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的同源词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〇四 吉

1.《説文》本義

《説文》口部:“吉,善也。从士、口。”

2.出土材料本義

吉,甲骨文作(合16)、(合27846)等形,裘錫圭認爲“是在具有質地堅實這一特點的勾兵的象形符號上加上區别性意符‘口’,造成‘吉’字來表示當堅實講的‘吉’這個詞的”,其本義就是堅實[22]。于省吾指出“从吉之字,義多爲堅實”,如佶、詰、結、劼、硈、頡,均含有强固之義[23]。“吉”的本義爲堅實。

3.同源詞繫聯

首先,从“吉”聲的詞形成以“堅、强”爲詞源意義的同源詞,包括:

《説文》齒部:“,齒堅聲。从齒吉聲。”段玉裁改爲“,齧堅聲”,注曰:“齧,各本作‘齒’,今依《玉篇》訂。石部曰:‘硈,石堅也。’皆於吉聲知之。”

石部:“硈,石堅也。从石吉聲。”

黑部:“黠,堅黑也。从黑吉聲。”段注:“黑之堅者也。石部曰:‘硈,石堅也。’亦吉聲也。”

魚部:“鮚,蚌也。从魚吉聲。《漢律》:會稽郡獻鮚醬。”段注:“《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按:此名瑣鮚,瑣者,小也,鮚之小者。《江賦》‘瑣蛣腹蟹’,注引《南越志》曰:‘瑣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皆爲蛣取食。’”亦含有“堅”義。

力部:“劼,慎也。从力吉聲。《周書》曰:‘汝劼毖殷獻臣。’”段注:“慎者,謹也。《廣韵》曰:‘用力也。又固也,勤也。’”《爾雅·釋詁下》“劼,固也”,邢昺疏:“劼者,確固也。”

人部:“佶,正也。从人吉聲。《詩》曰:‘既佶且閑。’”段注:“《小雅·六月》傳曰:‘佶,正也。’箋云:‘佶,壯健之皃。’按:鄭以言‘壯健’乃可皃馬,但毛言‘正’自可含壯健也。”《詩經·小雅·六月》:“四牡既佶,既佶且閑。”毛傳:“佶,正也。”鄭玄箋:“佶,壯健之貌。”

言部:“詰,問也。从言吉聲。”《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收介特,救災患,宥孤寡,赦罪戾,詰姦慝,舉淹滯”,杜預注:“詰,責問也。”《廣雅·釋詁》:“詰,責也。”詰問是比較强硬的問。

堅、强、固則直,以“直”爲詞源意義的有下列同源詞(“巠”聲詞亦同時有“直長”與“强勁”兩個意義,參第二章一七“巠”聲詞的考證):

《説文》走部:“趌,趌,怒走也。从走吉聲。”徐鍇繫傳:“直去不低視也。”《廣韻》質韻:“趌,直行。”

木部:“桔,桔梗,藥名。从木吉聲。一曰直木。”

頁部:“頡,直項也。从頁吉聲。”段注:“直項者,頡之本義。若《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曰:‘飛而下曰頡,飛而上曰頏。’此其引伸之義。直項爲頡頏,故引伸之直下直上曰頡頏。”頡,頸項僵直,同時具有强固的特點。

以“吉”爲聲符的詞又有“曲”義。直義與曲義正反相因。

《説文》新附髟部:“髻,緫髮也。从髟吉聲。古通用結。”《類篇》髟部:“髻,束髮也。”《漢書·西南夷傳》“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顔師古注:“結讀曰髻,爲髻如椎之形也。”

糸部:“結,締也。从糸吉聲。”《廣雅·釋詁》“結,詘也”,王念孫疏證:“結之言詰屈也。”《禮記·月令》“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孔穎達疏:“蚯蚓結者,蔡云:結猶屈也。”

衣部:“袺,執衽謂之袺。从衣吉聲。”

衣部:“襭,以衣衽扱物謂之襭。从衣頡聲。擷,襭或从手。”

《詩經·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毛傳:“袺,執衽也”,“扱衽曰襭”。“襭”下朱駿聲通訓定聲曰:“兜而扱于帶間曰襭,手執之曰袺。”二詞均有曲義。

4.通用情况

(1)桔—結 《睡虎地·日書乙種》104壹:“以桔(結)者,不(釋)。”

(2)頡—詰 郘編鐘:“余頡事君。”湯餘惠讀頡爲“詰詘”,“詰詘事君”即委婉事君,不敢狂妄造次[24]

5.詞源譜系

吉—硈黠鮚劼佶詰[强固]—趌桔頡[直]—髻結袺襭[曲]

6.其他

又,黄錫全認爲“吉”所从之是笄首,“而笄也是一種實用漂亮的首飾,用來束髮、束冠,使頭髮、冠冕結實、固定,而且漂亮,笄的末端尖鋭,所以‘吉’及从吉之字有結實牢固之義,引申則有首、始、善、吉利等義”[25]。對“吉”的構意、本義的解釋與本書不同,但亦可概括出“强固”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