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卷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调补法的四种基本法则

1.益气养阴法

益气养阴法又叫益气生津法。此法适用于气阴两虚、心阴亏虚、肝肾阴虚等证。处方:太子参、寸冬、五味子、旱莲草、女贞子。此方系生脉散、二至丸参合而成。方中以太子参易人参变大补为平补,更切合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且四时之令用之皆宜。虽药味不多,而兼补、滋、清、敛四法,即补气、清热、滋阴、敛阴,立意周全。养阴能增加气血的来源,益气能行血,故益气养阴同时又能促进活血化瘀的作用。

2.补益气血法

此法适用于气血双亏、心气不充、心血不足等证。处方:太子参、寸冬、五味子、黄芪、白芍、当归、白术。为何不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炙甘草汤、人参养荣汤等方剂?因为对气血两虚的冠心病人来说,补气不宜辛热,养血不宜滋腻,故仍以生脉散为基本方,从四物汤和当归补血汤中选出黄芪、白芍、当归三味药合白术组成。当归为血中气药,其性走动可使补而不滞。根据《内经》“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之说,以寸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滋液化源,白术启动中州以健脾开源。

3.调补心脾法

此法适用于心脾两虚、脾胃不和、肝脾不和、心神不宁等证。处方:太子参、白术、云苓、佛手、黄芪、合欢皮、夜交藤。此为协调心脾、补益气血之方。而气血之补,需从所藏、所生、所统以治,且重在所生——后天之脾气。因脾生血,心行之,血脉的运行,虽为心气所主,然也须得助于脾气的生化传输,此古人所谓壮子益母之意,乃治本之法也。方由归脾汤增删而成,为切合老年人的体质,取参、术、苓温文尔雅之性,而以黄芪之力助之。木香嫌其辛燥,枣仁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多用可引起心肌损害和传导阻滞,一般不宜为冠心病人所用。陈老认为远志化痰安神力薄,故另取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且合欢皮又能疏肝和脾,安养五脏,扶助身体正气,佛手理气和中,醒脾开胃。

4.温煦心阳法

心阳不足系心气不足的重症。此法适用于心阳不振、肾气不足、脾肾阳虚等证。古人说“心包相火附于命门”,心阳不足的根源乃是命门火衰。立方以桂枝、附片益肾中真火。《名医方论》说:“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不用肉桂而用桂枝,且桂、附的用量也不宜过大,其用意在于冉冉生火,以防过燥伤阴。另据张介宾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义取生脉散益气养阴,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寸冬、五味子又能反佐桂、附,使其温而不燥。此法的基本方是:附片、桂枝、太子参、寸冬、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