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思考的运用
思考运用于什么场景,这似乎是不需回答的问题,但是我想以前面的定义“思考=提问-回答”,也就是从“元思维”的视角,说明思考在生活工作中的运用,看看“元思维精灵”在哪里出没。
1.5.1 行为
所谓行为,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如:做出动作,发出声音,做出反应。人类的行为大都是有思考伴随的,就像我们总是忽略自己在呼吸一样,虽然思考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让我们强烈地觉察到,甚至不少行为是无意识的,但整体上,我们的行为是受思考所支配的。
比如我们驾车上班,如果你是一个老司机,对如何开门,如何点火,如何加油,如何操控方向盘,如何避让行人和车辆,如何踩刹车,如何停车这些行为,你完全不用动脑筋思考,完全是习惯性动作,但整体上你得思考:我要驾车去什么地方?走什么线路不堵车?我必须在什么时间到达?等等。
思考水平高的人,日常的行为就会理性、正常,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相反,则可能反应迟缓、乖张荒谬,甚至不可理喻。
不过,与行为伴随的思考,在主题内容上并不是永远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小差。当然,开小差有时候会有意外的收获,我们干着一件事情A,突然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B有了答案。第二种情况,人的日常行为很多不太需要大脑的支配,也就是所谓一心二用,比如一边吃饭一边想着怎么跟客户演示产品,一边开车一边思考为什么某人拒绝了自己的邀请。第三种情况是,思考并不一定都是在整块儿的时间里进行,事实上,我们经常将对某个问题的思考碎片化分散在日常的行为间隙之中。
1.5.2 独思
我们很多时候会专门花时间思考生活与工作的事情,尤其是遇到失败与打击,我们会支开他人或独自找个没人的地方——“我想静静”。
这时,我们要把焦虑与思考分开。
焦虑使我们在面对困难与问题时,内心失落、纠结、痛苦、无助、恐惧,心智迷乱,情绪低落,思绪基本上偏离了本该面对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能把焦虑与思考分开,尽可能地摈弃焦虑,那你将可能成为一个不可救药的人。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个业务员,一笔重要的业务虽然跟进了半年,今天客户却与别的公司签约,你丢掉了这笔业务。你刚得到消息时,如晴天霹雳,顿时陷入极度的痛苦失落状态,只是想着自己完了,工作可能丢了,预期的收入也没了。这就是焦虑。
而思考则相反,我们会把心力聚焦于问题本身,然后系统地提出一个个疑问,并逐个探求答案。
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如果你问自己:为什么会丢掉客户?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有什么东西做得不够?现在还可以有什么补救措施?从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以后怎么可以做得更好?自己怎么跟老板汇报?当你尝试着去回答这些疑问,才是思考而不仅仅是焦虑。
当然,独思不仅限于遇到麻烦。当我们决定要去干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时,也常常会安排时间独自思考。比如,当你报名参加公司的演讲比赛之后,你可能会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思考:我该选择什么演讲主题?在哪里去收集素材?怎么写演讲稿?怎么让自己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可以寻求什么人的帮助?等等。
1.5.3 学习
这里的学习泛指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获取,比如阅读书籍、报刊,看手机上的视频和文章,看电视新闻、综艺节目与电视剧,在街头观察街景、行人,在旅行中游览各种风景……人脑中全部的知识与信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空洞无益,浪费时间。
因此,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接收、存储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如果只学习、不思考,那么学习则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就阅读而言,许多人很容易暴露出其学习能力差的毛病。所谓学习能力,关键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多数人的毛病是:其一,对摆在面前的信息视而不见。其二,缺乏主动探索信息的能力。
比如,常常有人向我咨询演讲或写作课程,我会第一时间将课程介绍的链接在微信上发给他。过了一会儿,有些咨询者往往会在微信上问:课程针对什么对象?时间怎么安排?讲些什么内容?怎么收费?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课程介绍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就是视而不见,这就是学习能力差,这也是他演讲和写作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因为演讲和写作是输出的过程,而学习与信息的获取就是输入的过程。没有输入,哪来输出?一个人不善于学习,不善于获取信息,又怎么能够做好演讲和写作?
