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影响思考的因素
评价思考,我们既要看思考的结果,也要看过程。只有做好过程控制,才能获取更好的结果。
影响思考的因素非常多,但是我不准备在本书做全面的分析,一则,对于这方面的论述在前人的著述中已经非常多了,并且都有非常多的独特见解与建议;二则,我在本书中,着重是围绕提问与回答两大核心环节,说出我的一些不同的见解。
2.1.1 主观因素
影响思考的主观因素,指的是完全大脑里面的因素,比如:知识、见识、经验、记忆、世界观、胸怀、格局、心智、习惯、态度、情绪、反思、目的、欲望、性格、好奇、兴趣,等等。这一长串的词汇,并没有把主观因素穷尽。这些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素材类
知识、见识、阅历、经验、记忆等属于素材类,是思考加工的对象,这部分东西缺乏,犹如巧妇无米。比如,一个学生在微信上问我对王琳、朱文浩的《结构性思维》一书有什么评价,但是,我并没有看过这本书,我没法给出意见,只好说我马上下单买一本回来看了之后再评价。一个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没有办法展开思考,最多只能做些无依据的猜想。因此,只有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足够丰富,才能从多个方面提出疑问、给出答案,从而让自己的思考插上翅膀,自由翱翔。
性能类
世界观、胸怀、格局、心智、习惯、态度、情绪、反思等属于性能类,也就是大脑这台思考设备的性能,对每个人而言或优或劣。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读同样一篇文章(也就是素材),为什么有些人理解得深,收获得多?就态度来讲,当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持怀疑与反对态度时,他往往就不会深入了解与思考,可能直接在大脑中将它屏蔽。比如,当我向一位朋友提起某个项目的时候,他告诫我要谨慎参与。我问他你对这个项目有多少了解,他说并不了解,只是听别人说不靠谱。事实上,他真不了解,而是被别人所贴的标签误导并放弃了了解与思考。
记忆力也属于性能类。要注意这里说的是记忆力,而不是记忆的内容。记忆的内容属于素材,记忆力则是人的思考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学问家通常都是记忆力超群的人,他们博闻强识,甚至过目不忘。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记忆力不行,他的思考水平必将大打折扣。
再说反思。所谓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考,是一种自省、内型。据说这是人类独有的本事,就像自己一边说话、做事,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自己站在旁边看着。反思不仅涉及言行,还涉及思考,就是对思考的思考。一个人在思考时,一方面心力会指向思考的事物本身,另一方面心力也会指向思考这个行为,对思考的方向、过程进行控制,对思考的结果进行评估。后者就是反思。当一个人不善于反思时,他的思考能力也是不够的,甚至会严重缺乏理性成分。
动力类
欲望、性格、好奇、兴趣和目的等属于动力类,也就是一个人为了什么而思考。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思考的动力严重不足。就拿性格来说,按现在比较流行的性格色彩理论,人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基本性格,蓝色性格的人就喜欢思考,喜欢探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自然就会从一篇文章里面读出更多的内容。我有一个学生,曾经与同学一块聊天,说到所谓国学经典的话题,她就说这些问题我不喜欢思考,一经测试,她属于典型的红色性格。
影响思考的还有其他一些主观因素,比如,一个人是否具有观察能力,也会影响一个人思考时对问题的重点与细节的准确把握。
2.1.2 客观因素
影响思考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空间、时间、压力、人际、求助、讨论、情景等等。一个人的财富、地位,会影响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与角度。下面只简要说明空间与人际关系对思考的影响。
关于空间。达摩十年面壁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深入地思考问题,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空间环境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三上”之说,他认为最容易文思泉涌的地方有三个:马上、枕上和厕上。“马上”指的交通工具,现代人出行不再骑马,而是开车或搭车。车上确实是一个思考的好地方,比如你每天要坐地铁上下班,如果你不想浪费时间的话,每次都为自己设定思考的题目,日积月累,必有意外惊喜。“枕上”也是一个好地方,以我个人的习惯,每天晚上上床,入睡之前,常常辗转反侧,思谋大事;尤其是早上醒来,不着急翻身下床,而在半梦半醒之间,思考自己近期的某些事情,总能获得不少好的思路与想法。
关于人际。此处是说,自己正在思考的某些问题,要不要向别人说出来求助或者讨论。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思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个人的想法通常都应该说出来,但是,个人事务说与不说则是一件两难的事情。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不是全知全能的,当我们想不通的时候,为选择而纠结的时候,如果不说出来向人求助,可能把自己毁了,或者错失良机。可是,说出来有两种可能:一是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用别人的智慧来成就自己;二是遭人泼冷水,让你压抑或放弃。我在2008年准备搞口才培训时,也曾向身边的朋友征询意见,几乎没有人赞同。幸好当年我一意孤行,又得上天庇佑,做得还算顺利。
2.1.3 工具因素
是否经过专业训练,对分析思考工具的掌握,也会影响思考的效率与结果。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思考辅助工具。思维导图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他从任何事物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出发,建议我们找到思考对象的核心点,然后向外发散形成多个结点,再由每个结点向外发散多个结点,以保证我们的思考具有系统性与深刻性。
四象限分析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辅助工具。举三个例子给大家学习一下。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在他的《要事第一》这本书中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图示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到,X轴是重要性,Y轴是紧急性,从而形成了4个象限:1、重要且紧急的,马上做。2、重要但不紧急的,定期做。3、不重要但紧急的,少做或者让别人做。4、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不做或集中做。
四象限分析并不仅限于时间管理。公司员工管理也可以用它来分析,X轴是品德,Y轴是能力,就可以把公司的员工分成四种:1、有德有才,提拔使用。2、有德无才,培养使用。3、有才无德,控制使用。4、无德无才,淘汰不用。
以四象限分析法形成的“沟通视窗”,是一个广泛传播的沟通工具和技巧。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特(Joseph Luft)和哈里·英厄姆(Harrington Ingham)创建,将两个人的名字合并后取名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X轴为自己知道不知道,Y轴为别人知道不知道,这样就构成四个象限:第一、隐私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第二、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第三、潜能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第四、公开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另外,在各个学科里面,都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理论模型,比较经典的,如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五力分析模型”,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4P营销组合”,美国行为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五个层次需求理论”,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模型”等等。这些模型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的思考模型和工具,帮助我们分析与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