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章 辅练荆州水军
见到这一场面,被曹操急召轻身简从,自襄阳前来江陵的张辽却冷眼作壁上观。
这倒和两人此时还在竞争水军都督的关系不大,反而是“荆州新降派”和曹操麾下“中坚派”的矛盾体现。
张辽此前劝降昌豨、大破乌桓、阵斩蹋顿已在曹操麾下威名赫赫。
这些战绩都凸显其显著的能力:见微知著,料敌机先。
东海昌豨使人不全力抵抗,张辽便看出他摇摆不定,孤身前往劝其投降;
乌桓与曹操于白狼山打了一场遭遇战,若非张辽全力劝战,并亲自领军,也无曹操平定乌桓的盖世战绩。
刘义举荐张辽,正是想让他提前“威震逍遥津”。
如今这人冷冷看向这边,刘义体会到何为“双目如炬”,似乎自己平素观察他人微表情一般。
刘义心知劝服文聘易,笼络张辽难,就算单挑胜他也不过是敲门砖而已……所以就得——学关羽!
毕竟无论张辽本人,还是其钦佩的关云长,都是武功盖世、重情重义之人。
当即,刘义就朗声道。“文仲业,前尘已了。吾如今名为义,受忠义之魂志才、典韦等所托,相助丞相。”
文聘气极反笑。“吾才生不负于汝,死亦无愧于地下。汝不战而奉父辈之基业,如今还自改父母所取之名。不忠不孝小辈,安敢称义?”
刘义观察到文聘此言一出,张辽果然对其面色温和许多;只是转向自己,反而更为冷厉。
知道自己的铺垫有了作用,刘义才开始他的诡辩。“敢问将军,荆州之民可曾经历战乱?荆州之兵可曾征战于四方?”
文聘冷冷道。“不曾。前有张绣、后有黄祖守州郡之门,我荆襄九郡在先主公的带领下民顺兵休,无有战乱。”
刘义再道。“故依将军之言,吾领荆州后应誓死不降,毁荆州十数年之民生,让荆州将士家破人亡才对?”
文聘被噎住,但仍强自道。“那汝也不应不发一兵便降……至少不应改名。”
刘义看向大江,片刻不语。
文聘见状,以为他无话可答,便欲将其请离军营。
却在此时,刘义幽幽道。“你可知我与先母在汝家乡宛城遇刺,若非于禁将军拼死以护,吾将与先母一同辞世。”
文聘大惊!“……汝言为真?”
刘义转身道。“仲业本为丞相开路先锋,如何成为水军领军?吾举也。只因我知汝乃忠义之士。”
“而吾则大彻大悟,千里迢迢携先母与文则将军尸身找寻丞相,更是为此以我寿元为筹码力战‘奉先之魂’附身的盗匪才能保全其尸身。”
“我阐述如此,并非想让仲业原恕于吾,只是回答汝所问。”
随即他就要转身离开此地。
一步,两步……行至七步之时,两声“公子且慢”同时响起。
刘义放下自己刚施展【性情中人】放大两人“感动”的手指。
说话的两人面面相觑,正是文聘与张辽。
刘义不曾转身。“将军还有何事?”
只见二将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公子还请留步。丞相已有交待,公子将与吾等共同操练水军。”
却在此时,看戏的甘始果断上前。“汝等称呼有错,义公子已领荆州牧,应称其为‘使君’。”
二将顿时心头再次火起,正欲称呼刘义“使君”,却被他制止。
“两位将军不必如此,我等皆为丞相效力,辅助操练水军也是为保水军袍泽凯旋而归,不平白丢了性命,全袍泽之义。两位随意称呼我便可。”
文、张二将再次对视一眼,心甘情愿道。“刘使君高义!”
说话间,刘义让甘始将自己所带之礼物带上来。听闻“礼物”二字,文、张二将眉头一颦。
见状,刘义笑了笑。揭开覆盖在礼物车上的蒙布,乃是一大堆竹简。
“此乃吾家传水军练兵之法,吾特地将此赠予二位将军。”
文聘、张辽这才舒展眉头。文聘还只是激动,因为刘表向来大方。
而张辽更是感激,自古“法不可轻传”,文聘此前尚可称之为刘义家臣,而自己完全是外人。
更何况文聘本就对水军操演有所心得,而自己完全强于陆战。
刘义的能力只能增强好感,而不是扭转他人三观,但是情义、好感对于这些重情重义之人效果又是最好的。
所以在刘义逐个将竹简赠予二将之后,二将看他也越来越顺眼。
文聘看着自己手中的竹简,读出上面的标题——《纪效新书》,然后询问刘义。“敢问纪效为谁?”
刘义笑答。“‘纪效’非人名,而寓意明非口耳空言。是吾所敬重名为‘继光’的先辈所著。”
看着这些竹简,甘始哭笑不得。
盖因他亲率所率数十人抄写、烘制一夜,才制成使君这十四卷“祖传兵书”。
想来应是使君谦逊,假借先祖之名,完成这旷世奇书。
刘义看着热忱抱着竹简的二将,笑骂道。“此物已赠予二位,难不成还要一日内读完不成?”
“我尚有江东水军都督周瑜操演水兵之信息说与两位,还请两位静听。”
听闻刘义此言,二将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竹简,随同刘义在这江边漫步。
而甘始则在刘义安排下送这一车竹简到文、张两位将军军帐。
刘义领头走着,回头对二将道。“两位可知那周瑜在何处练兵?”
张辽不语,文聘思索一阵道。“有人曾与我言明江东水军训练于鄱阳湖。”
刘义道。“正是。”然后他向张辽解释,“鄱阳湖乃是扼昌江、信江、乐安河的咽喉之地,东湖可容数万水师操练。”
“秦时随项羽灭秦,又随高祖灭楚的吴芮亦在此地练兵,其点将台就在湖中央。孙权治所柴桑与此地一湖之隔。”
张辽、文聘听后不禁点头道。“自是天赐东吴水军练兵之处。”
刘义不置可否,继续道。“水军十阵,汝等可知那周公瑾擅长何阵?两位将军不妨猜一猜。”
文聘为人和练兵都颇为扎实,所以猜测周瑜定把基础的“方阵、圆阵、疏阵、数阵”操练如意。
张辽擅领兵冲锋,所猜为“锋矢之阵、雁行之阵”。
刘义摇摇头。“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