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奇异之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坦博拉

1  尘封的厚度

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旱季。

坦博拉山的西北坡,两位来自美国的火山学家,艾布拉姆斯(Lewis J. Abrams)和西格森(Haraldur Sigurdsson),启动他们带来的探地雷达GPR,对位于海拔640米左右的山体土壤进行了测量。

坦博拉火山爆发于两百多年前的1815年。如何从实证的层面,推断当年那场地质灾害的烈度,从来就是火山学和地质学的艰难课题。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的一些研究者,开始试图还原坦博拉爆发的真实场景。但那时的研究,囿于技术手段,并不能达到实证的准确。民间传说、亲历者口述和文字记载,成了他们依赖的主要材料。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先进和精良的技术设备,逐渐发挥重要作用。艾布拉姆斯和西格森使用的探地雷达,就属此类。

我不懂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但读懂他们根据此次测量完成的论文,没有多大问题。

在此后发表于《火山学与地热研究学刊》的论文中,两位作者报告说,他们所探测的多个地点,1815年以前人类活动的痕迹十分明显。根据雷达显示屏上的回波,他们测得,堆积在1815年土层之上的火山物质,薄的地方有0.5米,厚的地方达到4米。换句话说,1815年以前的土层和1815年以后的土层有明显区别,在1815年火山爆发之后,主要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以及从空中坠落的火山灰和浮石构成的新土层,最厚的地方达到了4米。

4米厚的土层,足以覆盖那个年代坦博拉王国的所有建筑物。

两人的论文解释说,从1815年4月5日开始,仅在3天时间内,坦博拉就喷出了超过50立方千米的岩浆。50立方千米的岩浆有多大体量,我无法想象。不过,西格森此前的另一次测量,能给出一些提示。他曾经考察过坦博拉山东北方的桑噶半岛沿海断面,并在一篇论文里报告说,他发现那里的火山物质堆积层,达到了20米的厚度。20米厚的岩浆、浮石和火山灰,抹去了一切生命痕迹,把大地变成暗黑荒原。

1815年4月10日晚上7点左右,坦博拉发生了更剧烈的爆发。

一位当地亲历者曾留下的唯一口头描述是这样说的:在震耳欲聋的巨响中,他看见坦博拉山顶喷出三股巨大的火柱,猩红的岩浆冲向高空,在顶端交汇在一起。最终,乌黑的灰尘、白色的蒸汽、暗红的岩浆和浮石,在高空里形成了恐怖的庞大柱体。这个柱体,在火山学里又被称作“普林尼喷流”(Plinian jet)。

古罗马历史学家小普林尼(Pliny)曾经在文字里,描述了著名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公元79年,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瞬间就彻底埋葬了庞贝城。普林尼之后,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尘埃和蒸汽形成的喷射柱体,被命名为“普林尼喷流”。

坦博拉的爆发强度,远超烈度指数为5的维苏威爆发。按照火山学者的考察和推算,1815年的坦博拉爆发,是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爆发,也是一万年内地球上四次烈度为7的火山爆发之一。根据幸存目击者的说法,在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火山灰和蒸汽形成的蘑菇云,彻底遮蔽了山口,并迅速扩展,与降临的夜晚一起,让火山周围的大地陷入漆黑。在坦博拉山以东六十多千米的比马(Bima),另一些目击者描述说,大大小小的浮石和尘土如暴雨般落下,砸垮了当地居民的屋顶。

科学家们认定,在爆发前,坦博拉的圆锥形山体,顶峰海拔4100米,爆发后,降为2800多米,几乎炸掉一半。爆炸留下一个深1100米,直径6000多米的圆形大坑。2009年,国际空间站的科学家从太空拍下了坦博拉火山口的清晰照片,让我们对1815年那次猛烈爆炸,有了更直观的联想依据。这地球表面的巨大伤痕,现在完全处于平静状态,但它依然张着大口提醒我们,当那座高耸的山峰在爆炸中被粉碎、被抛向天空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景象。

炸掉一半的坦博拉山,大多粉碎成火山灰,跟气体、岩浆、浮石一起,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升腾到空中。美国NASA科学家斯托瑟斯(Richard B. Stothers)200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坦博拉爆发所抛出的火山灰,也创了人类历史记载的最高纪录。

斯托瑟斯考察了坦博拉爆发后,有关人士对火山灰密度的测量和估算。从19世纪后期开始,研究者们对坦博拉火山灰总量有不同估计,从150立方千米,到100—200立方千米,再到90—93立方千米不等。与此同时,关于火山灰密度和质量的推算,也从每立方米500公斤到每立方米1200公斤不等。他认为,新近的估算,也许不比早前的估算更准确。斯托瑟斯在论文中说,以距爆发原点380千米的马卡萨(Makassar,又译为望加锡)所测得的密度推测,坦博拉抛出的火山灰质量,应该达到了每立方米636公斤左右。

