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二叔公的英雄事迹

“收黄鳝?”

许密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了一句。

“我给长安叔提的意见,等下由我来掌厨。

“你来?”

许密闻言有些相信,许国清虽然会做饭,但他做的饭绝对好吃不到哪去,这一点许密还是知道的。

“行吧,我现在就去。”

既然弟弟都在长安叔那里打过包票了,当大哥的自然不能拆他的台,到时面对众人的谴责时,他或许还能帮许国清挡挡。

说罢,许密便扔下锄头寻许阳去了。

“收完黄鳝你把许伟强叫上,让他把他那几个兄弟带上。”

许国清现在可是得了大队长的命令,新官上任,指挥起人来那是得心应手。

“好。”

许密应声而去。

“清华,你去叫上几个妇女同志,上山挖野菜,就说村里要用,起码挖两筐。”

许国清在田坝上一路小跑,向正在低头锄草苏清华奔赴而来,风风火火的给他安排新任务。

对此,苏清华自然没有意见,她还是相信许国清厨艺的,放下锄头,便去找梅婶要人去了。

“哎呀,这臭小子拿着鸡毛当令箭,这都动员了多少了人了。”

许长安听到风声,许国清从各小队里要走了六个人,连妇女队也出了四个人,顿时一巴掌拍在腿上,有些悔不当初的叫道,眼角的鱼尾纹都不由的深了几度。

搞什么黄鳝宴,在他看来哪有完成工作重要,但的确是他同意许国清搞的,自己总不能现在喊停,那不是变相打自己的脸吗?

“行了,今天的工又不多,等下大家一起清理不就完了,万一国清真能把那黄鳝弄得好吃呢,到时大家伙又能吃肉,又能解决黄鳝破坏土堤田坝的事,他们还不得把你夸上天,说你英明神武啊。”

许长安的媳妇,王翠兰,拿着一把小锄头跟在其身后锄着草,见自家男人那敬公心理又作祟了,开口劝解。

“哼,我就是怕这小子胡来。”

对于许国清能否把黄鳝弄的好吃,许长安内心期望不高,他更关心的是,会不会因此被村民在背后议论……

进了山,来到他经常采菌子的山沟,这里有他需要的辛香料。

许国清前几次进山就发现了,只是用不上,就没采集,这回派上用场了。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簇野生沙姜丛,这东西现在可没得卖,好在他经常上山采菌子,才发现了这么一处。

直到挖了近五斤左右,良莠不齐的沙姜这才罢手,沟里原本数量密的山菌,现在锐减了很多,这是快过季了,三种菌类正在快速枯萎。

许国清用衣服兜着沙姜来到生产队,快八十高龄的二叔公许都灵,躺在生产队树下的摇摇椅上扇着风,旁边还坐着几个上了年纪,已经不能下地的老人。

“二叔公,长安叔让我来拿祠堂仓库钥匙。”

许国清当即就走上前,张开嗓门就大声喊道。

没办法声音不大二叔公听不到。

“啥,什么书?”

果然,哪怕许国清已经够大声了,二叔公依旧听不清楚,从竹质摇摇椅上提起身,侧耳旁听。

“长安叔,让我来拿钥匙!”

许国清无语,又重复一遍,这二叔公是条真龙啊。

“长什么?”

“哎,让你拿仓库钥匙,长安说的!”这时旁边一个老人看不下去了,在二叔公耳旁大声重复了一遍许国清说的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大声念出来的。

“哦哦哦,钥匙啊,我这就去给你拿。”

这下二叔公算是听清楚了,虽然耳朵不好使,眼神也不大好,但二叔公的身板还算硬朗,当即就从摇摇椅上起来,起身进生产队拿钥匙。

“他呀,当年参军打仗被炸弹炸伤了耳朵,听不清啦。”

待二叔公走后,老人家主动与许国清说话,提起了许都灵的耳疾是怎么完成的。

可能是与二叔公经常闲坐养成的习惯,一边说着,还一边给许国清比划,生怕他听不清一样。

“二叔公不是私塾先生嘛,怎么还参过军。”

许国清一听还有这事,顿时就来了兴趣,闲着也是闲着就地蹲了下来,想听听这位也是本家的长辈讲二叔公的英雄事迹。

“教书那是他年轻那会的事咯,那时他还没聋,长的也人高马大的,当年特殊时期,到处动乱,后来就去参了军,回来后耳朵就不好使啦。”

这位大爷见许国清想听,立马如数家珍的将他知道的告诉许国清,那讲的是绘声绘色,手舞足蹈的比划着,非常的有感染力。

“那二叔公还是我们老许家的大英雄啊。”

许国清闻言竖起了大拇指,这不仅是对二叔公的赞美,也变相捧了这位大爷的场,试问哪个说书的不想得到台下人的掌声呢。

“那是,当年这些英雄回乡,个个都是胸挂大红花,上万百姓夹道迎接,别提多壮观。”

见许国清如此捧场,大爷也是进入了状态,双手一张,一股豪迈的气场陡然张开,试图为许国清营造一个大场面的情景,再次绘声绘色的说着。

一些记录片许国清前世还是看过的,大爷这么一描述,那迎接英雄回乡的画面顿时出现在脑海中,不得不说这大爷很有说书的天分啊。

见许国清已经进入了状态,大爷对此很是满意,满是老人斑的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红光。

“大爷,下次再听您接着讲,今天咱村组织一场宴会,我是主厨。”

没多大会儿,二叔公就将仓库钥匙拿来了。

许国清拿到钥匙后,看了眼天色,毕竟一个村要吃的黄鳝呢,工作量不少,当即不再久留与几位老人告别,并告诉他们今天村里组织一场集体宴会。

具体是什么宴会许国清没有细说,他怕被一众大爷教训。

这年头的人集体荣誉感极强,虽然穷但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小有所依,老有所养,幸福并不全是指你拥有多少物质,而还要看你的精神是否能得到满足。

来到祠堂,许国清走进院子,院里还保留着吃大锅饭时的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