人们对摆在面前的信息视而不见,不去主动深入探索,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兴趣、习性、方法。
人们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不会注意。而习性则是指,有的人对文字信息不敏感。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套符号系统,其内在信息并不是直接呈现的,比如你看见一辆真实的汽车,与看见汽车两个字,是有不同的感受与反应的。
方法则是指,人们面对一堆文字信息,如何将其化为己用,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常常有学生告诉我,他想读书,可是读不下去,读不进去,读了之后记不住。问题出在哪里呢?
阅读并不是为了把书上讲的内容全部装进自己的大脑,而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思考,借助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求得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疑问的答案。因此,我对学生的困惑给出的回答是:我们必须带着问题读书。
许多人看书进度非常慢,是因为他是一个字一个地看,而不是一目十行地看,这样的问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见了一个个的字,而没有迅速把握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意思,没有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某些疑问的答案。
我们常常说,最有效的读书是把书读薄,把厚厚的一本书读成一张纸。这话告诫我们,读书不是要把一本书全部背下来,而是把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疑问及答案从书中挖出来,并存留在自己的记忆中。这些疑问与答案,有些是书中直接给出的,有些是由书中的内容启发而产生与形成的。
虽然我不是最高效的阅读者,但我读书的方法大家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我拿到《哈佛中国哲学课》这本书,首先我会泛读,大致浏览一遍,看看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录结构是怎样的?作者选择了哪些中国哲学家?
接下来开始带着以下这些疑问细读:作者是如何解读这些哲学家的思想的?作者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概念、观点、方法、工具与建议?他为什么会提出上述这些东西?作者提出的某一概念有什么突破性?与我自己的原有认知有什么不同点?对我有什么用处?我可以如何运用?我自己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足?我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什么人?我用什么方式来分享……上述疑问,总是会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浮现,并且找到部分或全部我认为有益的答案。
当然,细读不等于慢读,整个过程我会时快时慢,因为不能一次读完全书,我还会不时停下来干别的事情。遇到自己熟悉的内容、不感兴趣的内容、觉得没有价值的内容,直接略过;对不太好理解的内容,停下来反复推敲,查找别的书来参考求解;对特别重要、有颠覆性的观点,或者与自己原有认知非常一致、觉得必须记住的内容,划上标志,甚至写几句批语。
以上我借着读书来讲思考。其实,我们在看各种媒体上的文章和新闻报道时,都必须思考,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否则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表象、不知本质,甚至是视而不见,看了也白看。
1.5.4 对话
常常有学生跟我交流,自己检讨说,跟别人交往时经常“说话不过脑子”。这话的意思有二:情商不高,不善于思考。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或者在某些学习讨论、座谈会议、商务谈判等活动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别人进行对话交流,这时的话语,只有少部分在事前有所准备,而绝大部分是不可能事前准备好的。
但是,在这些对话情境里面,我们说话时,必须伴随有效的思考,具备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否则,要么得罪人,要么失去机会,要么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想要达成理想的效果,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对话,做好充足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个准备除了材料、道具、形象等方面之外,还有内容上的准备,这些都不能离开思考——提出疑问,求得答案。
我们不妨假想,你要去参加一次工作面试。围绕着准备,你起码要提出这些疑问:我要带上哪些证明材料呢?我如果有一个研究成果,该如何演示呢?我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呢?我要注意哪些礼仪呢?希望加入的公司哪些东西吸引我呢?这家公司在市场上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呢?我希望从事什么工作呢?我期望的待遇是多高呢?我为什么能够胜任所求的职位呢?面试官是什么人呢?面试官可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呢?如果面试官故意刁难我怎么应对呢?诸如此类的疑问,自己先提出一大堆,然后自己给出合适的答案,不能给出合适答案的,就求助于有经验的人。
与面试官面对面的对话过程之中,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对方提出的疑问,有策略地回答。我们看看下面这段对话:
问:你目前在哪里上大学?
