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会极门谏
大经筵后,就需要皇帝赐宴,宴请讲官、侍读,一般都是选择在会极门。
朱翊钧正与经筵各位讲官一起前往会极门,一路上君臣谈天论地,无不羡煞旁人。
突然,西边喊声震天,响彻云霄。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翊钧侧耳听了一会儿,赶紧吩咐孙海跑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孙海刚跑过拐角,迎面就撞上了从会极门跑来的小太监。
“发生了什么事儿?”
小太监认得孙海,忙禀道:“回公公话,会极门聚集了一大批官员,他们吵着要见万岁爷,要递奏本,还要……”
“还要什么?”孙海问。
小太监四处望了一下,小声道:“还要弹劾冯公公。”
孙海听了,急忙撒腿往回跑。
且说那日高拱授意门生回去收集弹劾冯保的证据,尔后过了几日,这些天官来往奔波,翻寻史册,终于找齐了弹劾冯保的罪证。
众人又私下联系朝廷百官,天下士子,商议一同上书弹劾冯保,地点就定在皇帝经筵完宴请众人的会极门。
一来这里是在京文武官员上下接本之地,二来因为这个会极门有着特殊的意义,嘉靖朝时这里曾发生血案,又称撼门事件。
众人觉得这里就是代表士大夫的风骨和气节,在这里一定要豁出性命,据理力争!
六月二十二日,朝堂文武百官在街上聚集,浩浩荡荡的朝会极门走来。
一路上的行人几时见过这种阵势,无不让开道路,议论纷纷。
这种规模怕是仅次于嘉靖时期的大礼仪撼门事件了吧。
不多时,孙海急匆匆跑回来跪下禀告:“禀万岁爷,是朝廷诸部大臣,以及六科言官在会极门。”
朱翊钧立马明白了这帮人的来意,这恐怕是奔冯保来的。
上次文华殿廷议,以雒遵为首的言官弹劾冯保,被自己压下,那是因为火不够大。
这次这么多人,可以火烧燎原了!
皇帝身后的几位讲官也立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毕竟同朝为官,多少事情也还是听说些。
朱翊钧吩咐孙海:“你且去会极门一趟,告诉他们,成群结队聚集会极门,成何体统!让他们有什么事儿,回去上奏本!”
孙海知道自己刚刚话没说完整,忙抽了一个自己大嘴巴子,说道:“万岁爷,都是奴婢的不好,刚刚没有把话说清楚,他们就是带着奏本来的。
他们还说,今天见不上万岁爷,他们就一直跪着。”
你永远不能小看明朝士人的风骨与气节,他们说一直跪着不是空口无凭,而是真能给你一直跪着!
这时马自强附会道:“禀皇上,朝堂诸公声势浩大,此事当得请示太后决策。”
说白了,就是你太小,这种事还得由太后把关。
申时行、余有丁附议道:“皇上,百官登门,定有大事儿要奏。
此事不能轻视,皇上得御会极门一趟了。”
申时行,余有丁也早已看不惯冯保,此时也纷纷点火助兴。
朱翊钧坚定的说道:“经筵设宴就在会极门,岂能废之?朕本意在此,就依诸卿所言,上会极门!”
临走时朱翊钧又吩咐孙海速去慈宁宫禀报李太后。
群臣你告你的状,但是身为皇帝的自己绝对不能因为此事就取消既定安排,如此下去,天威何在?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开先河,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
百官来到会极门,表明来意之后,早有小火者飞奔赶去禀报冯保。
冯保刚用过午膳,才在司礼监值房躺下准备打个盹,便有小火者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
“冯公公,大事儿不好了!”
“怎么哪?”冯保闭着眼睛,没好气的问。
小火者跪下,往前挪了挪膝盖说道:“会极门外聚集了百十来号人,都是朝廷的大臣,他们要弹劾冯公公你。”
冯保一听,大惊失色,立马坐了起来。
“重说,多少人?”
“回冯公公,起码有百十来号,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底。
小火者说话甚是急促,冯保从小火者语气中听出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他连忙下地穿鞋,却急急躁躁的怎么也穿不上去,朝跪在地上的小火者斥道:“瞎眼的东西,看不见啊!”
挨了骂的小火者才反应过来,正要上前帮冯保穿鞋,冯保却已经穿上。
此时他正气火攻心,看谁都不顺眼,一脚将小火者踹的如狗吃屎,自己也顾不得备轿,急匆匆往慈宁宫赶去。
一路上冯保越想越气,原来那个尹台只是个开胃菜,这恐怕才是高拱的杀手锏。
此时能救自己的只有皇帝和李太后,只可恨自己的盟友张居正不在。
这个高胡子不愧是官场老手,千年的老狐狸,先是将张居正调离京师,然后号令自己的诸部门生,六科言官,门生故旧来整这出会极门弹劾。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高拱不得不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只是眼下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该如何扳倒高拱的手段,倒是他给李太后送了十万两银子,目的就是稳住李太后,这才放心的对自己下手。
自己如今只能暂时先和高拱僵持住,不落下风即可,等张居正回京,到时一切情势就明朗了。
冯保想着想着,不由加快了脚步。
须臾,就来到了慈宁宫外。
李太后此时刚刚抄完一部佛经,正听太监汇报今日朱翊钧经筵的表现。不禁听的有些目瞪口呆。
“皇帝今日果真如此?这些词咱倒也没听过,也不知道是谁教他的。”
李太后表面上面无表情的念叨着,心里已经高兴的开了花,自打丈夫隆庆帝死后,自己的毕生梦想就是将儿子培养成一个明君。
再不济也一定要比他的皇爷爷世宗皇帝和自己丈夫隆庆皇帝强。
正在这时冯保门外高声喊道:“老奴冯保求见娘娘。”
“进来吧。”
冯保刚一进来就瞅见经筵上的小太监再给李太后汇报朱翊钧表现。
心下也打定主意,不如顺藤摸瓜,先捡些好听的说,等把李太后哄开心了,再说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