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复利的价值
一、实现复利的意义
财富人生充满了“加减乘除”,稳定的工作是加法,日常的开销是减法,成功的投资是乘法,而通货膨胀和失败的投资都是除法。
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增加财富的首选项就是去努力提高工资收入这项“加法”。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在39岁时达到顶峰,在这之后大脑的灵活性、反应能力都会变慢。所以即便你是脑力劳动者,40岁之后的工作状态也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努力的工作固然非常重要,但似乎有一块天花板在始终给你设定上限。因此除了极个别金领之外,绝大多数普通的工薪族都很难依靠工资性收入去致富,最终实现财富自由的关键还得看那个投资“乘法”(见表1-2)。
表1-2 复利速算表
各位读者不要小看长期年均复利7%和15%的细微差别,20年后两者相差了4.23倍,30年后更是会拉大到8.7倍。当然实现复利的大前提,是你的投资收益率可以长期跑赢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水平,持续跑输通胀的投资并不是在做复利,而是“复亏”,即持续地给财富做“除法”(慢慢变穷)。
或许以上公式还不是那么直观,再举一个更切合实际的例子。小王今年25岁,每月工资性收入约1万元,每年年末还会另有3万元年终奖金和零星兼职收入,现阶段事业发展得比较顺利,预计未来收入还能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从现在开始,小王每月拿出收入中的30%(首年每月3000元加上年终9000元,之后以此类推)进行长期投资,如果这项投资计划最终实现了12%的年复合收益率,那么在20年之后,小王这个专项账户就可以积累到590.57万元。而当年均复合收益率提升至15%的话,账户终值将会增至802.13万元!各位读者切莫认为长期年化回报率为10%~20%很难实现,后续章节会详细阐述具体的投资策略。
早年的我也曾经不太在意复利的价值,直到某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实现了还算稳健的15%之后,猛然发现该年度的绝对盈利数居然已经大幅超过早年40%时赚取的利润,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复利的威力(100单位下的40%,收益远不如财富雪球滚到500单位后的那个15%)。在复利效应下,正确的投资方式会给投资者超乎寻常的奖励。正如巴菲特的那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巴菲特90%的财富也是60岁以后获得的,并非年老时的他要比早年厉害得多,而是财富雪球滚了更长的坡。
有些事是急不来的,人生本应细水长流。假如你的一生中只有一辆车,那么将如何对待它?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部“车”。为何大多数杰出的投资家都健康长寿?因为只有长寿的人,才能将投资的复利效应发挥到极致。大家不妨记住一个数据:只要你的投资能保持14.87%的年均复利,那么每当你的寿命增加5年,你的财富就会相应的再增加一倍,最终个人财富的多寡,将更多地取决于“时间”。
幸福人生的复利不止于投资理财,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增长、家庭成员间的和睦相处、财富的复利增长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一生的很多行为都理解成不同的“加减乘除”,时刻保持复利的思维去滚雪球,也能够帮助自己和家人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二、投资一定要趁早
曾经有位58岁的读者私下咨询我,他即将在两年之后步入退休生活,但刚刚开始学习投资,估算了一下手头的积蓄距离预想的财富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咨询我应该怎么办?像类似这种情况我只能表示无能为力,要么降低预期的目标值,要么就得延迟退休几年了。毕竟距离终点目标的期限实在太短,想通过投资去实现高额收益的概率并不大,同时承受的风险却不小,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给他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去钱生钱。总不能鼓励他在临退休之前去拼运气豪赌一把吧,这样的投资“容错性”太低了。
很多时候,投资和开车还是挺相似的。比如你计划驾车去参加某场重要的会议,不仅需要最基本的驾驶技能,最好提前给自己预留充足的时间去赶路。但总有人卡着点才出门,靠着一路猛踩油门,甚至还要祈祷车况和路况没有任何突发状况才不会迟到,显然把这趟行程的成败,完完全全地交给了“运气”,再高超的车技也可能因为偶发的意外状况而误点。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早一点出发来避免。
