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来已来: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想象》: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
在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人,将是那些能够与人工智能形成有机协同,共同创造更大价值的人。
GPT类产品正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成长。
2023年3月15日,OpenAI研发的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发布。迭代升级后的它,拥有更强大的识图能力,能更加流畅地回答用户问题,且风格多变。微软跟着宣布,将把GPT-4嵌入办公软件套装,推出全新的Microsoft 365 Copilot。不甘示弱的谷歌也宣布将把类ChatGPT的AI工具整合进入Workspace(谷歌的整套办公组件,包括Gmail和Google Docs等)。
才过一天,3月16日,百度首款多模态大模型文心一言正式亮相。在发布会上,文心一言先是帮刘慈欣续写《三体》,创作主题海报,再用四川话读文本,直接生成视频。它还正确解释了成语“洛阳纸贵”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并用“洛阳纸贵”四个字创作了一首藏头诗。
4月11日,阿里云正式宣布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并宣布旗下阿里全家桶全部接入其中。未来每一家企业在阿里云上,既可以调用“通义千问”的全部能力,也可以结合企业自己的行业知识和应用场景,训练自己的企业大模型。
……
在这里,我不想花太多的文字,来向读者朋友介绍各家大厂的技术如何先进,应用如何广泛。我倒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和GPT们一起成长,我们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做好准备,来迎接GPT们的挑战。
那么,GPT们的竞相角逐和蒙面狂奔,会把我们带入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百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了这么一段话:“人工智能会彻底改变我们今天的每一个行业。人工智能的长期价值,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性改变,才刚刚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杀手级应用和现象级产品出现,将会有更多的里程碑事件发生。”
和李彦宏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认为:在自己一生中,经历过两次革命性的技术冲击。一次是图形用户界面,另一次就是当下大热的人工智能。
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迅速蔓延的应用正在为成千上万的新公司开辟新的疆域。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定GPT是场新工业革命,其意义超越了互联网、iPhone的发明,所有行业都值得用GPT重塑一遍。
在我看来,这一波技术发展,比预料中的要来得迅猛,以至于我们都来不及给GPT起一个好听的中文名称。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的英文简称,中文直译为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时至今日,我更愿意把GPT看作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为什么用“通用”这个词语?大家想一想,如果GPT们(我指的是GPT-4、Microsoft 365 Copilot、文心一言等)可以帮你写邮件、做PPT、写会议备忘录等,那么它们是不是几乎可以做大部分白领的日常工作了?这就是为什么有微信公众号会列出“10亿打工人被革命”的耸人听闻标题。
为此,我想给出一些我个人不成熟的建议,至少可以让读者朋友们有一些准备,以免在变革发生后措手不及。这件事情,不是万一会发生,大概率是正在发生,而且会发展飞速。
我给大家做个比喻吧。设想你在一个橄榄球场中(它已被密封起来,以防漏水),裁判将一滴水放在球场中央。1分钟后,他又放了两滴在那里。又过了1分钟,放四滴,以此类推。你认为把这个球场灌满水会花多长时间?答案是49分钟。但真正令人诧异的是:过了45分钟,该球场还只有7%的空间有水。后排座位上的人们还很定心地和邻座聊天,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而4分钟后,他们都淹死了。
这就是指数型增长的巨大威力,创新的速度过了一个特定的点,发展会非常快,就像当年汽车取代马车一样。所以,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摆脱惯性思维,学会快速适应。
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我自己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
故事1:自从我父母家新买了一台智能电视后,我发现母亲看电视的方式有些变化。她不再用遥控器按键去一个个翻电视频道,而是直接对着遥控器说“我要看江苏卫视”。她也不像我,是用拼音输入法搜索自己想看的影视作品,仍是对着遥控器说“我要看《人世间》”。
说实话,此前我从来没尝试过对着一个电视遥控器持续说话。直到有一天,我在父母家看电视,发现我用那个小小的遥控器一个个按拼音输入,的确不如她快。尽管我的普通话比母亲标准,拼音输入法也比她用得快,但是惯性思维让我认为遥控器就是用来按的,而不是用来对话的。反之,我母亲不会拼音输入法,她比我更习惯用语音输入。
故事2:我们家有个小爱音箱,可以控制卧室灯具。我发现,我女儿发出的语音指令,比我发出的指令更有效。这是因为,我女儿时不时会跟小爱音箱聊天,各种话题都有。
作为成年人,你是不是会觉得在家里跟一个音箱聊天,有些奇怪?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你出生的时候,家里就有一个智能音箱,而且它会给你讲故事,唱歌,替你控制家里其他的电器,那么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成长于手机支付的一代人,如果让他们去一些还在使用信用卡或纸币的国家,他们也会觉得不适应。
当下,GPT们日新月异(甚至是日新周异),如果我们面对问题,只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而忽略先进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则有可能导致决策偏差。更有甚者,抵制变革,拒绝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这就有可能阻碍组织和个体发展,影响整体竞争力。
“敢于相信那些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敢于想象那些难以想象的事物,以及敢于质疑昨天对我们来说似乎还无法改变的事情。”这是法国政治家弗洛朗丝·帕利对GPT们的看法,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同意?