答:我在复旦大学学习,(心想:我不能简单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还应当多给一些信息)现在大四了,读的是新闻传媒专业,明年六月就毕业。(为什么我要多回答一点内容?为了防止面试官认为我只会戳一下动一下。为什么又不能说得太多呢?为了防止给人啰唆的印象)
问:你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东西,能够应对工作的需要吗?
答:(这是一个不能绝对化的问题,必须从两面展开)这个问题得分两面来说:一方面,我在学校所学的东西,我自己认为理论基础还是很扎实,能够部分应对工作的需要(为什么要这样说?既不否定读大学的必要性,也适当地表明自己的成绩不错);另一方面,工作中的问题,学校老师也没有全部都给了我现成的答案,我自己的实践经验不足,还必须跟前辈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为什么这样说?既讲明理论与实际存在差距的道理,又承认自己经验不足,而且有虚心学习的态度)。
问:你愿意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吗?
答:愿意!(内心:不能仅仅两个字表态,还要自己主动说出为什么?)我认为年轻人不能怕吃苦,不能贪图享受。而且,自己的工作经验严重不足,即使我相信自己未来会成为我们公司卓越的高级员工,但没有基层经验的人,不是一步一步奋斗上去的人,并不一定真正优秀。
上面的面试对话,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对话。为什么?第一,求职者正面、直接、积极地回答了面试官的问题,没有答非所问,跑题偏题;第二,主动地回应了面试官没有问出来,但其内心关心的问题;第三,回答的时候,既展现了自己的学力,也展现了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和积极向上、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1.5.5 演讲
我从事演讲培训有十几年了,培训的重点与特色,就是思考能力的培训。我总是告诉学生,不会思考就不会演讲,尤其是即兴演讲。
所谓即兴演讲,就是边想边讲,边讲边想。绝大多数人害怕即兴演讲,不能胜任即兴演讲,就是不懂得在演讲过程中如何思考。
有很多学生都会问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自己平时聊天讲话感觉还不错,但是在台上发表即兴演讲就那么困难呢?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情境压力。平时的聊天,通常不那么正式,气氛没有那么严肃。而所有演讲,除了比较正式而严肃之外,演讲者往往要站起来,或者要站到高高的讲台上,台下无数的眼睛盯着自己,难免会产生强烈的聚焦恐惧,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一个演讲者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训练,也很少体验这种情境压力,那么他的大脑能量将大部分消耗于抵抗压力,根本无法去思考演讲的内容,甚至根本就没有进入思考。就像一个刚学驾驶的人,由于紧张恐惧,只剩下手忙脚乱,哪里又能够把车开得稳稳当当呢?
