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派系
随着大殿门缓缓开启,台阶上大臣们衣袍的纹饰熠熠生辉,手持笏板,步履依次进入大殿。
陛下驾到,
百官纷纷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骜步入大殿,面无表情,百官额头轻触冰凉的地砖,发出细微的声响。微微侧身,缓缓坐于大位之上,黑色的袍子随着动作轻轻摆动,透过微微摇晃的玉旒,扫视着下方跪拜的百官。大殿内一时静谧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
来人了,将东西拿给诸位大臣看。声音回荡在的大殿内。
只见宦官们脚步轻盈,无声无息地将一卷卷的白纸递至每位大臣手中,大臣们或好奇、或紧张地接过纸章,指尖轻触那细腻的宣纸,也是听说过长安城内十分流行这种白纸,突然给他们看可能别有深意。
朕准备,开设全国性的皇家纸坊,从此以后一切奏书,以及民间和军情等等,全都用此物,一切都有关内侯王莽负责以及编制大典,刘骜轻抚着雕花的扶手说道。
陛下圣明,臣附议王莽文武双全,可当此重任,王凤拱手说道。
王凤一附议在座的许多大臣,纷纷同意了起来。
京兆尹的王章见状上前说道:,陛下不可和争民利,将配方开放民用,这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是啊陛下,不如额外收一些课税,这样百姓对于朝廷有感恩之心,,臣附议京兆尹的话,丞相王商说道。
两个人的说,得到了在座的张禹,孔光以及大多数由儒生转为官员的人点头表示赞同。
一直以来汉代儒生,秉承不可以民争利宗旨,孝昭时期,先是废除了酒盐铁官另收重税,而在孝元时期先听信生儒的话,完全开放酒盐铁,之后国库捉襟见肘,又恢复专营,是时而废除,时而恢复,这群儒生十个脑袋,比不上人家桑弘羊一个脑袋好使,又是历史上的王莽有桑弘羊半个脑袋,经济也不会死的那么快。
王子威,你这个丞相恐怕是碌碌无为之辈,王凤一脸讽刺的说道。
王商用尖锐的眼神直射王凤冷声说道:,大将军大庭广众话不可以乱讲,不然告你诬陷之罪。
王商担任丞相以来恪尽职守,能力甚至超越王凤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剑拔弩张,周围的大臣也感到不妙,大殿内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王莽在不远处正坐看着,心想这两位今天又杠上了,自己和王凤商量好,事成之后利润他分给,大臣们才答应那么爽快。
王凤丝毫不畏惧王商的提问,朗声说道:,难道丞相不知,近来水灾余震以及各项开支,国库早已捉襟见肘,开设皇家纸坊,可以增加收入,另外可以方便节约,身为丞相难道不知这些情况吗?
王凤的话可谓是震耳欲聋,王商内心有所动摇,是知道这些情况,毕竟是儒学出身在乎名声,转念一想国库不足,身为丞相也得放下身段啊,神情不断的在转换之后说道:,那请关内侯王莽,回答我一个问题。
不知丞相有何问题?王莽拱手说道。
王商看着王莽问道:,据我所知,这一卷白纸,就有五百文钱,并非百姓能用得上,是给那些达官贵人而已。
面对这个问题王莽丝毫不慌从兜里拿出另外一张白纸给王商。
王商手接过来摸了摸,比那些纸更加粗糙,做工非常杂乱。
纸分为次等中等高等,分别为不同价格,这张纸是次等,便宜许多,只在三十文与四十文之间,这样普通百姓也能用得上,王莽娓娓的说道。
刘骜及以在坐大臣都点头。
臣附议,王商拱手说道。
难得这件事能让大将军和丞相一致同意。
臣张匡弹劾,乐安侯国多占土地四百顷,其儿子匡昌醉酒杀人,身为丞相做出如此伤天害理,鱼肉百姓之事,死罪难逃,张匡手捧着弹劾奏疏朗声念道。
刘骜皱着眉头,手接过奏书,随口说道:,是否有证据?
张匡拱手十分确定说道:,这些都是司隶校尉骏,以及少府忠所提供的证据,望陛下明察。
据我所知是乐安侯的属下虚报土地,才导致的结果,这和乐安侯无关,王章说道。
张匡眼睛斜向王章不咸不淡的说道:,京兆尹莫非有包庇罪人吗?
王章一脸正气说道:,怎敢包庇罪人,吾辈只说陈述事实,哪怕有罪也得调查清楚而不随意弹劾。
京兆尹的话,我等不敢苟同,现如今证据确凿,还用调查吗?王凤冷眼看着王章说道。
竟然证据已确凿,那匡衡身为丞相,不以身作则,免为庶民即可,刘骜打断了三人做出决断。保下匡衡,让他不受王凤等人的迫害,才做出的选择。
陛下这未免太轻了吧,身为丞相做出如此之事理应死罪,断绝此类的事情再次发生,王凤说道。
王商见状立马上前质问:,大将军莫非有逼陛下,杀死丞相吗?
