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病诸候上 凡二十九论
【提要】风病诸候,包括第一、二两卷。之所以将此置于篇首,大体取“风者,百病之长”之义。其所涉及证候庞杂,但均具有“风者,善行而数变”之特性。
总括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发病急骤者,如卷一之中风、风癔、风痱、风痉、偏枯、角弓反张、风腲退、亸曳、口㖞等,均为中风病之常见证候,或危及性命,或致终身残疾。其二,由风邪引起的肢体关节病证,包括痹证及其后遗症,如贼风、历节风、血痹、风痹、风湿痹及其所致的手足不随等。其三,风邪导致的神志病变,如风惊、风狂、风癫、五癫、风头眩、风惊悸、风惊恐、鬼魅、鬼邪等。其四,由风邪导致的皮肤疾病,如刺风、蛊风、隐疹、风痒、恶风、诸癞等。其五,风邪引起的外感病,如风热、风冷、风气等。上述疾病的病因都与风邪有关,是由于脏腑气血先虚,而感受风邪致病。其中有些病证,如惊悸恐、五脏恍惚、鬼邪、鬼魅等,后世多归入神志门中,分类方法有所不同。
一、中风候
【原文】中风[1]者,风气[2]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3]长养万物。从其乡来[4]者,人中少死病。不从其[5]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
心中风,但得偃卧[6],不得倾侧[7],汗出[8]。若唇赤汗流[9]者可治,急灸心俞[10]百壮[11]。若唇[12]或青或黑或白或黄[13],此是心坏为水[14],面目亭亭,时悚动者[15],皆不可复治,五六日而死。
肝中风,但踞坐[16],不得低头[17]。若绕两目连额[18]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19]百壮。若大青黑,面一[20]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
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水[21],汗[22]出者可治,急灸脾俞[23]百壮。若[24]手足青者,不可复治。
肾中风,踞而腰痛[25]。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粢[26]大者可治,急灸肾俞[27]百壮。若齿黄赤,鬓发直[28],面[29]土色者,不可复治。
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30]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边,下行至口,色白可治,急灸肺俞[31]百壮。若色黄,为肺已伤,化为血[32],不可复治。其人当妄[33],掇空指地[34],或自拈衣寻缝,如此数日而死。
诊其脉:虚弱者,亦风也;缓大者,亦风也;浮虚者,亦风也;滑散者,亦风也[35]。
【按语】本候论述中风病,其五脏中风的症状,与《素问》《太素》的五脏风,以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的五脏中风均不相同,而与《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所述大同小异。同时,这里五脏中风的内容,和后世所论中风(卒中)之属于脑血管意外者,亦不相同,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危重证候,而归本于五脏加以论述。
又,本候中的“死病”“不可复治”“数日而死”等语,不能拘泥,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现在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已大有发展,对待这些说法,可以作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理解。以下同此。
二、风癔[36]候
【原文】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37],病发于五脏者,其状奄忽[38]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39],舌强[40]不能言。发汗身软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41]左右白[42]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体直者,七日死。
【按语】风癔,即后世所说的中风病。中风病的病因,在唐宋以前,均认为由外风侵袭所致。此后由于不断的实践,认识上有了发展,提出“内风”和“非风”的论点,这是比较符合本病病理变化的。
以下风口噤候、风舌强不得语候、风失音候、风痱候及风偏枯候等,均是分别论述中风的病证及其后遗症,可以联系起来研究。
三、风口噤候
【原文】诸阳经筋[43],皆在于头。手[44]三阳之筋,结入颔颊[45]。足阳明之筋,上[46]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47]则筋急[48],故口噤[49]不开也。诊其脉迟者生[50]。
【按语】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诸候有中风口噤候,卷四十三妇人产后病诸候中有产后中风口噤候,卷四十八小儿杂病诸候中有中风口噤候,与本篇论述类似,仅有文字繁简出入,内容涉及妇人杂病、产后病及小儿杂病等多方面病理变化,可相互参阅。
四、风舌强不得语候
【原文】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51],散舌下。心之别脉[52],系[53]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
【按语】《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但并未言及邪中于何脏而致“舌即难言”。本候从足太阴脾经及手少阴心经之别络与舌的结构联系,阐释风邪侵袭心脾两脏,而致“舌强不得语也”。此即所谓“脏病,形乃应”。
五、风失音不语候
【原文】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54]者,音声之户[55];舌者,声[56]之机;唇[57]者,声之扇[58]。风寒客于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59]。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
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瘖[60]。
【按语】本候从喉咙、会厌、舌、唇与声音的生理联系,阐述风寒之邪客于上述部位可致“失音不语”。
六、贼风候