在我看来,保持开放心态,尝试创新技术,摆脱惯性思维,是我们面对GPT浪潮应有的姿态和选择。我们的下一代人会彻底迎来一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到那个时候,他们也许会问:“为什么上一代人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刷题,去学习所谓的知识,这些知识难道不应该让人工智能来掌握吗?”
如果我们走出了惯性思维,那么我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学会从死记硬背到活记软背。
GPT-4发布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数学系罗博深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社会的教育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个几乎是用‘刷题’的方式喂大的人工智能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的刷题时代即将成为历史。”
我对这句话有同感,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死记硬背还是一种优势。在更久远的时代,由于信息获取的途径相对有限,能够熟练掌握和背诵大量知识的人往往受到尊敬。我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我举一个例子,在我刚刚工作的20世纪90年代,我的处长向我展示了他超常的记忆力,他可以背出来我们全局100多号人的电话号码,自诩“活的电话号码本”。可到了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在用智能手机,有来电显示,还可以唤醒Siri来拨打电话。我本人现在可以背出来的电话号码不超过10个,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我可以不需要背电话号码,不需要把电话号码抄录在通信录中,只需要知道给谁打电话。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把死记硬背改成“活记软背”,这四个字其实是我生造出来的词语。
所谓“活记”,就是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今天,个体需要具备灵活记忆和快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要学会把自己面对的模糊问题,转化成为搜索关键词,从而找到有效信息。我们要善用各种科技工具,例如,使用新一代搜索引擎、电子书籍、知识管理软件等工具来获取和整理信息,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需要的是构建知识体系,而非背诵知识体系内的一个个知识点。
所谓“软背”,就是把背诵这件事交给软件,让它们去做简单记忆。人类会记忆会考试的收益会越来越低。如果我们和GPT们比默写不出错,那我们大概率会输,因为GPT们是碾轧级的存在。在GPT们诞生之前,我们面对千年积累的巨大图书馆,只好多读多背多记录。现在,图书馆多了一位管理员,它逻辑清晰,回答飞速,并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获取、整理和运用知识。
GPT们当道的信息时代,单纯依靠记忆已经不再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死记硬背的优势逐渐减弱。科技让我们能够轻松地获取大量信息,如何筛选、分析和运用这些信息,继而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关键。如果我们把知识比喻成宝藏,我们现在更需要学习如何绘制藏宝图,而非记住具体的宝藏品类和数量。
只要你知道去哪里搜索,搜索什么东西,那你就会快人一步。紧接着,我想给出的第三个建议是:一定要学会问问题。
学问学问,一个是学,一个是问。原来学习和提问同等重要,我们要先学后问,或者边学边问。不过,随着GPT们的流行,我判断,我们会进入一个机器深度学习,人类深度提问的时代。
如果我们要做一流学问,就一定要善于提问,但不要问百度一次就能够得到答案的问题。我想跟你分享一个“希尔伯特23问”的小故事。
1900年,德国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提出了23个未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几何学、代数、数论、拓扑学、逻辑和概率论等。当他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提出这些问题时,他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影响20世纪数学的发展。这23个问题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和影响力。许多问题的解决推动了数学理论的发展,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好的问题,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还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创新。
过去,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学习,我一定可以超越我的同伴。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个论断可能就不存在了,会变成“一个提问,一分收获”。你会提一个问题,我会提十个问题;你有一个观点,我有十个观点。这才是制胜的利器。
未来发展的方向可能是:马上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就扔给机器,人类要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估机器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将更有利于我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问将成为人类最基本也最有价值的行为之一。GPT们既可以是答案的终点,也可以是下一个创新的起点。
归根结底,还是要持续进步,跟上时代节奏。为此,我给出的第四个建议是:一定要持续学习,善用新工具。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从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理由很多:工作压力大、空余时间少、静不下心来,等等。而同样有一些人,可能初始学历并不高,但是一直坚持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接受新兴事物,提升技能,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对前者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涯在走出校园之后就结束了,就像一台优质的手机,从来不充电,慢慢地电量耗尽。而后者则不断积累,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最终躲过了人工智能的洗劫。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说,未来属于那些能够跟智能机器协同共处的人。对此我深有同感。我的第一个专业是英美文学,可以从事的工作是翻译,这也是GPT们想取代的工作之一。但是,同样从事翻译工作,不善用新工具的小王可能就此失去饭碗,而小李的饭碗却借助GPT们更加坚实。因为,小王的价值只有翻译本身,而小李却会借助GPT们翻译和润色,通过不断地磨炼使用技巧,从而达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翻译效果。
法国教育学家安东尼奥·卡西利(Antonio Casilli)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指出:“每次出现新工具时,我们都开始担心潜在的误用行为,但我们也找到了在教学中使用它们的方法。”在他看来,ChatGPT可以成为学生撰写文章的起点和获得灵感的方式之一,但学生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并赋予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持续学习,善用新工具的魅力所在: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方法和习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树,反过来还会促进更强的学习力。
2018年,刘慈欣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他在科幻小说和启迪人类想象力上的贡献。在领奖时,刘慈欣说:“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来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我希望,上面的四个小建议,能成为你面对GPT们来袭的一把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