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外卖陷阱
咖啡店是一个奇怪的品类:剑走偏锋的店铺难免定位小众,小而美的精致店铺速生速死,主打线下业务时竞争激烈,全靠外卖又难以存活。
有个男人叫恒星,尽管他并不是一颗真正的恒星。他开了一家咖啡店,取名为“魔法咖啡”。然而,“魔法咖啡”并没有魔法,无法改变这家咖啡店历时3个月即宣告倒闭的命运。
在商业逻辑上,恒星有着较为理性的差异化思考。和大部分咖啡店主的思路不同的是,恒星把咖啡店开在了仓库里,专门做外卖业务。
为什么专门做外卖业务?面对质疑,恒星这样解释:
一方面是他资金有限,没有装修、加盟的本金,但又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
另一方面是他辞职后辗转于认识的一些朋友的店铺,其间看到过七八家不接待堂食的咖啡店,觉得专门做外卖业务应该也有市场。
于是恒星卖掉了自己的摩托车,加上自己的存款和家里的资助,硬是凑了8万元出来。
为了将开店成本压到最低,恒星只是将仓库简单改良了一下,换了几个电灯泡,定做了一个水吧,采买了一些基本的、能够满足营业需要的用品。在办营业执照上,恒星也费了很大的工夫。理论上讲,仓库是办不出营业执照的,临近开业的前一周,恒星一番打点,找代办跑程序才把营业执照办妥。前后总共只花了5万元,就把店开出来了。
历经坎坷,“魔法咖啡”终于在2021年的大年初六正式营业了,然而盈利效果却远不如恒星预想的那样美好。
开业第一个月生意冷清,几乎只能维持在3~4单/天,还是找朋友刷单的。
第二个月情况稍好一些,停止了刷单,但也仅维持在5~6单/天。这么算下来,一个月的单量在150~180,而一单只有20元的收入,一个月的收入只能勉强支付房租。
到了第三个月,咖啡店就无法维持运营了,恒星自己也疲于应对,因此放弃了。他折价卖了设备,转让了门店,最后留下了咖啡机作为这段创业史的纪念。
对于这段创业经历,他反思道,自己其实做了很多看起来很严谨实则没太必要的前期调研:比如,去了好几家咖啡厅、西餐厅打工、做学徒,以及去云南咖啡豆原产地考察,等等,都与自己想要落地的外卖咖啡模式毫无关系。
但我认为恒星创业中最核心问题,其实正是出在纯做外卖业务上。
如果将咖啡店的零售业务大致拆解为三类——到店喝、自提、外卖,外卖业务其实只占了1/3,尽管利润高,但也有其局限性。
外卖最大的痛点,就在于品质不高,在历经长时间的配送后,口感已经差了一大半,因此大多数咖啡店的外卖业务都是靠到店和自提来拉动的。
而自提,也就是Take Away模式,近年来在白领群体中流行起来,小程序下单,顺路到店自提,这一模式的业务量逐年增长。
而恒星主动放弃了前两类零售业务,并且还要在白牌的情况下,去搏只占1/3的外卖业务的成功,这就非常不明智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咖啡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
毫无疑问,未来咖啡市场仍会是增量市场。根据统计,2020年中国年人均饮用咖啡杯数仅为7.9,预计2023年中国年人均饮用咖啡杯数可达10.8。
由于“高频+成瘾”的特性,咖啡一直是一门好生意。
但它在快速普及化的同时,也在快速资本化。
从初代咖啡连锁品牌上岛咖啡,拥有3000家门店火遍全国;到后来咖啡市场群雄逐鹿,星巴克、瑞幸、Manner、Seesaw等品牌在资本的助推下快速崛起;再到前段时间,蓝瓶咖啡再度风靡上海……咖啡品类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而咖啡业态也在不断细分:无论是追求性价比、品牌还是独特口感,你都能找到合适的店。
反观个人咖啡店创业者,尽管他们的失败总是能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原因,我却更多地看到了一些共性:诸如他们前期的精打细算,无头苍蝇般的调研,面对突发情况时的不堪一击。纵使开店一时成功,背后缺乏资本支持,也难逃速生速死的命运。
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爱喝咖啡和开个咖啡店,还真不是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