【原文】贼风[61]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62]。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其伤人也,但痛不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伤风冷则骨解深痛[63],按之乃应骨痛也。但觉身内索索冷[64],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65],时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乃结成瘰疬[66]及偏枯[67];遇风热气相搏,乃变附骨疽[68]也。
【按语】丁氏按曰:“本候插于中风病诸候之间,似错简,如移于风湿、风痹诸候相联,则较有连贯性。”
七、风痉候
【原文】风痉[69]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70]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71]。卒然身体痉直者,死也。由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则发痉也。诊其脉,筑筑[72]如[73]弦,直上下者,风痉脉也。
【按语】本篇与书中卷三十六金疮中风痉候、卷四十二妊娠痉候、卷四十三产后中风痉候及卷四十八小儿中风痉候均论述风痉之病,虽然具体发病情况不一,名称也有差异,但在病因、症状方面,却有共通之处,可相互参阅,以便全面深刻地认识该证。
八、风角弓反张[74]候
【原文】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
【按语】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诸候中亦有角弓反张候,论述较本篇为详,可相互参阅。
九、风口㖞候
【原文】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75],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㖞僻[76],言语不正[77],而目不能平视。诊其脉,浮而迟者,可治。
养生方[78]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㖞。
【按语】本书中卷三十七妇人杂病诸候、卷四十八小儿杂病诸候及本篇均论述“风口㖞候”。文字繁简有异,机理则类似,可相互参阅。
十、柔风候
【原文】血气俱虚,风邪并入,在于阳[79]则皮肤缓[80],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81]之状,四肢不能收[82],里急不能仰。
【按语】本书卷四十三妇人产后病诸候中亦有产后中柔风候,论述较本篇详尽,可参阅。
十一、风痱[83]候
【原文】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84]者,风痱也。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
【按语】关于风痱的症状,古籍记载不尽相同。本候指出“四肢不收,神智不乱”,而《灵枢·热病》云:“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风痱》曰:“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这些差异,可能是病情的轻重不同所致。
十二、风腲退[85]候
【原文】风腲退者,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86],腰脚缓弱,不自觉知是也。由皮肉虚弱[87],不胜四时之虚风[88],故令风邪侵于分肉[89]之间,流于血脉之内,使之然也。经久不瘥[90],即变成水病[91]。
十三、风偏枯[92]候
【原文】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93]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94],邪气独留,则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智不乱是也。邪初在分腠之间,宜温卧取汗[95],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诊其胃脉[96]沉大,心脉小牢急[97],皆为偏枯。男子则发[98]左,女子则发右。若不喑[99]、舌转音可治,三十日起。其年未满二[100]十者,三岁死。又左手尺中神门[101]以后脉足太阳经虚者,则病恶风[102]偏枯。此由愁思所致,忧虑所为。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103]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气[104],从头至足止,愈疽[105]、疝、大风、偏枯、诸风痹。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106]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107],无有罣碍[108]。
又云: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瞑心[109],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110]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111],下达涌泉[112]是也。
又云:正住[113]倚壁,不息行气,从口趣[114]令气至头始止,治疽[115]、痹[116]、大风、偏枯。
又云:一足蹹[117]地,足不动;一足向侧相[118],转身欹[119]势,并手尽急回,左右迭互[120]二七。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润。
【按语】从本候起,正文之后多附有“养生方导引法”,凡278条。其中有许多专用术语,为做导引时的具体动作,这些动作有统一要求,本书均有解释,可相互参阅。亦可参阅《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第五之调气法。
十四、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
【原文】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121],则筋屈[122]。邪客关机[123],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124]。足厥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王[125]在春。其经络虚,遇风[126]伤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
