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赵桓——睁眼汴梁被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换相

第一次开封被围,张邦昌作为谈判代表,和康王赵构一起去城外金营,这在当时看来,肯定是个相当危险的差事。

作为宰相之一,这样危险的任务能落在头上,无疑说明,此人不够强势。

后来,金人撤围北归的时候,带着张邦昌一起返回了北方。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康王赵构,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

因为在金营里表现的从容淡定,又精通箭术,被金人怀疑是冒名顶替的将门子弟,给退了回来,换成了肃王赵枢为人质,两人命运从此改变……

今年(靖康元年)八月,金人再次南侵,随金军南下的张邦昌已经和金人高层混熟了。

靖康之变后,金人欲在开封立一个汉人傀儡皇帝,秦桧建议立赵家人,金人拒绝,最后,选来选去看上了他们比较熟悉,知道其软弱本性的张邦昌。

听了这消息,据说张邦昌吓的痛哭流涕,不敢受命,结果金人以焚戮开封威胁被俘的北宋群臣。

群臣有为求活命,有为救全城百姓,纷纷上书劝进。

据说当时,只有孙傅和张叔夜不愿在劝进书上签字,宰相唐恪签字之后就服毒自杀。

张邦昌抗了四日,最终在死亡和身败名裂之间选择了后者。

称帝后,张邦昌不在正殿议政,不受群臣大礼朝拜,不让群臣山呼万岁,政令不称圣旨,不称孤道寡,和大臣议事时自称姓名;只有听说金人来了,才换上皇袍;皇宫内诸门全都锁起来,贴上“臣邦昌谨封”的封条……

金人离开后,张邦昌册封宋哲宗废后孟太后为大宋太后,以大宋太后的名义发号施令。

收到康王赵构的消息后,他立即率百官上表劝进……

在张邦昌执政期间,他曾数次上表粘罕,请求减免对开封百姓的金银勒索,并且得到了粘罕的同意,他还利用自己和金人高层的关系,保护了一大批北宋俘臣。

从其所作所为来看,张邦昌此人最多是个怯懦软弱之臣,实在算不上奸臣。

但在封建君臣看来,张邦昌触碰神器的行为实在是大逆不道;归正后,难容于赵构和李纲等人,最终被杀。

至于睡了宋徽宗的华国靖恭夫人之类的事情,不过是借口而已。

思索许久,赵桓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白时中,李邦彦,吴敏,赵野,张邦昌,五个名字,这就是此时大宋中枢的五位宰辅。

之后,他在白时中,李邦彦的名字上划了一道横杠。

历史上,白时中被罢黜后,李邦彦上位,一力主和,为了满足金人,满城勒索,等到金人撤围而去,名声已经臭不可闻,差点被东京百姓打死,最终罢相。

这两人肯定都不能留。

按照此时赵桓的本意,是想直接任命李纲为太宰的。

但此时的李纲还不是后来成功守卫开封的李纲,还没有名满天下,资历威望都不够,强行拜首相反而不美,不如按照历史上一样,先提拔为副相,等到开封解围后,再名正言顺,顺势而为。

思来想去,赵桓在张邦昌的名字下面划了一道横杠。

他决定暂时以张邦昌为首相,先给李纲占住位置。

之所以不拜吴敏,是因为这人赵桓还打算继续用,如果让他占了首相,将来李纲就上不来了。

而且,张邦昌这人性格软弱,容易拿捏,做这个过度首相最是适合。

接着,赵桓又在吴敏名字下面划了一道杠,吴敏不能为首相,却可以为次相。

之后,赵桓又写下了李纲的名字,在他名字后面写上了“尚书右丞”四个字。

随后,赵桓又写下了一个名字,徐处仁。

徐处仁是个老臣,于十九年前就担尚书右丞(副相),后来因为得罪童贯,蔡京被贬出京城去做地方官,他干脆辞职回家。

徽宗末年,他又被启用,担任大名府知府。

大名府位于北方(当时的黄河水道比较偏北,所以大名府当时是位于黄河南岸的),比较早知道金军南下的消息,所以徐处仁在大名府组织了大约一万勤王军,早在赵桓魂穿前就已经抵达了开封。

赵桓前世在两本穿宋小说中看到过这个人的名字,他是继李纲之后,钦宗朝里比较有见识的主战派。

他和李纲一样,因为吴敏的推荐,进入了执政队伍,李纲因太学生闹事而失去钦宗信任之后,徐处仁就扛起了主战派的大旗,担任过几个月的太宰,可惜当时朝廷情况,他也难有作为,最终被罢免。

徐处仁最早提出金人撤退后,应该在开封练兵备战,可惜如此建议,竟得不到支持和实施。

第一次开封被围时,城里只有三万兵,第二次被围时,还是只有三万兵……

赵桓在徐处仁的名字下面写上了“中书侍郎”四个字。

徐处仁这种曾经担任过执政的老臣资历早就够了,提拔起来就就能一步到位。

这样一来,赵桓的中央执宰团体就变成了,张邦昌(太宰),吴敏(少宰),徐处仁(中书侍郎)赵野(尚书左丞),李纲(尚书右丞)。

有了决断,赵桓立即召见了几个自己继位后提拔的两个殿中侍御史……

靖康元年,正月初四,政事堂。

议政会一开始,就有御史弹劾白时中和李邦彦。

两人按照规矩,当即请辞。

赵桓毫不犹豫的同意两人请辞,给两人一人安排了一个殿学士的虚职,将两人踢出了朝堂。

随后,赵桓又独断乾纲,提拔张邦昌和吴敏担任太宰和少宰,李纲除尚书右丞职位,同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全权负责守城御敌适宜……

群臣离开政事堂的时候都是晕晕乎乎的,皇帝的这一套组合拳把大家给打蒙了。

白时中被罢相,大家是早有猜测的,但李邦彦一同罢相,就有些出乎大家意料了。

因为李邦彦对赵桓登基是有功劳的!

早在赵桓还是摇摇欲坠的太子的时候,李邦彦就烧过他这个冷灶!

最让群臣在意的是皇帝今天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强硬!

不过,众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自从神宗之后,大宋的大臣们对皇帝的制约就衰弱的不像话了,宋徽宗宠用童贯蔡京,多少人看不过去?还不是毫无办法。

赵桓不过换个宰相而已,还是李邦彦这种名声狼藉的“浪子宰相”。

眼看群臣散去,赵桓却叫住了李纲,“李爱卿,请留步,朕有话问你。”

李纲在其他大臣疑惑、羡慕的眼光中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