第二,逻辑混乱。所谓逻辑,就是演讲必须有清晰的框架、结构、条理、层次,如果有逻辑,演讲者自己可以轻松地呈现自己的思路与观点,听众也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平常的聊天,我们可以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地讲,轻易地变换主题,不需要长篇大论地讲,所以对逻辑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但是,一个好的演讲,必须拥有清晰的逻辑,否则演讲者不能梳理思路,很快就会觉得自己思路混乱,跑题偏题,无法再往下讲,因为内心担心听众瞧不起自己。
外山滋比古在《思考的整理术》一书中,说到写作是整理思路的一种好方法时,解释了思考与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思考是立体的,写作是线性的。他说:
书写的过程就是把立体的思考传递到线性的语言上去。这就像从乱七八糟的线团里理出一根线来一样,我们可以沿着这根线慢慢把思维理清,继而解开头脑中的线团。
外山滋比古的观点,不仅适用于写作,而且适用于演讲。一般人脑海里的思绪是立体的,也可以称为网状的,有时甚至千头万绪,两个或多个想法同时存在,但是,演讲是一个时间过程,多个想法必须有先有后,一个一个地讲出来,而话语也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嘴里说出来,就像一条线把它们串起来,而且非常具有逻辑性。
对于即兴演讲,我所提出的“钻石法则”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逻辑工具。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讲解。
第三,无话可说。如果你在台上发表演讲,开始时觉得自己有千言万语可讲,但讲了几句后似乎就无话可说了,于是只能尴尬地中止讲话,灰溜溜地跑下讲台。无话可说只是一种外部表现,内在的问题则是大脑短路。
我们排除那种因为过度紧张或者意外的干扰而造成的大脑短路的情况,更多的人是不懂得思考,不懂得语言的生成机制而导致大脑短路,无话可说。
平时聊天,我们彼此三言两语交替进行,不需要一个人持续地说长句子,而且,有话就说,没话就让对方说,自己做一个安静的听众。而演讲则不同,从一张嘴开始,就不能随意中止,嘴巴不能停,思路更不能断,否则,空气会紧张、凝固,恐惧就如潮水般涌来。
语言的生成机制,就是指当我们接到一个话题之后,如何从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开始,把它们演绎成一个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演讲,而且确保思路持续不断。
我在演讲培训课堂上,总是不断地让学员拿着刚刚任意抽到的一个词,即兴展开一分钟或两分钟的演讲。除了要运用搭建框架以确保有逻辑地呈现的“钻石法则”之外,还必须掌握“问答思维”这一个工具。
“问答思维”前面我已经专门讲解,此处再作简要说明。
所谓“问答思维”,也称为“问题链思维”,它清楚地揭示了语言的生成机制。源源不断的话语来自持续地思考,一个思考单元为一个“问—答”,持续的思考则为一连串的“问—答—问—答……”。
比如说,你参加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发问,你负责回答。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能应对。因为这是“你问我答”,你可以跟随主持人的提问,一问一答地持续下去。但是,当你一个人在台上发表演讲,有谁来给你提问呢?主持人不会,台下的听众不会,只有你自己提问,这种情况就是“自问自答”。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通过起承转合的提问,实际上是在帮助嘉宾思考。
1.5.6 写作
写作恐怕是绝大多数人都感到难以胜任的工作。
曾经有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前来向我咨询,希望跟我学习写作。她在一个社团组织的办公室工作,原来在大学里学的是音乐,可是工作中却经常要写领导讲话稿和各种通知、方案、计划、报告,让她焦头烂额。我问她在心底里有没有写作的欲望,她说从来没有。我告诉她,那你从事这个工作会很痛苦。她最后选择了离职。
虽然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写作,学习期间也从未间断过写作,但是直到工作若干年后,甚至生命最后一刻,我们都是一个“写作困难户”。我经常在公务员的培训课堂上提问:觉得自己写作并不困难的请举手。结果令人沮丧,举手的人数通常不会超过5%。
我在培训演讲口才的同时也指导一些学员学习写作,近年来也借助互联网在网上开设非文学写作课。2015年底,我在“简书”网发表了一篇文章《我30多年的写作秘诀首次公开》,把自己多年写公文、新闻、评论、文案、论文等非文学类文章的六大关键技巧,分享给读者,得到了读者热烈的追捧。之后,我将该文章的内容扩写,完成了一部书稿《元写作——快速成为非文学写作高手》,收获好评如潮。
一个网名叫WadeWu的高中生在《简书》上的留言让我特别欣慰——“我是回来感谢的。读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其中钻石法则和问答思维,(我)上星期语文考试作文拿了年级最高分55分,作为高三学生非常感谢!!”
