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不是个文豪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不一样的禁片

便签纸上的留言,自然是毕意南写的。

在那个没有各种自媒体、短视频的年代里,想找一部好看的电影,主要靠大家的口耳相传。

所以,能准确推荐适合的电影给女生是大大的加分项。

虽然在有点阅历的人看来,《假如爱有天意》这部电影有些情节可能过于煽情,但对于它能把任雨微看哭这件事,毕意南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尤其是男主角从战场归来,在女主角面前假装自己没有失明的那段戏,大概率会让多愁善感的小女生哭得稀里哗啦。

至于他参加的是什么战争?把他打到失明的人到底是谁?……这些争论在03年还都没人被提出呢。

……

顺利安排好了线人,毕意南心满意足地回到碟店,发现他们俩都还是两手空空。

杜维亮选不出来是因为挑花了眼,刘辰则是因为阅片量太多,比较挑剔。

老板也有点看出来了问题,故意压低了声音说:“我这刚到了一部你们师哥导的禁片,而且是今年的新片,想不想看看?”

禁片?

一看刘辰和杜维亮两眼放光的样子,毕意南就知道他俩想歪了。

碟店老板能如此不谨慎地拿出的所谓禁片,大概率不是什么“世界十大禁片”那种,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在某些地区不能公映的电影,就好像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在纳粹德国就是妥妥的禁片。

这些电影虽然也有“禁片”之名,但如果抱着追求刺激的目的观看,可就要失望了。

何况,老板刚才说是“你们师哥导的”,那岂不会是一部国产片?

毕意南还在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刘辰那边已经付完钱了。

老板还语重心长地追加了一句:“国内难得的现实主义。”

毕意南听了这话,也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原来是——《盲井》。

这电影他虽没看过,但早有耳闻,2003年2月在柏林电影节首映,还得了银熊奖。

导演李杨在1985到1987年就读于广院的电视系导演专业,说是他们师哥确实没问题。

不过,毕意南之所以对这部电影印象比较深刻,却因为这是王宝强的演员处女作,解读它的视频多如牛毛。

而且很多网红和自媒体还会用电影里王宝强和失足妇女的一段戏来炒作,说什么大尺度、为艺术献身……

相比之下,03年一个卖盗版碟的老板口中的关键词却是“现实主义”,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带着这份感慨,毕意南在马上开始写稿和先看一会电影之间犹豫了一下,还是一块坐到了刘辰的电脑前。

影片开始,画面很暗,杜维亮不得不起身拉上窗帘,大家才能看清屏幕。

故事的节奏似乎很慢。

在一个偏远地区矿场,三名矿工到井下作业,休息时聊天唠家常。

一人“关心”地问另一个:“想不想回家?”

“废话,谁不想啊?”

这时,第三个人加入了对话,好像是答话人的哥哥,他接着问:“今天就送你回家,你看咋样?”

“咋回啊?工资都没发呢。”

话音刚落,一榔头砸了下来——

一下,两下,三下……

三言两语,毫无征兆,几下重锤,一命呜呼。

这节奏不但不慢,甚至有点快得可怕。

随随便便就杀人,你管这叫现实主义?

刘辰同寝室的燕京本地人贺见野立马受不了了,“这不是胡编乱造吗?哪会有这样的事?”

“年轻人还是幼稚啊。”毕意南在心里暗想。

他清楚地知道,《盲井》和它的原著小说都改编自真实的“杀猪仔”事件。

所谓“杀猪仔”,就是骗外地农民工,假认他们当亲戚,然后带到井下将其杀死,伪造成矿难,赚取抚恤金。

对他们来说,一条人命价值多少就像在菜市场讨价还价。

影片也是这样表现的,矿长先给下马威:“我就给两万,不要拉倒。”

那可不行。

于是,一个人表演痛哭:“一百万也买不回我弟的命!”

另一个从中周旋:“他也不容易,起码四万吧?”

一来一回,价格终于协商为三万。

拿到钱后,两人分好赃,就将被害人的骨灰随意丢弃在路边,开始物色下一个不正规的矿井和下一个待宰的猪仔。

猪仔很快就送上门来——王宝强饰演的16岁懵懂少年。

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钱的诱惑,让他高高兴兴地自愿假扮成凶手的侄子,到煤矿去工作。

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

突然在一部“新片”里看到还不到二十岁的王宝强,毕意南惊讶的发现,王宝强年轻时好像也可以走小鲜肉路线的样子……

毕意南正跳脱出影片的剧情胡思乱想,手机突然响起来——金玲来电话了。

“多亏当年毕业之后没做编辑,这工作根本没假期啊。”毕意南吐槽归吐槽,也只好回自己寝室去接电话。

一听金玲是来问他把解读《水浒》写成系列文章的思路的,毕意南赶紧让她打到宿舍的固定电话。

这话题聊起来,时间短不了,我现在只是一个穷学生,双向收费的情况下,可承受不起用手机接电话的费用。

果然不出他所料,不知不觉就通话了一个多小时,等到毕意南再来到刘辰寝室,电影正好刚刚结束了。

“王宝强后来怎么样?被杀了吗?”毕意南很想知道影片的结局,脱口而出地问道。

屋里的几个人都一脸懵逼,“王宝强是谁?”

对啊,这时候还没什么人知道他呢。

“再过三年,你们就该认识许三多了。”毕意南在心里默默嘀咕了一句,解释道:“就是后来被骗到矿井的那个年轻人。”

这下大家才明白过来,七嘴八舌讲起了剧情:

在后面的剧情里,王宝强的淳朴、天真让一个凶手产生了恻隐之心,于是想出各种借口拖延,比如“他连个女人都没碰过,死的太亏了”。

另一个凶手却只想杀人拿钱,两个人在井下发生了内讧,结果全都死在了下面,王宝强成功逃生。

电影的结尾,因为王宝强和凶手是“亲属”关系,他反而拿到了两个凶手的抚恤金……

毕意南知道,《盲井》虽然一直没有在国内公映,但却并没有真的被“禁”,名气和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在他重生之前,各大网络平台都有很多解读它的视频和文章,总点击量保守估计也有几千万次。

但在2003年,这部电影给人的冲击还是有点太强烈了,贺见野就觉得题材过于黑暗、拍摄技术粗糙。

刘辰却说出了不同的想法:“镜头摇晃是因为使用了手持摄像机拍摄,这样是为了增加真实感,电影的名字叫《盲井》,应该就是想提醒观众,对于现实中的黑暗不要视而不见。”

简单两句评论,全都说在点上。

毕意南早就知道刘辰很懂电影,但是没想到他大一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品位。

他可一节影视相关的专业课都没上过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