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专访
夏培晓的专访就安排在电研所临时搭建的会议室。
米馨和李大国进来的时候,夏培晓端坐正中,身旁坐的是自己的先生杨立明,而另一旁坐的是刘剑锋。
刘剑锋需要全程跟进专访的内容,以免出现泄密的情况。
而对面坐着的则是来自冀北日报、冀北电视台的两名记者,记者身后还架了一台摄像机。
“摄像机的镜头只能拍你们和夏教授本人,其他人全部不允许出镜。”刘剑锋郑重其事的提醒,他对摄像的事多少有些抵触。
“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开始吧。”见到李大国二人进来,夏培晓示意访谈可以开始。
“夏教授,请问您放弃清北大学优越的条件,来到这样一个山村,有没有觉得很艰苦?”
率先提问的是昨天采访工地工人的张记者,他的采访提纲也事先被刘剑锋做过审查,例如刚才的问题当中,村名是不允许出现的。
“没有啊,开发一代机的时候那才叫艰苦呢。
当时实验室都没有,好多同事连电线都害怕,怕触电。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让采购帮忙买一个电表,结果他买回来一个家里走字儿的那种电表,我告诉他不对,我们要的是那种测量无线电的,接着他就又买回一台测量电力的那种,反正不是一回事,全都很外行。
后来我们就自己买,但那个年代什么东西都没有,我们就自己去旧货摊上淘一些东西。”
夏培晓讲的很随意,她短短几句话便让众人感觉到当时研发第一代计算机有多么的不易。
相对而言,南山村有专业团队,有经费,还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比最初的情况好了太多了。
“那么艰苦的条件,大家都能坚持下来吗?”张记者又接着提问。
“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
我记得好像是54年,我们的计算机小组从华先生的数学所转到了田先生的物理所,这之后闵教授就去了西D,王教授去了苏国,我们三个人,就只剩我一个了。”
“你自己一个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坚持的理由又是什么?”
“我对计算机太着迷,太喜欢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计算机,这也是我来这里(南山村)的主要原因。”
短短数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夏国的计算机发展历经波折。
夏培晓说的轻松,但是所有人都能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她对计算机的那份执著。
“夏教授,请问您在研发一代机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此刻的张记者以及身后几名同行眼神中全都是仰视与敬佩。
能够亲耳听到一代计算机泰斗讲述夏国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简直是荣幸之至。
“最大的困难还是机器的稳定性。
当时我们没有器材,也不像现在这样有人加工,机器的线路设计、电子管也都不是很理想,那个时候,我们要花很长的时间做设计,反复测试,即便如此,其它组设计的机器还是很不稳定,半小时就得坏一次。
而我亲自设计的机器就很好,一开机就能连续工作20.5小时,而且也不会损坏,是人工停下来它才会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当时专门为了稳定性设计了一款储化器,我为那个储化器电路花了很长时间,做了很多研究,还写了论文,后来西方全都参照我这个储化器提升稳定性。”
夏培晓说完,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才是科学家该有的钻研精神,举手投足之间,全都是发明创造。
李大国也深受启发,夏培晓所讲的那个储化器,应该就是计算机电源,或者稳压器的雏形,如果就这个课题继续深入研究,没准还能有所突破。
“当时您做出初代机的时候,国际上的计算机又是处于什么水平?”
“不得不说,我们和国际上还是差距很大,我做出一代机的时候是60年,而约翰国是49年,米国是51年,相差大概十年吧。”
夏培晓说出10年这个准确数字的时候,李大国也不禁心生压力,原来他以为在嗡嗡嗡之前,夏国和米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差距也就三五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
而且夏国在此之后又经历了长达10年的停滞阶段,也就是说,夏米两国的实际差距应该在20年左右。
这可不仅仅是相差几代计算机的算术题,其背后差的是计算机科研领域的整体实力。
“会不会觉得很遗憾?”
张记者只是有感而发,但他这话问的有坑,如果夏培晓回答的有问题,那就会被有些人借机做文章。
“不遗憾,为什么会遗憾。
因为这期间,我为夏国培养了大批的接班人,这可比贡献一台计算机大多了。
例如电子工业口那个专管计算机的一把手,他就是我学生啊,这样的很多啊,什么系主任、所长,我的学生太多了。”
夏培晓一句话就切中了问题的要害,短暂的落后怕什么,有人才就行。
“您有没有统计,您教出来的学生有多少个?”
