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求人办事
这一晚无事发生,陈百川倒是欣赏刘桃的果决了,在知道事不可为的情况下,没有盲目自信的往上扑。
能够认清楚自己的处境,陈百川觉得刘桃已经有了能在商海之中冲浪的心理素质。只要经验积累起来,刘桃就能够独当一面了。
吃过了早餐,陈百川便带着刘桃出发办事去。
这时候,就显示出刘桃租的这个地方租金便宜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地地处城乡结合部位置还是太偏僻了,他们两人等了半个多小时愣是没有一辆出租车经过此地。
陈百川实在不愿意再等了,不得不选择乘坐去市区的公交车。
只是公交车的人多拥挤,刘桃这女人包着火的身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可真是遭罪。
为了不让她别被占去便宜,陈百川还得站在她的身前护着她,同时还得小心着别被小偷给光顾了。他的包里此时可是装着五十捆国库券。
公交车晃悠了一个小时才抵达了拥有“沪西小上海”之称的曹家渡。
这里商铺林立、热闹非凡,繁忙的街头车来人往,满大街都是骑着自行车的市民,公共交通也非常发达。
陈百川一下车就被满大街的商店招牌吸引了,年丰果品店、康美百货店、万红绒线店、坚美皮鞋店、战斗文化用品商店、刘裕昌陶瓷店,一个接一个的热闹。
由于上海国棉厂、灯泡厂等国有大厂都坐落在曹家渡,不但给这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
刘桃约好的那位老师家就住在曹家渡,所以将见面地点约在这里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毕竟是求人办事,就要有一个求人办事的样子。
80年代初,随着中美建交,两国之间关系改善,互派留学生,上海这边自然是首开留学之风气,很快就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
早期的留学名额都是公派留学,两国政府签署备忘录之后,大学之间便可以直接开展交换生项目。
但即便是公费留学,国家能给解决的经费也只有学费和食宿的费用。孩子去了国外,如果想要过的好一点,那就需要家里提前给兑换些美元。
对于有家底儿的家庭来说,能让孩子留学期间少受苦,美元自然多多益善。只是国家对每个人每年能兑换的外汇数额都有明确规定,根本不够孩子的花销。
于是很多黄牛党和兑换外汇的黑市便如雨后春笋般,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SH市政府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需求和问题,专门成立了SH市因私出入境服务中心,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来稳妥处理出国留学的相关事务。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升温,SH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等有条件的单位也都开展服务,会为上海地区的学生提供官方渠道的留学项目。
但这些单位基本不会面向社会,其中的名额并不是那么好获得。
但还是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用心去打听,总有掮客会为了佣金而为你牵线搭桥,于是便有了今天的预约见面。
陈百川不是没想过去SH市因私出入境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毕竟那是官方的机构,除了帮助学生与留学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取得联系提供信息外,还可以帮助学生甄别境外学校的真伪与教育水准,帮助留学生与符合条件的学校签订契约,尽可能保护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可以说是服务水平是当下的SH市最安全规范的。
但是官方机构也有它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学生本人的情况如果有瑕疵,不太符合国外学校的招生条件时,就很难通过这些正规渠道取得留学资格。
出国留学的审批程序本就十分严格,尤其是大多学生留学都是通过国家公派的方式,自然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个人自费留学虽然也渐渐兴起,但由于参照公费留学的审核标准,对于陈百川这样的情况来说就很难。
因为他既没有大学学历,又没有高考成绩。这样的条件哪怕是自费,也不符合国家培养急需人才的标准。
姚氏西冷牛排馆。
听说这是曹家渡这一带最正宗的西餐店之一,一顿饭能够吃掉普通工薪家庭小半年的工资。
陈百川把会面地点约在了这里,既是在表示他的诚意,也是在展现经济实力。
曹晓华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部的主任,在上外不大不小的也算是个领导,在留学部里的权力挺大,听说手里掌握着一些不错的留学交换生项目指标。
这是刘桃花了一千块钱找到的门路,听说此人不但有能力送学子出国,而且在业内的口碑也极好。
陈百川与刘桃就坐在靠窗边的餐桌,店里的留声机中正播放着动听的音乐,曲目是耳熟能详的名曲《卡萨布兰卡》,哪怕是对音乐不太有研究的陈百川也知道这首曲子是由电影而创作的一首浪漫抒情曲。
刘桃佯装淡定的翻看着服务生递上来的餐单,低头时却是小声咂舌道:“这里的菜难道是金子做的么?500克牛排就要128块钱!一杯果汁都要25块钱!这也太贵了。”
陈百川前世吃惯了豪华大餐,比这贵的多的菜他都见识过,自然不会大惊小怪。
不过若是按照当前居民的购买力来计算的话,128块钱相当于上海一名普通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了,的确称得上一个贵字。
陈百川轻笑道:“贵有贵的道理啊,你看这餐厅欧式古典的装修风格,那些色彩艳丽水晶灯、名贵的雕花桌椅、柔软的地毯、精致的留声机,这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小资氛围。连这里的服务生都是一水儿的英伦范儿,说不定每一个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呢。”
刘桃也算是开了眼界了,东瞅瞅西看看,似乎是看不够一般。
陈百川倒没有阻止她,此时餐厅里除了服务生外也没几桌客人,就算服务员心里骂上一句土包子,面上他们也得保持微笑服务。
店门被从外面推开,门口进来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男人,头上梳着时下流行的中分头,脸上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框,很有大学老师的范儿。
应该是正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