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与新质内容生产力:从理论解读到实际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问题底层逻辑:从事实之域到价值之维

生成式AI催生了一种全新的提问逻辑,从而强化了人类的问题意识、问题解决方式的转变,要求人们的提问从事实之域深化到价值之维。相比传统的基于事实的提问方式,生成式AI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影响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有针对性和深度的提问。人类的提问逻辑从事实之域到价值之维的转变,意味着人类智力(具体表现为提问能力)在生成式AI时代的解放升维,从对客观“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转变到从主观出发,对主观“合适与不合适”的价值判断上。从事实到价值的提问递进过程,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和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深化。

一方面,这种逻辑转变意味着人机智力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明确,即人类需要将智力集中在解释主观范畴的事物之上,而将客观范畴的判断、分类交由生成式AI完成。生成式AI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某个范畴,而人类则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性和价值。它要求我们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在生成式AI可以完成客观范畴的判断和分类之后,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主观范畴的探究,即为什么一个事物具有某种价值。这种超越事实层面的价值提问涉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如何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来评价事物的价值。我们需要意识到,主观范畴的判断和价值是基于人的经验和价值观的,因此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会塑造出不同的价值观,这正是人类智能的优势所在。因此,在人机协同的“提问—获答”过程中,一是需要充分利用生成式AI的优势,二是需要保持人类的智慧和判断力。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生成式AI的算法和数据作为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事物的价值。其意义在于,人机之间不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明确分工情况的“协作”关系。

另一方面,这种逻辑转变也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即人机智力劳动分工会推动人类的知识创新。在既有的智力劳动中,人类总是受限于大脑容量而无法实现对既有人类知识的全面整合,而在生成式AI的帮助下,人类可以站在全人类的“肩膀”上,进一步实现知识创新,对事实现象的研究也将进一步升华至对价值逻辑的探讨。例如,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仅凭现象本身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为了寻求更为可靠的知识,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海德格尔将这一观念称为“存在之域”,强调在现象之外,还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因果关系。从事实到价值的过程,是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人们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逐渐形成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并且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积淀,将这些价值观念逐渐转化为社会文化、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生成式AI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例如,通过生成式AI,人类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同时,人类也可以借助生成式AI,更加精确地掌握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认知机制。

总而言之,生成式AI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人类智能可为领域的再一次厘清。它将推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化和扩展,从而实现更加和谐共生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