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抑郁的内核:“抑郁铁三角”
有的人说,不要给抑郁症患者随便“贴标签”。我倒是有不同意见。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态度。
A.你情绪低落是因为你存在不足,你要努力改变自己。
B.你情绪低落不是因为你不好,只是你的“心”受伤了,“心”养好了,伤就好了,而且养伤的过程是有方法的,是可控的、循序渐进的。
哪一个会让你觉得更舒服?大多数情况下,后者更容易让患者感到安慰和希望。很多患者得知自己是抑郁症时都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原谅自己的理由,这就是改变那种“不上不下”“干着急使不上劲”状态的重要契机。
这“心”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谈到抑郁症的这个模型,我称之为“抑郁铁三角”:自我攻击、情绪积压、神经疲劳,分别对应于我们的“思维”“情感”“身体”。
抑郁铁三角
这三个问题,一旦形成一个死循环,就会互相促进,人的那种无力与恐惧就会被莫须有地放大,像一个漩涡一样将人不断拉向深渊。
1.什么叫“自我攻击”呢?
自我攻击,也就是我们对自己过分地苛求,全面地自我否定,甚至不加拣择地将一切层面的挫败都归因于自己有问题。下面就来说一说自我攻击的一些常见表现。
·自卑。我们总会有一种底层的预设,我是不被喜欢的,除非我优秀,除非我有能力,除非我好看,除非我善良……
·苛责。经常表现为怕被批评,完美主义、内疚,严重的时候会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归因于自己,别人吵架怪自己,被别人欺负怪自己,赚不到钱怪自己,离婚了也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自我否定。比如,我做得不够好,我的什么东西不够好,常表现为我的钱不够多、我的职位不够高、我的学问不够好、我的技术不够好、我长得不够漂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会将能力的不足、经验的不够、某一件事的失败等细节问题都上升为“‘我’很糟糕”“‘我’是个完蛋的家伙”,这就是“全面的自我否定”。
这个“自我攻击”与“反省”仅一线之隔。
·反省是这样的:哦?这里我做得不够好,改一下,就更好了。
·自我攻击是这样的:哦?这里我做得不够好,哎,我真糟糕。
很多理论会说“我是一切的根源”“不要做受害者”“诸事不顺反求诸己”。反求诸己,是让我们从自身找“出路”,而不是否定自己。
如果对这一点产生误解,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不客气地说,很多人本来不抑郁,就是那种“自我攻击式的反思”让他们进入抑郁状态的。
想当年,我就是这么把妻子推进抑郁的。当时我家孩子刚出生,我爸妈来帮我们照顾孩子,两代人的很多观念不一样,妻子自然有很多不满意、受委屈的地方。我就一直给她灌输“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就只能改变自己”,“婆媳关系不好就一定是你做得不够好”,我甚至会深入挖掘“你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
有时人们会喜欢用“忏悔”的方法。原则上来讲,忏悔是有助于消除内心罪恶感的,但忏悔不好也会进入自我攻击模式。重点在于要让忏悔的人感到自己是被接纳和原谅的,感受到有爱的连接,而不是被批评和讽刺的。
曾有一对夫妇来我这里看病,他们每天诚心忏悔,结果几年下来,越来越觉得自己“猪狗不如”,抑郁很严重,身体也越来越糟糕。
那些骨子里不觉得自己被爱被喜欢的人,可能更适合其他的方法。
自我攻击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被外来的各种评价、态度而灌输的自我定位。比如:你要善良,说明你还不够善良;你要努力,说明你还不够努力;你要坚强,说明你还不够坚强;你身体不好;你长得不好看;你出身不好;你必须做人上人;你应该安于平凡……与此类似的还有“限制性信念”,比如:赚钱很难,男人都是不可靠的,社会是黑暗的,你只能靠自己……
除此之外,以下的有关情绪积压、生活带来的创伤、没有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也是产生自我攻击的重要原因。
2.什么叫“情绪积压”呢?