我看丞相,恐怕和乐安侯。私下有交易,如才的辩护,王凤看着王商眼神确定的说道。
王凤的话想给王商扣下一个权力私相授受的帽子,汉代互相举荐是非常严重的,一旦被发现私下两人交流举荐,轻则罢免不得录用,重则死刑。
有何武和公孙禄互相举荐,最终被人揭发,两人都被免职。
王商回答这个问题也非常小心,毕竟匡衡曾举荐过自己,沉稳的说道:,大将军的话纯属无稽之谈,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为其辩护。也是出于公心,而不是某些人,逼人于死地。
王商在讽刺他,王凤怎能忍得了立马又反驳……差不多够了,大将军和丞相,都要为国着想,切莫置气,乐安侯在位期间并非碌碌无为,朕也是念旧情的,要不然传出去,说朝廷随意杀戮丞相,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刘骜扫视着下方争执不休的二人,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凤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裁决,但眼中既有不甘,原本有置匡衡死地,没想到刘骜态度如此强硬,周围的大臣们见状,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这微妙的将相之间权力交锋,只听得见心跳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大殿内回响,
刘骜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最终定格在王凤身上悠悠的说道,大将军有群臣和睦,共谋国事,而非尔虞我诈,相互攻讦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这些话是在敲打王凤,不要太过了,点到为止就行。
王凤也知道这个外甥,在不断的敲打他,但看到王商每次受重用,已经成为了威胁,不铲除难解心头之恨。
刘骜起身袖子抖动,站到大殿中央,双手搭在胸前神色如常开口:,朕这里有份陈汤的奏书,是关于昌陵的选址,事关重大,在座的大臣不知有什么意见。
臣以为,此事应该询问将作大臣,王商说道。
刘骜喊道:,将作大臣今天是否到场?
臣在。
只见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手持芴板踩着白袜前上说道:,昌陵所选的地方,无疑是上上之选最肥沃的地方,若能重建一个县,将关东的富人转移到此处,能削弱地方,也能增强长安,可谓是两全其美。
刘骜点头,原先准备改到上霸陵曲亭南面的地方,自己更喜欢哪里,被两人一说,就放弃更改。于是问道:,那不如先建县,将那些富人豪强先转移到那里需要多少时间?
三年即可,陛下,解万年自信的语气说道。
臣略懂形地,将作大臣所说的话纯粹是胡说八道,王莽突然走到刘骜身边说道。
刘骜皱着眉头问道:,此话怎讲啊?
据我所知,现在的昌陵地形偏低,常年有积水,阴气过重,恐怕难以建成,反而劳民伤财,不如改道廷陵才是上上之选,王莽看着解万年朗声说道。虽然陈汤那个家伙贪得无厌,毕竟是自己的岳父,该救还得救。
被王莽这么一说,周围的大臣以及刘骜纷纷用质疑的目光投向解万年。
解万年心里慌了一匹,王莽不是陈汤的女婿,怎么跟我唱起反调来了?不行一旦承认自己的错误毁了名声,迅速调整过来沉稳的说道:,关内侯的话是纸上谈兵,臣曾经参与过,杜陵以及谓陵的修建都有如此情况都顺利建成,而且昌陵已动工,突然转移到别处反而劳民伤财,请陛下相信臣,一定将三年之内建成。
刘骜根据两人的话,思索一番随后说道:,那依照将作大臣来执行吧。毕竟王莽没有参与过这种事,难免纸上谈兵,所以刘骜更相信解万年已经打了包票。
王莽心里叹了口气,终究没能阻止啊,看来到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刘骜走上台阶一边挥手:,今天就到这,退朝吧。
随着宣布退朝,大殿内的紧张气氛逐渐消散,但大臣们按照品级缓缓走出。王凤与王商走在人群的前列,相隔几步,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各自盘算着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大臣们或快或慢地踱步而出,脸上的神色各异,几位大臣聚在一起,手捻胡须,低声细语,大将军与丞相之争,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啊。
是啊,丞相机智应对,但大将军岂是省油的灯?今日之事,不过是冰山一角。一位中年大臣接话,另外一位大臣说道:,让我看来,一切得由都得陛下圣断……有人摆手,不准让他继续说。余是话题到此为止。
…………
刚刚退朝的刘骜撒下饲料,池塘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鱼儿们瞬间沸腾,竞相跃出水面,抢夺那难得的美味,一边说道:,子鸿啊,说说看这大将军和丞相之间的事,到底谁对谁错?
身边的淳于长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自己更倾向于王凤,但不能这么说,于是说道:,两人都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影响到天下的人,丞相为乐安侯辩护有失得体。
刘骜面无表情目光集中在池塘里的鱼儿灵巧地穿梭,淳于长偏向于王凤,毕竟他是王家的人,这一点不奇怪。
陛下,臣斗胆提出建议,关于昌陵的事,理应迁往别处,不宜继续再建,淳于长拱手说道。
刘骜也疑惑是第二个人提出反对,莫非其中真的是那样,看来得仔细关注这件事了。
走出宫门的王莽,正要上马车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转身看去,一名身着锦袍的公子,面容凌厉,手持折扇,缓缓步入视线之中,嘴角挂着一抹温文尔雅的笑容的拱手说道:,在下薛府管家高公子,奉公主之命,特来邀请王公子,到府中解答一些儒学疑惑。
王莽沉思片刻,一直以来这个敬武公主,犹如云雾山中人,正好这回搞清楚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