长期投资更似一张无法改签的门票,而这张入场券往往耗费了投资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待你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失败之后,是否还能承受这个投资计划落空的打击?若想通过节制的储蓄和聪明的投资,去摆脱完全依赖工资为生的局面,劝大家还得趁着年轻尽可能早地开始投资之旅。
除此之外,投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刚入市的你不光资金从零起步,包括理财知识、市场经验乃至挫折经历等统统几乎为零。投资新人需要积累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投资经验和阅历。投资智慧是伴随着这个投资过程而增长的,做到知行合一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当你投入几万元进行投资时,就已经可以通过持有资产的市值涨跌,来提前感受资产市场的周期和波动了,这是个人投资者很好的心理建设过程,也是将来滚大财富雪球之前必须经受住的考验。
总有些投资者觉得,最好是等到自己积累了足够本金之后再去好好地做投资,殊不知到时候“市场先生”收的学费也是加倍的,市场中天生的投资高手非常罕见,却永远不乏手握重金的投资菜鸟。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资金还有限时,最好是在刚有了工资收入后,就进行必要的投资理财。合理地安排消费、计划性储蓄、科学有效的投资、良好的心态都将成为你可以永续的理财能力,这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成熟,尽早领悟投资这门社会科学,找对方向,早点出发,其实谁都能变得富有。
我们回过头来看三组同龄的上海普通工薪家庭,在1985—2019年期间积累财富的案例(见图1-2)。
图1-2 三组家庭的财富滚雪球案例
A家庭:省吃俭用的保守投资者,25岁起每月储蓄全市平均工资的70%(从期初1985年,每人每月82.6元开始),长期把钱存在低息存款或者理财。截至35年后的2019年年末退休,累计总投入151万元,财富终值为224万元。
B家庭:45岁起每月储蓄全市平均工资的60%(从期初2005年,每人每月1341元开始)进行有效的投资,最终实现年化13%的投资回报率,并在57岁时追赶上了A家庭。但毕竟投资计划做得有些晚,截至15年后的2019年年末退休,累计投入106.6万元,财富终值为264万元。
C家庭:与A家庭同时开始存钱,但储蓄率降为50%,与B家庭同样实现了年化13%的投资回报率。截至2019年年末退休,总计投入107.9万元,财富终值为527万元!即便该组家庭退休后不再追加任何投入,在5年零3个月后也能够把财富滚到千万元市值。投资者经历的时间越久,复利的效应越大。
无论你使用何种投资策略,决定最终结果的只有三个变量,投入的资金(本金)、投资回报率(复利)和长长的坡(时间),缺一不可!这也是构成“成功的投资”的三个关键要素。
三、稳健投资的价值和优势
投资的最终目标,应该就是衣食无忧了。作家可以凭借一部畅销著作,演艺明星可以凭借一部成功的商业片,运动员可以凭借勇夺一次奥运会冠军去实现,而我们普通的投资者靠什么呢?或许你也曾经幻想过能够靠着一笔幸运的投资一夜暴富,可现实非常之残酷,大牛市中资产翻倍的散户比比皆是,再过几年后回看,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最终连本金都没有保住。
资本市场有很多讲不完的故事,有发家致富的,也有家破人亡的。在大家的眼中并没有所谓的专家,基本就只分为赢家和输家两类,几乎所有人都只记住了那个赢家,最终他被当成股神来簇拥和追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明摆着互摸口袋的负和游戏,即便99%的参与者都会亏损,但只要唯一胜出的那位赚到了极其丰厚的利润,在被放大的示范效应下,大多数人还是会趋之若鹜的。殊不知大多数赌局,哪怕你之前成功了99次,第100次做错还是会满盘皆输。
资本市场到底是用于积累财富的投资平台,还是赌场?这完全取决于投资者自己。而赌场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现在的穷人,另一种是未来的穷人,只要你不停地去赌,那么最终全身而退的概率几乎为零。《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作者,有着华尔街交易之王之称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在叱诧了资本市场多年之后,仍因最后一次投机的失败而破产自尽。在投资中遭遇巨幅亏损的人,几乎都犯了同样一个错误:想找到最快的致富方法,把自己交给了运气。