如果一个人说你不懂他,多半是说你不懂得他的伤。
我们从小就在不断面临各种精神创伤,被否定、被恐吓、被控制、被忽略……这些伤害造成的各种情绪都是积留在身体里面的。并不是说,事情过去了、忘了就没事了。没那么容易忘的!仔细地反思我们今天的每一个情绪,其实都是过去旧伤的再现。
比如,夫妻之间吵架,因为一双袜子没洗、某一天回家晚了,或者忘了生日。单纯就事论事至于离婚吗?当然不至于。可为什么,那一瞬间我们就那么气愤呢?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忘了洗袜子吗?似乎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那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过去的你经常被迫承担很多家务吗?
·是你过去经常被人呼来唤去,不在意你,不珍惜你的劳动成果吗?
·是勾起你了心里的不甘、委屈、愤怒、负担、沉重感吗?
·是因为你过去总是被忽略,总有一种自己不重要的感觉吗?
貌似这样联系起来,你会发现,袜子背后有很多过去留下的情绪,它们只是被这双袜子引发了而已。当这些旧伤积累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我们就可能再也压制不住了。芝麻大点事,哪怕是个眼神,都能炸出一仓库的陈年旧账。
3.旧伤是怎么留下来的?
(1)精神上的缺失感和不被满足的需求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中说人要获得深层的身心健康,就必须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与此相反的就是追逐“欲望”。“欲望”——是来自人们在精神层面的最基本的需求。
这些基本需求,在五行学说的分类方法中被描述为这样五大类。
·木:想要掌控与前进。掌控感,充满希望,成就感,胜利的快感,自由不被约束。
·火:想要喜欢与连接。被爱、被喜欢,拥有表达爱、喜欢的能力与机会,做好人。
·土:想要积累与融合。被关怀、理解、帮助、陪伴、重视,富足感与舒适感。
·金:想要价值与不同。与众不同,价值感、意义感,被认可、被尊重。
·水:想要安全与探索。安全感,可以隐藏,不被关注的自由行动,保持流动不静止,探索。
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既无法被彻底地满足,也无法被永久地压制。或许在成年之后的精神成长之中,我们有机会超越这些欲望,但在童年的养育中,这些欲望应当被尽可能满足。在童年的早期,尤其是幼儿园以前,乃至襁褓之中,这些欲望还不能被称之为欲望,只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些需求中的某一些部分没有被满足,它们将会变成一种深深的“夙愿”,以至于我们会在一生中不断地追逐这些不曾获得的基本需求。不仅是童年,即便在成年之后我们也仍在不断经历各种的不被满足,甚至剥夺。
然而后来的追逐,只能让我们获得暂时的满足感,并不能真正满足最初的遗憾,所以我们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这时需求就变成了“欲望”。
任何一种需求没有被满足,都会导致我们感到“我”是残缺的、不够好的。这种残缺感,正是“自我攻击”的来源:我是不被喜欢的,我无法控制我的世界,我是不被关注的,我是没有用的,我是不安全的。
(2)没有被安抚的创伤
很遗憾,在现实生活中,童年时这些基本的需求,不可能被完全地满足。
好消息是,这些与生俱来的、童年经历的未满足,并不会伴随一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必然要面临更多“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残酷事实。这些未满足也并没有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反而让我们日益强大。
这些需求无法被彻底满足,也不能被永久压制,唯一的出路就是“共存”。我们常听到的“接纳”“允许”“宽容”,正是对共存的一种态度。“适当强度的创伤+有效的安抚与帮助”,这构成了人们逐渐学会与需求共存的必要素材。
这些需求上的未满足感,之所以会变成创伤、自我攻击,有两个原因。一种可能,是过早承受了我们承受不了的缺失,比如:
·从小被过于严苛地要求。
·童年早期被迫与父母分离。
·成长阶段的物质匮乏。
·过早地被要求独立、懂事、承担责任。
另一种可能,是我们承受了某些未满足,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安抚或者情绪上的释放。比如:
·有的人,小时候是不许哭的,哭了要挨揍。