诊其脉,急细如弦者,筋急足挛也。若筋屈[127]不已,又遇于邪,则移变于肝。其病状,夜卧则[128]惊,小便数[129]。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手前后递互拓[130],极势[131]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132],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努[133]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134]平,头动,髆[135]前后欹侧,柔髆二七。去髆井[136]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137],鼻内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
又云:两手抱右膝著膺[138]。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右[139]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状,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去,换易四七。去髆内风,两髆井内冷血,两掖[140]筋脉挛急。
又云:踞坐[141],伸左脚,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展左足著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142]。
【按语】本篇承袭了《素问·痹论》的观点,论述了筋痹与肝痹的病因、发病季节,以及二者之间的病理联系。
十五、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原文】风身体[143]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144];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145]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机关缓纵[146],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
诊脾脉[147]缓者,为风痿,四肢不用。又心脉、肾脉[148]俱至,则难以言,九窍不通,四肢不举。肾脉来多,即死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极力左右[149]振两臂,不息九通[150]。愈臂痛劳倦,风气不随。振两臂者,更互踶[151],犹言蹶[152]。九通中间,偃伏[153]皆为之,名虾蟆[154]行气,久行不已[155]。愈臂痛劳倦,风气不随,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
又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伸腰,口内气[156],振腹七息。除壮热,疼痛,两胫不随[157]。
又云:治四肢疼闷[158]及不随[159],腹内积气。床席必须平稳,正身仰卧,缓解衣带,枕高三寸,握固[160]。握固者,以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两脚竖指,相去五寸。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漱醴泉[161]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齿,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吐气[162],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六息,一出之,为一息[163]。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鱼、肥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164]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病。
【按语】本节秉承《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也”的论点,阐述了体虚风邪伤于脾胃之经络,致脾不能将胃受纳、腐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布散到肢体关节,而致肢体痿废,不能随意运动。此亦为《素问·痿论》所言“治痿者,独取阳明”的依据。
十六、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
【原文】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三气时来,亦有偏多偏少,而风湿之气偏多者,名风湿痹也。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故其肌肤尽痛。然诸阳之经,宣行阳气,通于身体,风湿之气,客在肌肤,初始为痹。若伤诸阳之经,阳气行则迟缓[165],而机关弛纵,筋脉不收摄,故风湿痹而复身体手足不随也。
【按语】《素问·痿论》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即言痹证经久不愈,经络气血日渐亏虚,常可导致肢体肌肉萎缩,四肢痿废不用而转为痿证。本篇以此为据,论述风湿侵袭所致之风湿痹,日久使阳气运行迟缓,可在风湿痹证的基础上继发“身体手足不随”。
十七、风痹手足不随候
【原文】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多者为风痹。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诸阳之经,尽起于手足,而循行于身体。风寒之客肌肤,初始为痹,后伤阳经,随其虚处而停滞,与血气相搏,血气行则迟缓,使机关弛纵,故风痹而复手足不随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按语】以上三候均论述“手足不随”。纵览全书所述,“手足不随”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风邪伤及脾胃经络,脾胃亏虚,不能濡养身体四肢,而邪气在于诸阳之经。其二为风湿痹证日久不愈,致使诸阳之经阳气运行迟缓。其三为本候所论之风痹日久,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后两者均为由痹证继发而致“手足不随”。其四为风热之邪侵袭,如卷四十八中风不遂候所言:“风夹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夹于热,即缓纵不遂。”其对由外邪引发之“手足不随”的阐释,可谓甚详,宜参阅研读。