张记者等人显然也被夏培晓桃李满天下的影响力震撼到了,八卦的询问有多少同门。
“这个我也没统计过,研究生有几十个吧,学校那边应该有几百人,培训班办了四期,大概也有七八百人。”
“众所周知,杨立明先生和您一样也是计算机领域的泰斗,大家都尊称你们两位为:‘科苑双星’,您觉得您在家庭中的角色做的怎么样?”
张记者看向旁边的杨立明,他对两人的家庭生活也很感兴趣。
“我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非常好,我们从不争吵,因为时间很宝贵,没那个必要。”
“那您对事业、对学生付出了这么多,对孩子有精力管吗?”
“就是因为管的少,第一个孩子没了。”
“是生病还是意外?”
张记者没想到夏培晓将几乎所有的心思都用到了计算机事业和为夏国培养人才上,对自己的孩子却疏于照顾。
“意外,就是那个特殊的时期,没得吃,家家户户都种菜,我们院子后面有个下水道,孩子不小心滑下去就没了,当时实在是没有时间看孩子。”
夏培晓讲到这里,显然是触碰到了伤心事,不自觉的流下两行热泪,旁边的杨立明则是细心的用手帕为她擦拭。
“发生这个事情,您和杨先生有过交流吗?谈这个话题吗?”
张记者也深受感动,不忍再揭夏培晓的旧事,但碍于记者的专业素质,他还是想将关于家庭的问题问完。
“都避免谈,免得伤心,不过后来又有了第二个小孩儿,就补上了,我也曾经下乡到农村,当时农民都很苦,十个孩子差不多也就能保住五个,看看他们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
夏培晓一席话,让所有人都备受触动,没想到她竟是如此的豁达,实在是令人敬佩。
“您和杨先生吵架吗?”
“不吵,我们都很忙,聊天的时候也少,所以有些人家里老吵架我很是不能理解,太不值了,我们有这么多事情要做,生命又很短暂,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时间呢。”
夏培晓说这话的时候瞟了眼身旁的李大国。
那意思分明是在说,年轻人,你要珍惜时间,别把精力都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您心里有特别崇拜的人吗?”张记者也捕捉到了所有人对李大国的期许。
“有,jiang姐,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jiang姐,我想到她就会激动,通过她我知道一个人该如何才能保持高尚的品格与思想。”
“我们有听说jiang姐的孩子也有跟您学计算机是吗?”张记者很是好奇,这个消息还是李沛沛透露给他的。
“是的,这次他也有来这里(南山村),他来我这儿学习,我觉得非常的亲切。”
没想到夏培晓的队伍里居然还有jiang姐的后人,李大国听了满是震惊,可惜她没说是哪一个,看来以后得稍加留意一下。
“您为夏国的计算机事业奋斗一生,那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专访的时间差不多了,张记者准备收尾。
“不满意,我觉得我做的太少了,跟有些人比起来很不够。”说到这里,夏培晓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大家都知道,她那是有感而发,不能看到夏国的计算机事业站在世界的前沿,身为科学家,她很是不甘。
“跟谁比呢?”张记者很是好奇夏培晓的朋友圈,随便说出一个全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就比如邓家闲吧,我和他熟,我们曾经是中学校友,还曾一起工作过,他就很了不起,他还比我小一岁呢。”
“感谢夏教授、杨教授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的专访完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虽然很是不舍,但在刘剑锋的再三催促下,张记者还是不得不结束了此次专访。
“夏教授,您那个关于储化器的论文能不能借我学习一下?”李大国连忙上前询问。
如果能设计出一款标准化的计算机电源,那说不定也将会是一件很赚钱的事。
“你不是没钱了吗?还嫌成果不够多?”
夏培晓玩笑着提醒李大国,眼前的事情已经足够多了,事实上,如果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她现在随便一整理,都能拿出几十个。
但是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先完成个人计算机的制造。
PS:谨予此章向夏国尊敬的最早一代科学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