那么小资金起步的投资者,是否有必要激进投资呢?大家往往会在资金越少的时候,越是追求不切实际的收益率,转而去选择铤而走险的投资方式,期望能够借此改变命运。而偏偏此时的投资水平又是最弱的,所以屡屡被市场收割,这也注定了绝大部分散户的财富雪球始终滚不大。其实在资金不多的时候我们同样要讲究投资策略,认真地对待每一分钱,时间自然会回报你。方向上的正确,远比速度重要!长期实现复利的有效前提,必须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收益水平,否则财富的雪球也很难滚得起来。可以永续的投资体系就应该建立在即便没有牛市,长期也能够获利的基础之上,即参与所谓的“正和游戏”。
正和:比如持有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同时为持有者长期提供股息收入。
零和:固定的资金在同一池子里流转,比如无人从中抽水的朋友间牌局。
负和:例如有抽水抽佣的赌局、彩票、裸上商品期货、T+0高频交易等。
人类在进化之初,生活在一个非赢即输的世界,一方获利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零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方法之一,是去降低别人的生活水平:比如购买一个奴隶。交易只能让其中一方得利时就构成了剥削,无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生活水平。现代社会中,固定的资金在同一池子里流转,就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你赢的钱必然是其他参与者输掉的。不过大多数经济和社会活动有所不同,虽然参与者之间也会有利益冲突,甚至有人亏损,但经济活动更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价值,并实现双方得利(正和),就像贸易保护导致了贫困,而自由贸易可以带来繁荣那样。
具体到实体经济,经营者通过股权激励、授予期权等方式激励员工的斗志,最终产品创新后企业的效益增加了,公司股东、企业员工、消费者都可以是受益者,所有人都无须在别人损失的情况下才能得益。身为投资者,我们也要尽量参与这类游戏,选择多渠道,并用合理的价格配置一些有价值的企业或资产,给自己实现长期回报,而不是深陷于非赢即输、互摸口袋的无序竞争中。显然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到这个全体共同受益的理念。
一个中了500万元彩票大奖的人,和一个在资本市场中投资了十几年挣到500万元的人,是否拥有了同样的财富?狭隘地理解,两人的金融资产的确在同一水平线。而实际情况呢?在财富慢慢积累的这个过程,对于后者而言更是获取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同时拥有了可以让这笔金钱继续为自己工作的投资能力。投资很像一个需要阅历去沉淀的竞技项目,这才是我们下半辈子的主战场。常说太容易来的钱往往守不住,绝大多数一夜暴富者的确并不具备守财的能力。
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退役球星中有78%的人会在两年内破产,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退役球星中也有60%的人会在5年内破产,他们之中不乏职业生涯时年入超百万美元的球星,为何在退役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就如此窘迫?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催生了一大批富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时代赋予了致富机会,未来通过何种稳妥的方式去保护胜利的果实?他们也同样迫切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财技能去驾驭这笔财富。进行稳健和均衡的资产配置,既能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还可以避免资产遭受过大的回撤,应该成为理性投资者的首选。
投资比的并不是谁更聪明,而是比谁干的傻事更少。
既然我们无法始终保持清醒,那事先构建一个均衡稳健的组合就能够大幅提高投资体系的容错率。例如做资产配置时兼顾股票、债券、现金等不同的资产大类,投资股票时兼顾价值和成长风格,投资债券时组合不同风险等级的债券类型,这些都是均衡配置的范畴。自信心爆棚的人也许还是会觉得以上这些足够均衡的配置方式是在浪费时间,但拉长时间来看,足够稳健且又有耐心的投资者,已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肯定要比激进冒进的投资者要更容易获得成功。如何构建均衡的投资组合,本书的第五章会进一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