十八、风半身不随候
【原文】风[166]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血气,润养身体。脾胃既弱,水谷之精,润养不周,致血气偏虚,而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随也。
诊其脉[167],寸口沉细,名曰阳内之阴[168],病苦悲伤不乐,恶[169]闻人声,少气,时汗出,臂偏不举。又,寸口偏绝者,则偏不随;其两手尽绝者,不可治也。
【按语】本篇观点与十五候“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所论类似,可相互参阅。
十九、偏风[170]候
【原文】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其状或不知痛痒,或缓纵,或痹痛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长舒,令掌仰[171];一手捉颏[172],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173]势,急挽之二七。去颈[174]骨急强,头风脑旋[175],喉痹,髆内冷注,偏风。
又云:一足蹹地,一手向后长舒努[176]之,一手捉涌泉急挽,足努、手挽,一时极势,左右易[177],俱二七。治上下偏风,阴气不和。
二十、风亸曳候
【原文】风亸曳[178]者,肢体弛缓不收摄也。人以胃气养于肌肉、经络[179]也。胃若衰损,其气不实[180],经脉虚,则筋肉懈惰,故风邪搏于筋,而使亸曳也。
【按语】本篇与十五候“风身体手足不随”、十八候“风半身不随”均阐述胃气不足而致肢体痿废。但十五候所论病因为“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使“脾气弱……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是以外因为主。而十八候及本篇则强调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故而易被风邪侵袭而发为手足不随。
二十一、风不仁候
【原文】风不仁者,由荣气[181]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
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182]不仁。不仁,脉虚数[183]者生,牢急疾者死。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赤松子[184]曰,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185],指相向,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仁、足寒。
又云:展两足,上[186],除不仁、胫寒之疾也。
【按语】本篇论述外感皮肤麻木不仁的病因,营卫失调乃其内因,风寒侵袭为其外因,强调内外合邪致病,故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时,在疏风散寒的同时,还应注意调和营卫。
二十二、风湿痹候
【原文】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久不瘥,入[187]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任臂[188],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痹痛。又,正卧,叠两手著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痛痹。有偏患者,患左压右足,患右压左足。久行。手亦如足,用行[189]满十方止。
又云:以手摩腹,从足至头[190]。正卧,踡[191]臂导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闭气[192]不息十二通。以治痹湿不可任,腰脊痛。
【按语】本篇与本卷十六“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所论一脉相承。阐释气血亏虚是风湿痹病形成的内因,风湿乘虚侵袭为其外因。经久不愈,使阳经气血运行障碍,可继发“身体手足不随”。
二十三、风湿候
【原文】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风者,八方之虚风;湿者,水湿之蒸气也。若地下湿,复少霜雪,其山水气蒸,兼值暖,腲退[193]人腠理开,便受风湿。其状令人懈惰[194],精神昏愦[195]。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脏则喑痖[196],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197]。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真诰云:栉头[198]理发,欲得多过[199],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200],更番用之。
【按语】本候论述了风湿病的成因与症状,指出体虚而腠理开合失司为其内因,风湿之邪侵袭乃其外因。症见倦怠乏力,精神萎靡。日久可引起四肢不随、音哑、脚气等继发病。
二十四、风痹候
【原文】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201],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202]曰风,在阴[203]曰痹,阴阳俱病曰风痹。
其[204]以春遇痹[205]者为筋痹[206],则筋屈[207];筋痹不已[208],又遇邪者,则移入肝;其状夜卧则惊,饮多小便数[209]。夏遇痹者为脉痹[210],则血凝[211]不流,令人萎黄[212];脉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心;其状心下鼓,气暴上逆,喘不通,嗌干,喜噫[213]。仲夏[214]遇痹为肌痹[215];肌痹不已,复[216]遇邪者,则移入脾;其状四肢懈惰[217],发咳呕汁。秋遇痹者为皮痹[218],则皮肤无所知;皮痹不已,又遇邪,则移入于肺,其状气奔痛[219]。冬遇痹者为骨痹[220],则骨重不可举,不随而痛;骨痹不已,又遇邪,则移入于肾;其状喜胀[221]。
诊其脉,大而涩者为痹,脉来急者为痹[222]。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因汗入水,即成骨痹。
又云:忍尿不便,膝冷成痹。
又云:大汗勿偏脱衣,喜偏风半身不随。
