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京都处于慌乱中
雍正皇帝很慌,这白莲教闹的太凶了,江南到处都是,文臣有小心机,军功贵族只能拉拢,不得已搞了节度使,也不知道行不行。
总结历史教训,他也知道,防止内乱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改革军制,培养绝对忠诚于自己的武装,然后轮换军队的指挥官,分化地方官员的权力,加强文官的功能而削弱武将的功能,建立监察系统,严密的监视部下的行动等等。
想要不被部下反叛,那么你就要比你所有的部下都要强大,你把军队的指挥权永远的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最靠谱的办法。
那如果不想要每天辛苦的带兵,不想要每天提心吊胆高度精神紧张,那么就需要用制度来服务自己,用制度来解放自己,武将的权利,雍正的办法很简单,给他变小了,武将带兵的数量,给他削减了,武将的身份地位,给他降低了,最好每个武将都专门给配上一个文官来监督他,这么一来,底下这帮人就很难折腾起什么风浪了。
他也相信,只要再从从自身做起,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勤劳,朴实,勤政,爱民,礼贤,拥有这些人所称道的品质,大家就都会服,会不自觉的依附于你,根本不会有反心,就算是有人想要反,他也没有口实,他拿不出理由来,就算他没有口实没有动机就是要反。
现在的白莲教就是,反叛也不具有合理性,得不到广泛的支持,连“清君侧”这个经典口号都喊不出来,因为君王贤德,堪称千古一帝,身边压根就没有奸佞。
有人说,这做皇帝真是太累太不容易了,想要超越秦皇汉武太难,想要青史留下英名不容易,活着的时候提防这个提防那个,别人都不说了,亲儿子都有可能害自己,只要成了皇帝,似乎一步都不能走错,走错一步,好像就无可挽回,必死无疑,死了也不消停,还要被人口诛笔伐,讨论不断。
雍正不得不承认,皇帝就是孤家寡人,的确是这样的。其实仔细想想,人生在世,哪儿有容易事儿呢?就算不做皇帝,难道酸甜苦辣,难道悲欢离合,难道伤心痛苦,不是要经历个遍么?
和做皇帝相同的是,文官都是普通人,是人都会犯错,犯错了也总有改正的机会,而皇帝不同,一个皇帝上天赐予他全部的机会就是让他做了皇帝,所以做了皇帝之后,他就失去了任何的机会,包括犯错。
至于文臣,这次也拿错了剧本,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反映了大家的心态,意味着为了达到目的,宁愿得罪所有人,也不愿让别人有机会让文官陷入困境。
还有一部分高人,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应该以“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态度来行事,意味着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愿得罪别人。
林如海很淡定,他在学习儒学、道学和佛学,平时谈论修行,各种学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补。他给贾雨村写信,认为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在道义和责任上做到“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同时,在实际行动中,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有时候也需要像曹操那样,勇敢地负起责任,即使会得罪一些人和事。
“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这种态度,确实能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对于修行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然而,要成为神仙、佛祖,仅仅具备这种品质是不够的。修行者还需要具备坚定的道义观念,严谨的自律精神,以及对行为负责的勇气。
贾雨村回信林如海,在修行过程中,既要保持“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善良品质,同时也要在关键时刻展现“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勇气和决断。这样,才能在道义和行动之间找到平衡,最终成就神仙、佛祖般的境界。
荣国府也很紧张,林妹妹她们去了江南,为了祈祷安全,贾府在清虚观打醮,一切没有变,果然王熙凤还是扇了那个小道士的一巴掌,这没办法,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凤姐儿的轿子却赶在头里先到了,带着鸳鸯等迎接上来,见贾母下了轿,忙要搀扶。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个剪筒,照管各处剪蜡花儿,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
这可是冒犯了,还的是凤姐出手,便一扬手照脸打了个嘴巴,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斤斗,骂道:“小野杂种!往那里跑?”
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跑。王熙凤接触的过的外人,只有刘姥姥得到了好处?还真是,至少目前是这样。
刘姥姥第一次来的时候,报了贾雨村的名号,王熙凤不知道刘姥姥的底细。刘姥姥家久不和王家的人来往,整个贾府认识刘姥姥的,只有王夫人和她的陪房周瑞家的。
所以在周瑞家的把刘姥姥带到王熙凤面前的时候,王熙凤不知道刘姥姥的底细。当时,周瑞家的为了在刘姥姥面前显摆自己的能耐,告诉刘姥姥,有事儿直接找王熙凤就可以。
又不经汇报,就把刘姥姥带到了王熙凤的面前。同时告诉王熙凤,刘姥姥这个人,是王夫人常会的,今天不可不见。
刘姥姥虽然有点担心,但是有贾雨村的指点,总不可能穿的破破烂烂的吧。虽然比不上贾府的丫鬟们体面,但总是会把能拿得出手的穿戴在身上,不至于让人一眼就看穿她的穷酸。
刘姥姥站到王熙凤面前的时候,王熙凤说自己年轻,不知道如何称呼。在周瑞家的介绍完刘姥姥之后,王熙凤便命周瑞家的向王夫人汇报,其实就是想看看王夫人的态度。
毕竟能出入贾府或者王府的人,一般都是非富即贵。即便不是富贵人家,能得到王夫人经常接见,那肯定不是一般的穷亲戚。王夫人说不得闲,没空见。
刘姥姥涨红了脸说,是因为和家里人天冷的没饭吃,又打着让板儿说话的时候,王熙凤已经看出来了,刘姥姥就是来打秋风的。不管怎样,找上门来的人亲戚,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所以王熙凤笑着说自己已经知道了,然后话题一转,借口给刘姥姥安排了一顿饭。趁着刘姥姥吃饭的功夫,王熙凤向周瑞家的打听清楚了刘姥姥的底细,也问清楚了王夫人的态度,本来王熙凤不准备管,可是碍王夫人的面子,不得不拿出来了二十两银子打发刘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