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综合体,经济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国家[1],短短几十年的成就已经可以与西方几百年成果相媲美[2]。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7.9%提高到2020年的63.89%,提高了45.99个百分点,预期到2050年我国平均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3]。但必须看到,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恶化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首要生态环境问题[4][5]。构成大气污染物的物质种类繁多,但当下引起我国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物质则是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6]。雾霾像是一个隐形“杀手”,时刻影响和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雾霾污染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雾霾”也成为近些年来高频出现的一个词。雾霾污染与能源使用、排放污染不达标等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如今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较为明显的副作用之一。环境保护部(2018年更名为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指出: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g/m3的颗粒物,由于其具有粒径小、活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能见度[7];另外,PM2.5具有较强的吸附、携带能力,且在空气中可以长时间停留,不易消散。因此,PM2.5常常附带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比如,PM2.5可以通过入侵支气管和肺泡进而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8][9][10][11]。相关研究表明,PM2.5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是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罪魁祸首[12],并大幅度增加暴露人群的死亡风险;同时也会对其笼罩的地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PM2.5污染事件的频发,再加上它高危害性的特点,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3][14]。我国非常重视城市雾霾治理,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大气防控长效措施,并大力推进国家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升级。2012年3月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5],将PM2.5平均浓度值增设为常规监测指标,此举标志着PM2.5正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防控的重点对象。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6],将我国城市雾霾治理分为三个阶段[17]:①起步阶段。2002年以前,这个时候我国雾霾治理还处于萌芽阶段,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鼓励相关科研工作者加强对雾霾污染防治研究,并投入充足资金支持研究工作,将有效防治技术进行推广使用。同时,国家推出防霾相关政策,为治霾提供了有效保障与依据。②发展阶段。2002—2012年是我国雾霾治理工作持续推进阶段,经过前期探索,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理方式。国家在此阶段将工作重点放在产业结构改革上,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同时国家也出台了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为雾霾治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标准。③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开始,我国进入雾霾治理蓬勃发展阶段,众多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国雾霾治理工作提供了强大后盾,使治理工作更加严谨和规范。国家要求每个部门、每个企业都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严格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都要有规可依。“十二五”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大气防控长效措施,将污染物排放与地方、部门、企业考核挂钩,并设定各个污染指标最大排放值。同时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使SO2、SOx与粉尘污染排放明显下降。
虽然我国采取了严格的雾霾污染治理措施,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仍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为43μg/m3,相比2012年的72μg/m3下降了40.3%,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显著。但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17年有239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未能达到标准,不达标率高达71%;各城市重度污染发生天数为1509天,严重污染发生天数为802天;在重度及以上污染发生天数中,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发生天数占据了总体的75%。可见,我国PM2.5污染情况依然十分严峻。
技术手段对雾霾污染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国际经验和我国特殊国情表明,充分发挥雾霾污染政策和制度的作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在实践中各地非常重视政策创新在雾霾治理中的作用,但有时会过于强调本地区和本部门在雾霾治理中的作用,反而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协同治理以及联防联治。现有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在有限的成果中也不够深入系统,对协同治理的支撑基础和微观机制关注不够,致使提出的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策略不具有可执行性。可见,探讨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支撑基础和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为雾霾有效协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本书拟在厘清多尺度雾霾污染时空特征基础上,详细阐述雾霾污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建设用地景观格局的视角探讨雾霾污染的经济社会形成机理,探寻雾霾污染、雾霾治理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框架与路径,以期为城市雾霾污染协同治理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