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真要当乡正?
张议潮此时忽然问起:“对了,康老太公,您部落所在的地方,其实是以前的慈惠乡是吗?”
康太公此时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容,开心的说道:
“没错!老朽记得可清楚了。老朽出生时,沙州还没沦陷。那时候老朽那片属于慈惠乡,新丰里,东河村。南边是三危里和莫高乡,西南是州城,北面是八尺里和效谷乡,东边是悬泉乡,悬泉乡还有个驿站,叫悬泉驿,老朽小时候经常跟先考去那里取公文和书信……”
听着康老太公的介绍,张议潮也是频繁点头。
听康老太公介绍完,张议潮也是说到:“康老太公,我们刺史府打算废除吐蕃的部落制,恢复我大唐的乡里制度,您是沐浴过天朝圣恩的老人了,能说一下您的想法吗?”
“那自然是好的不得了!”康太清也是点头道:“部落管理太混乱了,吐蕃人这些年都是乱来。部落之下,部落使和头人为所欲为,如今户籍混乱,我等百姓都是部落奴隶,遭受剥削,被随意摊派。若是要恢复乡里制度,老朽第一个支持!”
“好!”
张议潮也是起身说:
“这样,康老太公和在座的诸位献粮于官府,乃是义举,彰显诸公赤子之心。所以,阿古萨部落所在的慈惠乡就改名赤心乡,您们所在的东河村,也改名为赤心村如何?以纪念诸位赤心乡百姓的赤子之心,这也是我们沙州乡里制度第一个恢复的乡。康老太公您看如何?”
康太清喜极而泣,起身而拜:“赤心乡,赤心村,好!好名字!张刺史废除部落制,恢复乡里制度,我等百姓终于可以有好日子盼望了。”
王庸此时也是感慨万千,自己居然也是见证了历史。
张议潮随后也是握住康太清的手说道:“那就请康老太公,出任我们第一任赤心乡乡正?”
“您说什么?”
康太清一脸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想到自己和王庸的玩笑话,居然真的成真了。
王庸说至少能让自己当上里正,自己戏谑说什么时候能当上乡正。
没想到这连一天都没到,就真的当上了。
康太清诧异看了一眼王庸,只见王庸只是嘴角一抹微笑,泰然自若,仿佛都在意料之中。
王庸其实早就想到,张议潮要恢复乡里制度,必然任用支持他的人,而自己这么给张议潮表忠心,康太清得个乡正的位置太正常了。
只是康太清此时心里却清楚,自己当个村里和事佬还行,当乡正去管理户籍、行政分配、社会治安、生产管理、征收赋税和征派劳役,那属于有一点点超纲了。尤其他已经六十七了,不可能做这些。
所以康太清继续发挥他“五不精神”,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不露头,不落后。
康太清婉拒说到:“啊?老朽已然六十有七,太过年迈了。而乡里制度刚刚恢复,百废待兴,老朽只怕无法担任好此事。一乡要管五里,一里管五村,这个老朽只怕实在做不来。张刺史让老朽当个赤心村的村正,老朽还能勉强担任,乡正,万万不行。”
“这……”张议潮也觉得确实不太合适,如今乡里制度刚刚恢复,百废待兴,让他一个老人去重新整理户籍,管理治安,确实有点离谱了。
所以张议潮也是立刻改口说:“也是,是我欠考虑了。那这样,劳烦您当赤心乡新丰里里正,那边都是您原来部落的乡亲,您也熟悉。还请康老太公切莫推辞。”
康太清想了想,一个里正,其实也没啥事情,还能用里正身份,维护村民的利益。自己也算是升官了,又不是升的很多,没有超出自己精力和能力太多,符合自己的“五不原则”。
而且就算百废待兴,事情很多。到时候让自己儿子帮着处理政事就行了。更何况,还有王庸这小子,他鬼点子多,有他自己绝对可以当甩手掌柜。
想着康太清看了一眼一旁的王庸,安心许多,然后点了点头说:“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随后很快张议潮写好任命文书,给了康太清。康太清笑的合不拢嘴。
处理完康太清的奖励,张议潮也是看向安叔,询问道:“我看安壮士也是习武之人,之前在何处差遣?”
安叔直接行礼说到:“俺以前给宋家商队当过护卫。后来家里有老母需要照顾,于是就回村务农了。”
“哦?”张议潮瞬间就来了兴趣,因为张议潮的夫人,就姓宋:“拙荆也出自宋家,可有认识之人?”
安叔摸了摸后脑勺,傻呵呵笑道:“俺就是一个应募小护卫,不认识宋家大人物,也就见过宋家的曹管家。”
“曹管家啊,我也颇熟悉。”
张议潮笑了笑。然后扶手一顿,看着虎背熊腰,身体壮硕的安叔,也是心生爱才之心,然后问道:
“安壮士习武之人,可有意愿留在州衙军中,如今我们也是缺乏像是安壮士这样的习武之人。”
王庸其实知道,当安叔听说张刺史光复沙州以后,就想来投军了。当王庸还被捆着的时候,安叔就一直磨刀霍霍,跃跃欲试。
这也是为什么安叔赞同自己前来献粮的原因。
安叔也想前来纳投名状,在张议潮面前露脸,求个机会。不过王庸能从安叔的眼神中读出,安叔是真的打内心敬仰钦佩张议潮,想要支持投靠他。
所以安叔直接二话不说,抱拳行礼说:“俺愿意追随张刺史,驱逐胡虏,光复唐土!”
张议潮急忙扶起安叔:“好!我又得一猛士!哈哈,这样,你先到我帐下鹰扬营担任一个火长如何,后根据表现酌情任职。”
安叔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直接行礼感谢道:“谢过张刺史提拔!小人必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一个火长,听起来只管理十个人。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张议潮直属的鹰扬营的火长。那相当于张议潮的嫡系部队,自然和其他普通的火长不一样。甚至说,在鹰扬营当一个火长,比在其他营当一个队头都要吃香。
更何况,安叔如果正常投军,是要从后勤的辅兵干到这个位置,只怕没有几场恶战,砍十几个脑袋,是换不来这个位置的。
张议潮此举也是破例奖赏安叔的献粮之功,提拔他做火长。
安叔对张议潮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的同时,也向王庸投来了感谢的目光。
毕竟没有王庸捐粮的意见,就没有如今皆大欢喜的结果。
甚至王庸感觉到,安叔热烈的感情都快从眼神中溢出来了。王庸知道,安叔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结果。
此时议事厅之上,大家欢笑一堂,就连扑克脸的黑袍长史阎英达,王庸都看到他嘴角露出浅浅地笑容。
一番客气后,众人都把目光偏向了角落的少年。王庸知道,轮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