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打井扯线
“买鞭炮了吗?”
不一会,张报国急匆匆地从挖掘机上跑过来,当头就问了这么一句,把李昊都给问蒙了。
“还需要放炮?”
张报国点点头:“打井在开工之前需要放鞭炮,跟新房子开工一样,刚才忘记说了,你在这看着我去买一挂鞭炮。”
“哎,张爷,你在这里歇着,我去就行了。”
李昊连忙拦下了对方,骑上电车就去隔壁村的烟花鞭炮店里购买了一挂。
他们村上没有鞭炮店,只能去隔壁村购买,两个村距离很近,来回二十分钟的时间。
等他回来的时候,打井的已经来了。
张报国带着人正寻找合适的打井孔,寻找合适打井的地方也跟他想象得不太一样。
毕竟现在是科技时代,自然有精确机器测量水脉流向,可眼前这群人找井却不同。
只见一名老人手里拿着类似寻龙尺之类的东西,在山脚下走走停停、走走停停。
嘴里还念念有词。
张报国跟在后面不骄不躁,也不出声,就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直到停在了一处地方。
那人指了指脚下,几名跟在后面的工人拿出铁锨挖了一个小坑做好标记,众人也就回来了。
“王师傅辛苦你了,你先回车上歇着吧。”一位中年人将看井的老人送上车。
李昊也来到张报国身边,低声道:“这靠不靠谱。”
“你家的井也是他找出来的。”张报国小声道:“多少有点本事,要不然,你看这群打井的人能够供着他吗?”
李昊想了想也是。
不多会,中年人便折返回来,望着李昊两人也热情起来:“你好,我叫李富,咱们是现在开始,还是?”
“现在开始吧。”李昊也想着早打完早完事,就来到标记的位置,将买的一卦鞭炮放了。
在噼里啪啦爆竹声响、青烟缭绕中,机械也下了车,开始准备打井。
庞大的机械如同榴弹炮,炮筒直直地对准天空。
钻井的钻头噗嗤噗嗤地打入地下,起初还只是泥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了薄薄的黄石碎片。
打了约有十来米,就碰到了青石,下降的速度就慢了不少,白色的灰尘刮得到处都是。
“刚才王师傅说,需要打三十多米才能出水,四十米能够打到地下河支脉。”
李富十分肯定地说道。
李昊耸了耸肩,也并没有说话,毕竟这谁也说不准。
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已经打到了三十五米左右,只听得噗嗤一声,一道浑浊的井水顺着管道喷涌而出。
李昊等人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黄泥水淋了一身,便连忙退到了一边。
渐渐喷涌而出的地下水没有那么浑浊了,只是出水量不高,没有刚开始的喷泉般的感觉。
张报国摇了摇头:“这点水不够用,还得往下打。”
李昊也没有犹豫,继续让李富往下打。
噗噗噗的钻石头的声音依稀地能够听到,达到了四十三米的时候,只看到打井机器猛然晃动了一下。
一道冲天的水柱从顺着钻头喷涌而出,犹如一道地下喷泉,足足有一人多高。
而且一点都没有下降的迹象,水的颜色也十分清澈。
“可以了,这出水量完全够你浇果树用的了。”李富走了过来,笑眯眯地说道。
“再往下打会怎么样?”李昊有些好奇。
“不好说下面还有没有地下河流,即便是有估计也是深层地下水,几百米的都有。”
李富摇了摇头,道。
“行吧,就暂且这样吧。”
李昊听到要打上百、几百米的深井,他当下也不再问了,开玩笑,几百米需要花费多少钱啊。
目前来说这个水量就足够了。
李富也没有露出意外,便转身安排人去下放水泵,可刚安排完就又折返回来。
“我们想帮你把线路安装好,等回头扯电过来直接连接就行了。”
“好的。”
扯电倒是很好扯,从果园那里单独扯过来一股电线就行了,不费什么事情。
等明天去镇上买些电线和电表,再买一些松树枝干,架设电线就行了。
这件事情张报国熟练得很,自己只需要买东西,帮忙就行了,可别小看曾经在农机厂干过的老师傅。
啥都能干。
李富带着两名工人忙活了一会,就将水泵下放了,并暂时地固定下来,等后续通上电就能用。
“薇信支付四千一百块钱。”
“李老板,那我们先走了,后续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及时跟我联系。”李富收到钱,笑眯眯地跟李昊打了一声招呼就离开了。
前前后后总共也就两个半小时,四千块钱就挣到手了。
李昊不免得有些低估:“干这一行还真挣钱。”
“也就那样,一个月能挣万把块钱就是好的了。”张报国摇了摇头。
“那王师傅肯定得有抽成,还有两个工人的工资,这次他能挣两千块钱就是不错的了。”
“这么狠,抽成两千?”
李昊不免地暗自咋舌,纵然他还是有些不相信,可也不能不说人家或许真的有本事在身。
“咱们现将电线架起来,今天就将其干完。”
“那也成。”
按照张报国的意思,趁着今天还有时间,就将手头上的事情干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
李昊想想也是,只是对于松树枝干他没有门路,就让张报国去联系了。
他则是返回果园,简单地跟父母说了一声,就开车去镇上跑了一趟,购买了电线、电表等配套设施。
也没有来得及去刘家水果店,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四根四米多高的松树干整齐地摆放在地面上,张报国跟宋建国两人一边刨坑,一边将松树干埋在坑里。
李昊见此连忙过去帮忙,张报国也空出手来抱着一捆电线去果园接线去了。
这四根松树干是之前村里架设电线时候剩下来的,大概也有十来年的时间。
一直堆放在村里的仓库里,也都是张报国老一辈从山上砍伐下来的。
这在当时是寻常事,原没有现在管理的严格。
听宋建国说,白山十分痛快地给了,没有一点犹豫,这让二老都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