我的“元写作”理论,基础与核心也就是“元思维”。
我认为,万事皆有方法。如果一件事情做不好,根本的原因就是方法不对。就写作而言,大家觉得困难,就是从小所教的方法不对。写作方法传授,必须解决思维的问题。而以往的写作技巧,均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经在东南大学办过一个关于如何写作的讲座,后来整理成文以《作文法》为名出版。有几句话我特别赞同,抄录如下:
文章不过是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别人,能达便是文章。文章一部分是结构,一部分是修辞,前者名文章结构学,后者名修辞学。文章好不好,以及能否感人,在乎修辞。不过修辞是要有天才,教员只能教学生写文章,不能教学生写好文章。孟子说得好:“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世间懂得规矩而不能巧者有之,万万没有离规矩而能巧者。
梁启超先生批评了当时那些错误的作文教育方法,他说:
(老师)改文时应注意他的思想清不清,组织对不对,字句不妥当不大要紧(因为这是末节)。偶尔有一二次令学生注意修辞,未尝不可,然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
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或者他所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可看出你的错处。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到结果的方法教人。对学生不注重逐字逐句之了解,要懂得它的组织。
梁启超先生所说的这一切,正是我的写作课要教给学生的!梁启超先生有一句话给予我巨大的鼓舞。他说:
我愿意将来用一两个月的功夫,做一部新文章规范,或可更有所发明(无论何人,只要肯研究,必能发明原则)。
我没有看到梁启超先生关于写作的发明是什么,但是,我自己倒还是有所发明。“钻石法则”与“问答思维”对于写作而言,又称为“元写作”,这就是我的发明。
夏丏尊、叶圣陶先生《七十二堂写作课》一书中,有《独语式和问答式》一讲,不妨抄录一段如下:
说明文和其他一些文体一样,大多数采用独语式。所谓独语式,就是作者一个人在那里说话,凡是必须使读者知道的都说在里头,直到说完,文章也就完篇的一种形式。但有时为了便利起见,不得不自己设问。设问就是提出一些问题来,自己再来解答。对于某一点,揣度读者也许会发生疑问,这当儿就来一下设问;接着给它个详细的解释,使读者不复致疑。对于某几处,揣度读者也许会弄不清头绪,这当儿就来几个设问;然后分头说明,使读者理解得清清楚楚。
夏、叶两位先生,已经触及思考本质的边缘,但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只是把设问当成一种引起注意、提高效率的修辞而已。
我提出的“问答思维”,自认为是具有突破性和颠覆性的。表面上看,文章可以分为独语式和问答式(我把它们称为叙述体和问答体),但是,我把思考定义为“提问-回答”,就是要告诉大家,本质上,写作则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过程。因为有效率的思考就是“自问自答”,写作的时候,保留了脑海里面的问句,文章就是问答体,省略或隐藏了问句,文章就叫叙述体。
对于写作,很多人经常抱怨说自己没有灵感,所以写不出来。我总是告诉他们,你错了!写作不能靠灵感。灵感只是让我们写得更好更顺,但是,写作必须从思考开始,甚至可以说,只有当你开始真正的思考之后,灵感才会光顾你。
美国作家、编剧于尔根·沃尔夫(Jurgen Wolff)的《你的写作教练》是一本不错的写作指导书,在该书《源源不断的灵感》一章中,对如何寻找写作灵感提出了一个挺好的建议。他的建议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
问题是作家最好的朋友,因为问题可以开启一扇通往宝库的门,里面几乎蕴藏着无穷的主题。“假使……将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很适合开始的问题。
只要对你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加以锻炼,你就几乎能够对任何问题发问,然后考虑你打算写的题材,看看这些问题如何变成一部作品。
于尔根·沃尔夫的书中还有一章叫《“为什么”的魔力》,他说要决定具体写什么,以及如何去写,就要开始并不断地问为什么:
首先问“为什么我会想写这个题目?”,然后简单地记下你的回答。对于每一个回答,继续追问为什么,并且记下这些回答,直到你到达一个合乎逻辑的终点。可能只需要两三个问题,有可能需要一打甚至更多。
我在此不断引用于尔根·沃尔夫的观点,是想说明我跟他是有共鸣的,也就是说我关于思考与灵感的观点并不是超现实的存在。但是,遗憾的是,于尔根·沃尔夫并没有很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他的观点,他还没能百分之百地说透彻。