养生方要集云:大汗急傅[223]粉。著汗湿衣,令人得疮,大小便不利[224]。
养生方导引法云[225]: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226],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趺[227]置膝上,除体痹。
又云:偃卧,合两膝头,翻两足,伸腰坐[228],口内气,振[229]腹,自极[230]七息。除痹痛、热痛[231],两胫不随。
又云:踞坐,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引两手[232]布两膝头。除痹呕。
又云:偃卧,端展[233]两手足臂,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寒,周身痹,厥逆。
又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大风、偏枯、诸痹。
又云:左右手夹据地,以仰引腰,五息止。去痿痹,利九窍。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234];令人耳闻声。久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
又云:踞[235],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痛痹。
又云: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又云:凡人常觉脊倔强[236]而闷,仰面努髆井向上,头左右两向挼[237]之,左右三七,一住[238],待血行气动定,然始[239]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二七[240]。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两膝颈头,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腰痹背痛[241],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尽除。
【按语】本候导引第二条与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导引第二条同,第五条与本卷风偏枯候导引第一条同,第七条与风偏枯候导引第二条同。
二十五、血痹候
【原文】血痹[242]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243]。此由忧乐之人[244],骨弱肌盛,因[245]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
诊其脉自微涩在寸口,而关上小紧,血痹也。宜可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按语】本候论述了血痹的病因、脉象及针刺法则。强调优越享乐之人“骨弱肌盛”的正虚体质是血痹发生的内因;“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致卫外不固,或当风睡卧,腠理开合失司,而风邪乘虚侵袭是其外因。内外合邪,使血气痹阻不通,故发为血痹。
二十六、风惊邪候
【原文】风惊邪[246]者,由体虚,风邪伤于心之经也。心为手少阴之经,心气虚,则风邪乘虚伤其经,入舍[247]于心,故为风惊邪也。其状乍[248]惊乍喜,恍惚[249]失常是也。
二十七、风惊悸候
【原文】风惊悸[250]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251]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其状,目精[252]不转,而不能呼[253]。
诊其脉,动而弱者[254],惊悸也。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二十八、风惊恐候
【原文】风惊恐[255]者,由体虚受风,入乘脏腑。其状如人将捕之。心虚则惊,肝虚则恐。足厥阴为肝之经,与胆合;足少阳为胆之经,主决断[256]众事。心肝虚[257]而受风邪,胆气又弱,而为风所乘,恐如人捕之[258]。
二十九、风惊候
【原文】风惊者,由体虚,心气不足,为风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虚[259],虚则血乱,血乱则气并于血,气血相并,又被风邪所乘,故惊不安定[260],名为风惊。
诊其脉,至[261]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精藏于玉房[262],交接太数,则失精。失精者,令人怅怅,心常惊悸。
【按语】以上四候,论述风候悸恐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内容异中有同,可以联系起来探讨。
从症状上看,风惊是惊而脉数;风惊邪是乍惊乍喜,恍惚失常;风惊悸是由惊而悸,甚至目睛不转,而不能呼;风惊恐则惊恐如人将捕之。四者之间,似有轻重缓急之分。其发病原因,虽与情志上的忧虑恐惧、肝胆之气虚怯等有密切的关系,但血虚而风邪伤心则是共同的。其常突然发作,又易迅速恢复,具有“风者善行数变”的特征。所以列入风病诸候。
[1]中(zhòng众)风:指六淫风邪入中五脏而致的五脏风证,属真中风,非当今所言之中风。中,感受。
[2]风气: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中风候作“虚风”。
[3]主: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中风候作“生”。
[4]从其乡来:指风气从正常当令方向而来,如春东风、夏南风、秋西风、冬北风。可参阅《灵枢·九宫八风》。
[5]其: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补。
[6]偃卧:仰卧。
[7]倾侧:侧卧。
[8]汗出:二字之上《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一有“闷乱冒绝”四字,《外台秘要》卷十四中风及诸风方无此二字,《中藏经》卷上第十七作“汗自出”。
[9]汗流:有出汗症状。
[10]心俞(shū书):经穴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1]壮:艾炷的计数单位,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其数以壮年为标准,老幼酌减,故名。水: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中风候补。
[12]若唇:此二字下《中藏经》有“面”字,义胜,能与下文唇面同举诸词相应。化为血:此义不详,待考。丁氏释曰:“可作‘变为血证’理解。《中藏经》卷上第二十八有‘风中于肺,则咳嗽喘闷,失血者,不可治’。又谓:‘热伤于肺,肺化为水,不可治。’可证。”
