、日本间。
雍正皇帝还不能统治中国沿海,其原因是此时的海洋经济世界并不是权力的空白。虽然官方从海洋退缩,但民间海上力量的日益扩张强盛,当然官府称为海盗。
郑家主其实在海上也做海盗,也是文人打扮,轻笑了下,“知府大人,您吩咐就是,不用商量。
郑家主出于泉州石井乡的一个小官吏家。父亲是一个文官,为人和气。郑小龙也长得文质彬彬,可他却是一个好事主儿。
在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没事瞎逛,乱扔石头,正好砸当地知府大老爷头上。
郑小龙的父亲鞠躬道歉,可他却不慌不忙地说自己是在跟朋友打赌,看大人是否真的爱民如子,不会责罚他。这马屁拍到位了,听得心花怒放。再一看,小伙眉目清秀、举止从容,顿时也不生气了。
“长得好看、有武有谋、还会说话。”这是乡亲们对他的评价,郑小龙总有办法让别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来。
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不想一辈子默默无闻当个农民。红楼禁海,因此也滋生出了海寇、海贼。
郑小龙想要成为海贼王,可他一穷二白,要怎么才能得偿所愿呢?利用他人的软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便是他的杀手锏。
而这功夫,在他 17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17岁那年,他爹死了。
他带着弟弟想去投靠舅舅,这是成为海贼王大棋的第一步,他需要累积资源,无论是金钱、筹谋、人脉还是技能。
在做跨国生意的舅舅,便是最佳人选,可是手下人才众多的舅舅为什么要答应他呢?好口才给他带来了好运。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建功立业。”
出海赚了很多钱,在父老乡亲们的眼里,他就像是摇钱树。人人都想靠上他赚钱,内心却又带着对暴发户的瞧不上。
可郑小龙却说他是大丈夫,跟他做生意是建功立业。顿时觉得被认可了,一口答应了下来。
在澳门待了两年多,他将学外语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整天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玩,很快能用葡语对话。
葡语是当时亚洲的商业语言,与英语在今天的地位差不多。这意味着获得了无障碍与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对话的能力,能获取一手信息。
舅舅看他竟然能跟葡人对话,在许多做外贸的场合都带上他,让他帮忙谈判和应酬。
他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海上贸易实操知识,暗暗为打造自己的商业网络做准备。
不仅如此,受他已入教的舅舅和其他人影响,他受了洗,成了天主教徒,教名尼古拉斯。
他还拜了一名很富有的神父做义父,葡萄牙的神父不只用《圣经》传递上帝荣光,当对方不信时他们更喜欢用剑,所以各个都擅长打仗。
他跟着义父学了许多葡萄牙先进的西方军事知识,比如如何修建棱堡,如何使用火炮,西方是如何海战等。
此时从人脉、经验到资本都在迅速积累。
他逐渐谋生出要独立的想法,搭上了自己有传奇色彩的泉州老乡,著名海商,人称「Captain China」的李旦,成为他的义子。
但他跟李旦其他打打杀杀的手下不一样,可没有安心当个小跟班,他心里在盘算,怎么才能搞到船队。
他带着李旦船队整日奔波在南海,很快取得了李旦的信任,并把日本到中国福建的航线交给他来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