因为年代久远,且当时的测量手段和记述文字不完全可信,坦博拉爆发制造的火山灰总量也许永远无法精确推算。但我们可以据此想象,哪怕就按最低估计,比如一共90立方千米,每立方米600公斤,也已经达到恐怖的级别。

对于1815年桑巴万岛上的居民而言,飞来横祸异常惨烈。

我读过的各种文献,把坦博拉爆发导致印尼国内的直接生命损失,定格在7万至10万人。坦博拉山脚的坦博拉王国和帕基特王国被彻底摧毁,属于这两个部落王国的一万多人中,几乎没有幸存者。

炽热的巨量岩浆,从火山口喷涌坠落,带来超过一千摄氏度的高温,引发剧烈的冷热空气置换,形成速度极快的气旋,摧屋拔树。沿山坡奔腾而下的岩浆流,令人窒息的火山灰、岩浆和浮石暴雨,让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无处可逃。2004年,来自美国罗德岛大学的考察团队,在坦博拉山西北山脚处,发掘了一个被掩埋的村庄。在一处房间结构遗存里,一位妇女的遗体躺在地上,手臂伸出,手里还拿着一把长刀。她的骨骸,包括身上的衣物,已经完全碳化。根据遗体的姿态,人们推测她当时正在准备家人的晚餐。岩浆、浮石的突然袭击,尤其是猝不及防的高温风暴,让她甚至没有时间做出反应躲避。

根据荷兰学者波尔斯(Bernice de Jong Boers)在一篇论文中的研究,火山爆发后,桑巴万岛被火山灰彻底覆盖,火山灰的平均厚度达到50—60厘米,靠近坦博拉山的区域,平均厚度甚至达到了1.2米。他引用了一首当地人的叙事歌谣,这是爆发15年后,由西方的一位研究者在比马录得。歌谣中的一段,讲述了那个可怕时刻:

它的轰隆声持续不断

尘土与水的激流从天而降

孩子们和母亲们惊慌喊叫

以为整个世界都变为了灰烬


灾难的缘由据说是真主的愤怒

因为坦博拉国王的不敬行为

他毫无道理地施暴流血,谋杀了

一位虔敬的朝圣者

与当地民间歌谣对应的,是当时在印尼的西方人士对“尘雨之时”的描述。

一位在桑巴万岛上居住的英国人克劳福德,在他的《东印度群岛纪事》中,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桑巴万岛上的地震轰隆声和震动一天之后,尘土开始坠落;到了第三天,直至正午,天黑如漆,一连几天的大白天里,我都必须借助烛光干活儿。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太阳轮廓模糊不清,大气混沌昏暗……

克劳福德之所以将这次事件描述成地震,是因为他当时并不知道天降灾难源自坦博拉的爆发。事实上,当时居住在桑巴万岛和东爪哇的当地人和外国人,包括在附近海上航行的英国船长和水手,一开始都不知道这一点。

一艘隶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巡洋舰贝纳勒斯号,在火山爆发时就航行在距离坦博拉380千米左右的马卡萨洋面上。4月10日晚上,船上的舰长和水手都听到持续不断的巨大爆炸声,最初以为是某个地方发生了战争。

到了11日早上,船长发现情况有些异样,南方和西方的天空比往常阴沉很多,海面突然刮起昏暗的风暴,“到上午10点,天空变成一片漆黑,在船上几乎看不到海岸,尽管我们离海岸只有1英里”。船长描述说,从空中飘落的灰尘覆盖了他的舰船风帆和甲板,他不得不命令水手们竭力清除。正午时分的大白天,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第二天中午,他们才看见了一些微弱的光线。

剑桥大学的火山学教授奥本海默(Clive Oppenheimer)在他的相关论文和专著《震撼世界的爆发》中,引述了众多火山学和地质学研究的测量成果,还原了坦博拉爆发时,火山灰覆盖区域的状况。火山灰被强大的爆炸推送到空中,形成伞状或蘑菇状的火山灰云,又称凤凰云(phoenix cloud)。1815年4月10日出现的凤凰云,以及随之而来的火山灰坠落,以坦博拉为中心,覆盖了一片广大地域,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天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

在奥本海默引用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火山灰云笼罩了远在大约1000千米之外的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南部,落到地面的火山灰达到平均1厘米至5厘米厚。如果我们把视点朝爆发原点移动,离桑巴万岛越近的地方,火山灰堆积就越厚。贝纳勒斯号巡洋舰所在的马卡萨区域,火山灰堆积层在平均5厘米至20厘米左右;紧挨东爪哇的旅游胜地巴厘岛,堆积厚度从平均25厘米至50厘米;再往桑巴万岛,在坦博拉山附近区域,火山灰堆积厚度达到平均1米。

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火山灰形成的密集“尘雨”回落地面,让桑巴万岛上的人们以为“世界变成了灰烬”。由于风向的原因,尘雨也从东向西,波及东爪哇岛以及印尼的其他地方,仿佛世界末日来临。

但,这只是火山灰的一个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