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正在进入成熟期。那么,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经济?
一方面,近年来,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经济复苏面临着较大困难;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及相关应用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推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正在打破全球原有的经济结构,对各项要素资源进行重新分配,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带领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我国来说,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阶段,数字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原有的增长方式,推动生产方式及商业模式变革,既有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又可以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保证我国经济体系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在2021年9月26日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称:“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世界各国开始大力推进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其明显。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的增加值达到3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比18.5%,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除了稳定经济增长之外,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还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很多待就业群体,解决了就业难题,对促进就业与稳定民生产生了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战略。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出鲜明的区域聚集特征,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经济圈几个核心区域,福建、贵州等地也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例如,福建大力推进“数字福建”战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2019年被评为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贵州大力推行大数据战略,全面发展数字经济,形成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贵州模式”,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高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国数字经济还初步形成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的框架,具体表现为:数字产业化稳步增长,数字产业结构持续软化,软件产业和互联网行业占比持续小幅提升,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小幅回落;产业数字化加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数字化治理方面,数字政府建设快速推进,政府治理效率不断提升,治理方式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治理过程更加精细、灵活;在数据价值化方面,数据价值不断被挖掘、释放,推动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发生深刻变革,驱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发展。
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规划,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本书立足于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向、新趋势,详细梳理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演进脉络、体系架构与制度建设,分别从“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资产”五大维度,深度剖析5G、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阐述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内容涵盖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政务等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践,并前瞻性地从数字经济政策制度、治理体系与监管框架的角度,对我国数字经济“行稳致远”提出极具建设性的对策建议,试图为读者描绘一幅面向未来的“数字中国”新图景。
本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既从宏观层面对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发展路径做了全面阐述,又从微观层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政府和企业了解数字经济、制定与数字经济有关的政策与战略提供了有益指导,适合企业管理者、政府人员以及高校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