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研究设计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新技术时代的来临赋予了经济管理研究新的机遇和挑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经济管理研究的新方法、新理论、新范式,为社会经济生活注入了新活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经济管理研究的边界。在这之中,不容忽视的、被人们(包括学者、政府以及行业人士)广泛讨论的便是由此带来的数据和信息爆炸,以及分析工具和技术平台的迅速发展,这使得经济管理能够在数据和研究工具的支持下开展创新研究。

经济管理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工具,使用是否恰当将影响研究的效率,甚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一些国际知名院校非常注重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研究方法的培养,甚至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区别设置。在新技术时代中,海量、异构、多源的大数据为经济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为如何基于新技术开展经济管理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科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提前做好作为专业人员撰写学术论文或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准备。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它们来深入分析、有效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研究”两个字可以理解为深入思考、探索。相对于研究生的“研究”而言,本科生“研究”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培养期间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专注思考能力以及科学探索能力的训练和考查。本科生研究在本科生学习期间主要通过毕业论文或参与专业课题的方式体现。本科生在校期间,虽然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接受了高等教育,完成了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核,但这种考核一般仅仅关注单科所学习的知识,考查学生对记忆知识、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程度,而不能全面衡量和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毕业论文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又是严格的专项性的业务考核。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后,不如授人以欲。传授知识和捕鱼一样,与其教结论不如教方法,与其教方法不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一本好书,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这种自学能力的理解是举一反三,而非完全自主探索,甚至闭门造车。这种自学能力是师傅领进门之后的自我修行。本书的作用在于“举一”和“领进门”。我们或从专业领域出发,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反三”的能力;或从读者层级出发,进行层层递进的“修行”。

编者根据对国内培养优势和国际培养优势相结合的感悟,在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深入践行,并期待将这些前瞻性经验和技巧传播给更多对经济管理研究感兴趣的学者、学生以及从业人士,比如开展了本科生“学术启航计划”。以学术训练营和导师辅导两种模式,从创新思维、经典导读、研究设计、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展开科研训练。经过培养和训练,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初步形成完备的本专业学科知识体系。

无论是在指导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还是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编者都发现,本科生短时间内难以将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综合转化应用到研究中,其中很大部分受困于方法的应用。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无论在未来的研究之路还是行业之路中,都免不了与市场、数据、消费者打交道。特别地,经济管理研究本就是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开展的交叉研究。经济管理研究是管理学吸纳经济学发展的成果和研究方法,特别是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除此之外,经济管理研究与社会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有助于解决单一学科的知识、方法、工具等不足以破解的重大科学难题。本书充分体现了经济管理研究的方法交叉性,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文本挖掘等的经济管理大数据分析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经济管理行为实验研究方法等。

本书通过细致的操作步骤,辅以直观、简洁的方式让读者快速掌握经济管理前沿研究最为常见的实用方法。本书着重探讨了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研究3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经济管理的研究概述和设计,旨在从实际出发、从规范出发、从能力培养出发,讲解经济管理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规范等,使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的特征、科学研究的类型、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设计等。二是经济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介绍了经济管理研究常用的5种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方法、问卷研究方法、计量研究方法、建模研究方法和数据科学研究方法,从而为学生进行研究计划设计提供指导。三是经济管理研究的禁区,强调研究的规范化、严谨性,以及伦理道德、抄袭剽窃等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