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说说小时候的中秋节
小時候每年中秋,爸爸會提前幾天把瓜果都買齊,媽媽和鄰居阿姨們也早早找店鋪把月餅做好。我是很煩陪他們去做月餅的,神木的月餅生硬,我又不喜歡吃,那是經典五仁加青紅絲,料餡兒是餅乾之類壓碎和五仁青紅絲攪勻的,之後用純菜籽黃油過面,揉好包起來再進爐烤,只烤就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剛烤出爐的月餅是軟的,拿回家放罐子裏儲存后會變硬。等月餅出爐是很費時間的,比燙個頭還令人心煩,聽大人們聊天最是無聊,討厭得很。我總是叫嚷著要回家。等一爐爐烤完,基本從下午一點到傍晚了,鄰居阿姨和媽媽一人兩大箱月餅運回家,一個節日前的忙碌,既充滿著無趣,又隱含著期待與興奮。
中秋前爸爸會買各種水果,有一種是神木老蘋果,小小的,正紅色,皮很厚,果肉有些澀,散發著奇香。即便放進陶瓷罐,香味也會瀰漫整個室內。我所認為的中秋節應該就是那種味道。爸爸會把各種小蘋果放進同一個陶瓷罐子,有神木老蘋果、海棠果、澤黎黎、梨、山楂、海紅果,它們湊在一起有一種豐收的快樂與滿足。時逢中秋,每年很多次放學回來,聞到熟悉的蘋果香味,爸爸會偷偷叫我到儲藏間打開罐子給我看,我很興奮很開心,最喜歡拿一個老蘋果在手裏聞香味,又不好下口。澤黎黎是方言音譯,是一種有一點酸味的小果實,一串串的三五個在一起,外形有點像小櫻桃,但它成熟後是黃色的,果實口感和小蘋果差不多,水分很大。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六年級的時候和我媽媽去她同學家,在老城的舊院子里見過一株很高的澤黎黎樹,那個院子很大,不是四合院,住著好几戶人家,那棵樹足有四五米高,是有些年代了,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了。
中秋節前,要給各路親戚送月餅,這個任務就是哥哥的,姑姑舅舅都送完,通常會一起去奶奶家,奶奶的一輩子就是在那個四合院過完的,和那一盤大炕,她經常盤坐在炕上曬太陽。小時候每次去看她,都是跳著進四合院,尤其是和表姐他們一起的時候,比誰最快,爬几級台階,跨入大門坎,跑兩步到影壁轉彎跨入小門,衝進院子,就能看到右上角正房奶奶臥室,墊個腳尖隔著玻璃打個招呼,看人在哪兒,再衝進正房門廳。奶奶家正房門上會掛一個小鈴鐺,非常清脆,一開門就響,這時裏面的人就會知道有人闖入。後代多,老人家家裏東西就容易壞,老房子經受不住各位大小子孫的折騰,反正家裏沒有什麼東西是新的,都是老古董,舊的,殘的,奶奶都留著。
中秋節那天,月餅就擺起來了。有排位的地方會點三炷香。照例過節,家裏上午飯是神木綠豆粉湯和炸油糕(配圖中),油糕是小米做的,黃色的,酥軟,可以粘著糖吃。下午正餐,吃老神木大燴菜,粉條、炸牛肉丸子、燉好的豬肉和羊肉、蘇雞、炸豆腐、炸土豆、白菜等等,燴成一鍋。這是我最愛吃的,什麼都比不上。平時爸媽嫌麻煩,只有過節才會做,因為很多配料需要先炸出來。燴菜在北方其實有很多種,我只喜歡這一款,只有老神木人會做(網上沒有圖片)。涼菜就是豬耳朵花生米,石花菜豆芽之類的。我最愛吃爸爸炸的花生米,剛出鍋涼十几分鐘最好吃。晚飯是要喝點酒的,爸爸的酒櫃很多白酒,汾酒、竹葉青、洋河、西鳳酒、五糧液、瀘州老窖、還有本地產的麟州特曲,現在叫麟州坊,小時候我都一一品嚐過。我喜歡麟州坊,聽說現在在本地都供不應求,是濃香型。小時候嘗過的酒裏,惟一不喜歡西鳳酒,也許是有次舅舅在我家喝醉了,大人們喝醉散發的味道久久揮之不去,他說西鳳酒不錯,我聞著他們那味兒,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神木人愛紅火,其實中國人都是。所謂的“紅火”就是熱鬧的意思。喝酒為了熱鬧,愛紅火就是愛熱鬧,不管性格內向或者外向,北方人都會喝酒,會喝酒指的不是能喝、喝的多。是要調動氛圍,讓大家愉快的過節,人逢喜事精神爽,過節圖的就是为了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