我可以自信地说,我提出的“问答思维”是说透彻了的。我认为所有的文章,都不过是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罢了。写文章的时候,我们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揣度读者对这个话题可能产生的疑问,同时帮读者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疑问,然后给出我们的解答。也正如前面讲过,所有的疑问,都可以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因此,我把自己的写作方法命名为“元写作”。
本书的下篇《文章解读》,正是基于这个原理,我选择若干叙述体的文章,把它们还原为问答体,令读者彻底领悟将一个话题展开思考的框架、逻辑与方法。这不仅对写作有益,对提高思考能力也有益。
1.5.7 研究
研究是思考比较高端、正式、专门或学术性的运用。与研究相反的是两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商量、讨论,它们相对不那么正式,虽然它们都离不开思考。
“研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针对一个特殊主题(项目),利用有计划、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三位教授布斯、卡洛姆和威廉姆斯合著的《研究是一门艺术》对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著作提供了权威指南。对于研究是什么,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
广义来说,其实每个人都在做研究:我们都在收集资料,回答问题以及解决难题。事实上,你每天都在做下面这类研究:
难题:需要福特公司野马汽车(1965年生产)用的汽缸床垫片。
研究:打电话给汽车零件商或者上网查询哪里有存货。
难题:想知道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出生地。
研究:去图书馆查阅名人词典,或者到谷歌网站里在5000多万份有关乔丹的资料中去挑选。
难题:想知道更多关于新品种热带鱼的新发现。
研究:上网收集报纸或杂志里的文章。
布斯、卡洛姆和威廉姆斯三位教授说:除了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研究之外,无数的专业研究人员,不断地获得政府、企业、基金会的经费,对各种重大项目提出疑问与难题,搜集无数的数据,寻获答案与解决方法,然后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专业研究人员要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特定的对象或广大的普通人分享,通常要写出正式的研究报告发表。为什么要写出来?三位教授认为,对研究人员研究过程而言,有三个好处:写作有助于记忆,写作有助于了解,写作可以获得新的观点。这三个好处,其实是针对研究过程的思考来讲的。
关于研究与写作的关系,我还要多说上几句话。有些跟我学习写作的学生感叹自己写不出什么东西。我问他,你研究过什么课题没有?答案当然是没有。写作绝不仅是把大脑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更需要做研究。如果你打算写一本历史书,你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并做深入地研究,才能写出来。没有输入,哪来输出。
下面,我想借助布斯、卡洛姆和威廉姆斯三位教授关于研究过程的说明,简单阐明“思考=提问-回答”的操作价值。
通常的研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提问题,找答案;第二步,提出观点并加以支持;第三步,准备、撰写及修改报告。当然,研究者从来都不会是简单地按照“找题目——建立假说——整理论证——撰写及修改研究报告”这样的一条直线进行,真实的研究过程是不断反复往返的,有时前进一两步,有时又退回来,接着又向前迈进,但是,不论如何,整个进程都是无数的“提出疑问—求解答案”的叠加与串联。
上述这种针对重大问题的、持续的、系统的研究所做的思考,我们不妨称之为“研究型思考”,因为它止步于一份研究报告。
另外的一种也是针对重大问题的、持续的、系统的研究所作的思考,我们可以称之为“决策型思考”,它通常是由个人或公司、政府的首脑及团队共同完成的,几乎涵盖了“研究型思考”的全部过程与动作,但其目的不是为了写一份研究报告,而是要为个人的、公司的、政府的某个重大决策提供依据,甚至可以说,“决策型思考”贯穿了决策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