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概念模型

1.4.1 研究方法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层激励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影响关系,本书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研究法。针对本书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借助知网系统以及国外学术研究检索平台,重点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层激励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进行系统阅读和详细梳理,以确定本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评述后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持续性,尚未有系统完整的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因此,以此为研究主线,从理论上阐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并将管理层激励异质性纳入基本研究框架中,以检验管理层激励异质性所产生的有效效应。同时,将本书的研究内容进行拓展,考虑到外部激励制度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样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调节效应检验管理层激励、产品市场竞争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通过分组回归检验产权异质性对管理层激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的影响,并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对以上结论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保持企业创新持续性提供依据。

(3)规范分析与实践导向相结合。本书基于经济转型时期现实背景和内外部治理现状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目的,展开企业创新持续性问题的研究。遵循规范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在系统分析基础上与实践导向相结合。

本书的研究有其重要的实践导向:一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二是优化管理层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此作为提高企业创新持续性水平的动力源泉;三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创新活动得以持续。在这样的实践导向下,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机制,分析内外部激励制度对两者关系影响的一般逻辑规律,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

1.4.2 技术路线

本书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3 概念模型

结合前述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提出本书研究内容的基本概念模型,如图1-3所示。

图1-3 本书研究内容的基本概念模型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EB/OL].https://www.doc88.com/p-7744591347262.html.

(2)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EB/OL].http://www.gov.cn/jrzg/2013-01/07/content_2306329.htm.

(3)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4)刘垠.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逼近两万亿[N].科技日报,2019-09-02.

(5)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8-30/doc-iicezueu2122515.shtml.

(6)https://lvshi.sogou.com/article/detail/7PCG6WWMMP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