·有的人,委屈是不能说的,说了父母会告诉你,他们比你更委屈。
·有的人,害怕是不能承认的,承认了是会被嘲笑的。
·有的人,“想要”是不能说的,说了就让父母很为难。
这些未满足的需求,会造成大量的负面情绪,如委屈、怨恨、愤怒、不甘、嫉妒、悲伤、害怕等。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哄一哄、抱一抱我们,或者听我们诉说一二,这些负面情绪便会随风飘散。而那些无处表达或者不被允许释放的情绪,久而久之,让我们习惯于不再表达那些情绪。比如有些人可以很自由地说“我生气了”,却很难说“我害怕”;有的人很容易说“我爱你”,却很难说“不”。
那些没有得到安抚或者释放的情绪,在生活中不断重演,不断加深。
甚至有些情绪,我们自己是很难命名的。比如有时候我们特别难受,跟朋友聊天,朋友说:“你的意思是说,你们之前的误会让你很觉得很委屈?”你可能会有一种“对对对,我就是那个意思”的感觉。这种被看懂的感觉,让我们觉得一下子就得到了深深的理解与安慰。
但如果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太多没有被看见的情绪,就会出现那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有时候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正沉浸在一种什么样的痛苦之中。他们最渴望的就是,有人能够看懂他们的感受,或者帮他们说出他的感受。
这些想表达又不能表达的情绪,忘又忘不掉,说又说不出,就会留在身体里面,我们只能努力压制、批评这些情绪,于是就变成了自我攻击。比如,我不能“想要”,我不能害怕,我不能软弱,我不能愤怒。
(3)回避感受
回避某种负面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情绪积压。我们不可能通过“解决问题”或者“回避问题”的方式来永远地躲开某种需求的未满足。事实上,对于负面的感受,我们应该报以一种宽容接纳的态度,或者说,练习耐受这些感受,直到有足够的心力与之共存。
《道德经》说:“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我们对这些负面的东西,有多大的承载力,决定了我们能够获得多少美好的生活。
比如一位画家,从小被父母嫌弃,后来偶然发现自己在绘画上很有天分,取得了一些成绩,父母变得很为他而自豪,于是他就玩命地学画画,后来成了著名的画家。但现实中,无论他如何优秀,还是有人对自己表示不喜欢、不友好,最后因无法承受这种不被喜欢的感觉而崩溃。
这个人是在通过获得成就、荣耀来逃避“被嫌弃”的感觉,然而,“有人不喜欢我”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
4.什么叫神经疲劳[1]?
“自我攻击”“情绪积压”是所有人的普遍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有当“神经疲劳”出现时,才会将“抑郁铁三角”的循环引爆。
人在困倦、疲惫、紧张、压力、脑力消耗过度等情况下,神经系统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种紧张的状态会让人的负面情绪被“莫须有”地放大。
关于神经疲劳,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比较小的宝宝都会有一个叫“闹觉”的现象,就是说不管多乖巧的孩子,在睡前或者特别困的时候,都可能变得情绪激动,不讲理、发脾气、不听话。
神经性疲劳,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慢慢地人的神经系统就像是“拉太久的橡皮筋”——松不下来了。某一天,神经疲劳、负面情绪与负面想法,开始互相放大,“抑郁铁三角”的死循环便正式宣告上线运行。
会不会爆发死循环,这个很难预测,所以医学界普遍认为“抑郁症是不可预防的”,因为“自我攻击”“情绪积压”和“神经疲劳”几乎是人人都有的。但据我个人的观察,死循环的爆发会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即“心力枯竭”,这一部分我们稍后再说。
5.死循环的出口
原则上来讲,“抑郁铁三角”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打断,我们都有可能从“死循环”里解脱出来。
·有的人适合从调节神经功能入手,通过药物、针灸、正念冥想等来终止异常的神经活动。
·有的人适合从释放情绪入手,那就好好地哭一哭,找个能理解自己的人聊聊。
·有的人适合从停止自我攻击、接纳自己入手,好好梳理反思一下自己的思维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