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两界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4章 经济要循环

从营地离开。

方致远孤身来到军事基地。

眼下这里已经处于半荒废的状态。

所有军人都已经被调往瓮津半岛的东方沿海,建立新的军事训练基地,那里距离海州最近,一旦有任何军队前来,都能最快响应回击。

坐在训练场的石阶上,方致远静静的望着远方的海面。

“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米,玉米,土豆,花生,黄豆就差不多会相继成熟了。”

“四万亩的大米,三千亩的土豆,三千亩的玉米……这三种的产量加起来应该有一千五六百万斤,现在有一万六千多人,一千七百人领七百斤,其他人领七八两个月两百斤,加上一些工作多领取的部分,这也就是要分下去接近五百万斤的粮食。”

这么一盘算下来。

方致远有些哭笑不得,合着到最后他手里就剩下一千万斤粮食和两万三千亩玉米地。

“种粮食难,这花出去,倒是快!”

话虽如此。

他也没有在意什么。

毕竟这些粮食总归都是落入所有人的肚子里面。

“等到白翎岛这边的所有粮食收获入库,就要准备建造房子和分土地的事情了。”方致远开始考虑接下来的事情,“分土地……白翎岛这边有一万四五千亩的土地,还有大片的山林,如果每个人分十亩地,那也就是一千四五百人……”

“按照上学的年龄,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就先不分土地,让他们全心上学,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不分了,十亩地的劳动太大……这样一来,分土地的就是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尽量以户为主,这样房子能少建造一些。”

“这么一来,大概就是五百户到七百户,再刨除建设用地,白翎岛这边就安置五百户村民吧!”

“五百栋房子,还有学校,广场……”

看着手中本上的记载,方致远眉头微微皱起。

仅仅是以上面的建筑需要来看,一栋小房子用三千到六七千块砖,这些房屋建筑的用砖加起来,最起码要超过三百万块!

这个数字,根本不是岛上砖窑在两个月能烧出来的。

“有点麻烦了!”

方致远喃喃自语。

他担心的不止是白翎岛的问题。

更多的是借此而联想到的瓮津半岛的问题。

白翎岛上只会建立一个村子,但是在瓮津半岛上,按照规模和土地分布,最起码要建立十五到二十个村子,而且这些村子的规模比白翎岛上村子只大不小。

这代表着,那边对于砖的需求量要更大!

他盯着本上随意写出的数字,看了很久,最终才是低声自语道:“看起来好像只有继续建造多人房了!”

将问题以及暂定的解决方法记录下来。

方致远越过这个问题,开始思索其他的事情。

“粮食有了,土地房子都规划好了,那之后就是冬天了,冬天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棉衣和瓮津半岛的发展问题。”

“这次棉衣不能再免费发放了……”

之前免费发放,是因为时值天寒地冻,没有棉衣根本干不了活,而且当时人少,才有一千多人。

现在可是一万六千多人……

再者说!

等到秋收过后。

所有土地都会分下去。

所有人都要开始自力更生。

这样的情况,他更不可能免费发放棉衣。

方致远深呼口气,遥望远方。

“大锅饭的时候要过去了!”

“接下来,经济就要循环发展起来了!”

一个群体如果每天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么这个群体是不会有活力的。

什么是活力。

活力就是为了目标而上进。

在这个上进的过程中,经济就是支撑的动力。

盐池,烧陶工坊,砖窑,酱菜工人,他们工作就要发放薪水,有了薪水,他们就能够棉衣,买酱菜,买陶碗,有了这些钱,工人的工资就有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循环经济。

当这个循环扩大,房子建筑工,制衣工人,种地种菜的农民,运输的人员,售货员以及更多的其他工厂工人都会被一点点的囊括进来。

“工厂有了,缺少让人买到东西的地方……”方致远思考起来,“瓮津半岛那边还好说,可以建立集市,但白翎岛这边就有些不便了,尤其是冬天,这边沿海大雾漫天。”

“最好能有一个稳定的售卖窗口和来源渠道。”

“嗯……”

突然,一个词在脑海深处蹦出来。

供需超市。

方致远眼前一亮。

他爷爷奶奶居住的镇子上就有一家供需超市。

小时候,他经常拿钱去那里买冰棍和糖,前段时间他回去,还去过那家超市,十多年过去,基本没怎么改变。

“我也可以开这个啊!”

“一个村子开一个,可以常年保障供应。”

方致远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不仅可以让普通老百姓能够常年买到便宜合适的东西,一旦有新产品出现,也可以第一时间普及开来。

等到将来,规模大了,村子多起来,它还可以辅助稳定地方物价,调节经济。

而且……

在将来,它还可以身兼多职。

村邮局,电报站,电话局……

一时间。

方致远联想颇多!

最终,他嘴角扬起,放声低喝。

“建!”

只要建立起供需超市,烧陶工坊生产的陶碗,陶坛子,陶缸,盐池生产的食盐,还有那些酱菜,以及未来工厂,生产出来的更多东西就全部拥有了稳定的售货渠道。

各个村子的普通老百姓,也无需再担忧骤然起伏的物价变化,可以随时买到便宜可靠的商品。

这对于地方民心安定,绝对有着巨大的帮助。

作为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方致远可是清楚物价的大幅度变化对于底层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有多大,那可是大到能够揭竿而起造反的地步。

正因为清楚这些情况。

他才更加坚定成立供需超市的信心。

不过……

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摆在了方致远的面前。

“供需超市这个销售平台有了,制作工厂也有了,那么,最重要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薪水哪里来?”

“买东西的钱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