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特种部队在164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实控地盘扩大

这一个月来,兴复军一直都在收缩兵力征战中,没有武力作为后盾,推行新政的事也停了下来。

信州城周边有十几个乡镇已经清丈了土地,新政推行到一半时就停了下来,推行新政期间,被推出来公审的地主劣绅并不少,其中被砍掉的脑袋也不少。

新政工作队和兴复军撤回信州城时,留下了一支百来人的连队在乡镇驻扎着,这支连队的士兵都是来自于底层百姓和佃户,他们是新政的得益者。

正是有这支连队在驻扎,才震慑住了那些想反攻倒算的地主劣绅,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即便如此,郑军出兵两万讨伐兴复军的消息传来,地主劣绅们纷纷在私底下弹冠相庆。

都在等着兴复军被打败,被全歼,再不济也会被赶出信州府。

极少人相信兴复军能战胜郑军的两万大军,他们虽然不知道兴复军的具体兵力,但从兴复军的营地和练兵规模来看,人数绝不会超过一万。

来往的商队,各势力的暗探,信州府的百姓,都在冷眼旁观着这场战役,或者说想看兴复军是怎样被消灭或者赶走的。

兴复是军什么?是贼寇,是一支不被任何势力认可的孤军,在信州府推行着它那可笑的不实际的政策!

而郑军是什么?是官军,是正儿八经的明军,是隆武皇帝立朝最大的依仗,有着福建郑家的钱粮支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这正是世人对这两支军队的看法。

即使兴复军在信州城下击败过郑军,世人也只会认为郑军轻敌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兴复军也只是侥幸胜了一仗,郑军强、兴复军弱的态势不会改变!

第一天,郑军攻城没攻下,正常,攻城哪有这么容易,郑军有一万兵力,围困都能困死信州城!

第二天,郑军攻城受挫,正常,郑军还是改变不了轻敌的毛病,改过来就好了。

第三天,两军未进行大规模的交战,更正常了,休整一天,郑军这是准备接下来一鼓作气拿下信州城。

第四天,传来信州城下的郑军被全歼的消息,不但如此,分水关那边出动的上万郑军也被击败了。

兴复军战胜两万郑军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欢喜有人忧。

信州府的底层百姓欢欣鼓舞,就等着兴复军过来实施新政了。

行贾商人也很高兴,有个稳定繁荣的地方有利于他们的落脚和生存。

也有很多人不高兴,地主士绅就很不高兴,一听说兴复军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神色比死了老爹还要难看。

没有去在意外界的反应,李承明在稳定推进着兴复军的发展。

周镭坐镇铅山县城,陈邵平坐镇玉山县城,何铭秋和严汇东坐镇鹅湖镇。

梁子城带着兴复军、俘虏和工匠回到枫岭头镇,继续他的炼铁铸炮大业。

黄龙坤留在信州城,一边配置黑火药,一边研究他的新式火药。

宋友荣留在信州府城,一边研究抗生素,一边负责练兵。

李承明将战友们负责的工作安排好,然后叫来章希言和杨学东。

要说兴复军这次打了胜仗,最为高兴的莫过于章希言和杨学东了。

章希言是被迫投靠兴复军,他也不知道兴复军能生存多长时间,所以他的投靠有种身不由己和豪赌的意味。

杨学东是官瘾犯了,再加上李承明一通忽悠,觉得兴复军终将会成气候,所以心甘情愿投靠兴复军。

两人得知兴复军两路出击,分别击败郑军的两万大军后,都是兴奋得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一天从早忙到晚都不觉得累。

兴复军已成气象,不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势力,至少不用害怕朝不保夕了。

两个越看李承明越有人君之象,越有跟对了人的感觉。

章希言和杨学东对李承明拱手,章希言率先开口道:“总指挥!您找我们...”

“坐!”李承明指着椅子道,“这一个月来辛苦你们了。”

章希言和杨学东一起站起来齐声道:“职责所在!”

李承明摆摆手:“在我们这里不兴这些繁文缛节,找你们过来呢主要是想商量几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后勤,清点一下城内剩余的物资和银两,我们缴获了多少,还剩下多少,都要清点清楚,然后给我划出一批抚恤金和赏银来,这次战役兴复军将士英勇用命,该赏时要赏!

第二件事就是招兵,信州城现在有五千兵力,就先不用补充兵力了,但鹅湖镇只有一千兵力,就从信州城这边再招两千人派过去吧。

第三件事才是最重要的,新政要全面铺开了,章知府和杨同知有什么看法吗?”

章希言首先道:“新政要全面铺开,我们需要更多的工作队和人员,也需要兴复军为新政保驾护航。”

李承明点点头,道:“工作队和人员,由你去负责招聘,但要身世清白,不能跟地主劣绅有瓜葛,然后我会派出兴复军配合你推行新政。”

杨学东已经被任命为信州府同知,作为章希言的副手,主要负责推行新政的具体实施。

杨学东这时候道:“李总指挥,现在我们实控的地方有上饶(信州府城的外围区域)、玉山县、铅山县,还有其他四县并未实控,这四个县...”

李承明大概听明白了杨学东的意思,道:“你先在这三个县全面推行新政,剩下的四县之地不久后我们会去占领下来!”

之前兴复军立足未稳,兵力不足,所以也没有想要将信州府的所有县城占领。

但随着兴复军的壮大,整个信州府,总是要全面实控的。

杨学东犹豫了下,像是怕惹李承明不快,道:“广丰县知县是我的旧识,今天他派人来试探口风,想要投靠我们兴复军...”

广丰知县是杨学东旧识这件事,杨学东是一直有意隐瞒的,这时才说出来怕让李承明不高兴。

“这是好事啊!”李承明连连点头,这可是个意外的惊喜,至于旧识什么的,官场复杂,凡是见过一面的都可以说是旧识,李承明也不在意。

李承明对杨学东道:“你就回复他,投靠兴复军后他还可以做他的知县,但必须接受兴复军的各项政策,必须接受在广丰县推行新政,还有我会派出一千兴复军进驻广丰县,掌握广丰县的城防!”

见李承明没有追问什么,杨学东松了口气,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多年的官场经历让他太过谨小慎微了。

李承明觉得有人主动归降总是好事,但新复军的各种政策他也要接受,不接受也没关系,不同意归降就派兵打下来,多费些周折罢了。

这样一来,兴复军就实控四个县了,这四个县全面推行新政的话,将会收上不少的钱粮,招编不少的青壮加入兴复军。

接下来,李承明跟章希言和杨学东商议好各事项的细节,许久后李承明才目送着他们两人离开。

“新政新政...”李承明摇摇头,现在人才紧缺,新政的事都要依仗他们两人,再加上他们两人可以调派少量的兴复军,使得他们的手上握有对百姓的生杀大权!

随着兴复军实控地盘的扩大,章希言和杨学东手里的权力也会不断膨胀,这样下去总不是好事!

李承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吩咐兴复军的连长在听从章希言和杨学东的差遣时,也要盯着他们的行为,不能做不得民心的事,有什么重大事项要向上汇报!

至于长久稳妥的办法,还得要靠兴复军自己培养出人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