[13]或青或黑或白或黄:宋本、汪本、周本同;《中藏经》此后有“其色不定,眼动不休者”二句,可参。
[14]心坏为水:宋本、汪本、周本同;《中藏经》作“心绝也”。此义不详,似指心血脉败坏,待考。丁注本释曰:“犹言心坏乃为水所乘。《中藏经》卷上第二十四:‘心伤则心坏,为水所乘。’可参。”
[15]面目亭亭,时悚(sǒng耸)动者:《中藏经》作“眼动不休者”。亭亭,耸立貌。此指表情淡漠,目光呆滞,或时而又见肌肉抽搐,呈恐惧之貌。此乃濒危时的面部表情。
[16]踞坐: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
[17]低头:《中藏经》作“倨偻”。
[18]若绕两目连额:“目”,原作“日”,据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改。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三、卷四十八中风候以及《医心方》卷三第一,额字后并有“上”字。
[19]肝俞:经穴名。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0]一:一时,时而。
[21]壮:艾炷的计数单位,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其数以壮年为标准,老幼酌减,故名。水: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中风候补。
[22]汗:原作“汁”。据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中风候改。
[23]脾俞:经穴名。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4]若:此字之下《备急千金要方》有“目下青”三字。
[25]腰痛:《中藏经》作“腰脚重痛”。
[26]饼粢(zī资):用稻粟做的饼,亦称“粢饼”。
[27]肾俞:经穴名。在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8]鬓发直:指毛发竖起。
[29]面:此前原有“头”字。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八删。
[30]冒闷:昏冒郁闷。
[31]肺俞:经穴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2]若唇:此二字下《中藏经》有“面”字,义胜,能与下文唇面同举诸词相应。化为血:此义不详,待考。丁氏释曰:“可作‘变为血证’理解。《中藏经》卷上第二十八有‘风中于肺,则咳嗽喘闷,失血者,不可治’。又谓:‘热伤于肺,肺化为水,不可治。’可证。”
[33]妄:此字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一有“言”字。妄,胡乱。在此指病人神志昏乱。
[34]掇(duō多)空指地:形容病人神志昏迷时的无意识动作。掇,拾取。“自拈衣寻缝”与此义同。
[35]亦风也:此后元本有“脉法总承上五脏言”八字。
[36]风癔(yì意):《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一作“风懿”,义同。风癔,又名风噎、风懿。指以突然昏倒,不知人事,伴有舌强不能言、喉中窒塞、噫噫有声为主症的病证。足阳明之筋,上:此六字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八中风口噤候补。
[37]先中于阴:指首先中于五脏,即后世所说的“中脏”,为“卒中”的一种。阴,指五脏。《素问·太阴阳明论》:“阴受之则入五脏。”
[38]奄忽:很快地,突然。
[39]噫(ài爱)噫然有声:形容气逆上冲发出声音。临床所见,有的为鼾声,有的为痰鸣音。噫噫,鄂本作“哕哕”。
[40]强(jiàng匠):强硬,不柔和。
[41]人中:鼻下唇上的凹沟。
[42]白:此前原有“上”字。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林亿校注删。
[43]经筋:是经脉循行于体表部位的筋肉系统的通称。可参阅《灵枢·经筋》。
[44]手: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三、卷四十八中风口噤候补。
[45]结入颔颊(hàn jiá汉荚):结,原作“络”,形近致误。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八中风口噤候改。颔,下巴。颊,脸的两侧。
[46]风癔(yì意):《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一作“风懿”,义同。风癔,又名风噎、风懿。指以突然昏倒,不知人事,伴有舌强不能言、喉中窒塞、噫噫有声为主症的病证。足阳明之筋,上:此六字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八中风口噤候补。
[47]客:从外而来者。在此引伸为侵入。
[48]急:拘急,紧缩。
[49]口噤(jìn禁):口噤闭不能张。噤,闭口。
[50]脉迟者生:此后《中藏经》卷上第十七有“脉急而数者死”六字,可参。
[51]舌本:舌根。贼风:又名虚风。因其极易伤人致病,故名“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
[52]别脉:指手少阴心经的别络。
[53]系:联接,联系。
[54]会厌:解剖学名词。此处为口腔、鼻腔与食管、气管汇合之处。会,汇合。厌,掩盖,进食时覆盖气管,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55]户:《六书精蕴》:“室之口曰‘户’;堂之口曰‘门’;内曰‘户’,外曰‘门’。”会厌在内而唇在外,均为音声通过的门户,故分别以“户”和“扇”作喻。
[56]声:此前《灵枢·忧恚无言》有“音”字。
[57]唇:此前《灵枢·忧恚无言》有“口”字。
[58]扇:门,扉。《说文解字》:“扇,扉也。”
[59]卒(cù促)然无音:本书卷四十八小儿杂病诸候之卒失音不能语候在此句下有“不能语者,语声不出,非牙关噤也”三句,以示与风口噤候鉴别,义更完整。卒,音义同“猝”;突然,急遽。《广韵》:“卒,急也。”
[60]瘖(yīn音):猝然无音。《释名》:“瘖,唵然无声。”
[61]舌本:舌根。贼风:又名虚风。因其极易伤人致病,故名“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
[62]虚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其义大抵为:仲冬之月发南风,仲春之月发西风,仲夏之月发北风,仲秋之月发东风,皆谓之虚风。即中风候所言“不从其乡而来者”。虚风为时令不正之气,故易伤人为病。
[63]骨解(xiè械)深痛:骨间隙深处疼痛。骨解,骨间隙。解,与“隙”通。《素问·缪刺论》:“刺腰尻之解。”王冰注云:“腰尻骨间曰解。”
[64]索索冷:《外台秘要》作“凛凛冷”,《太平圣惠方》作“濇濇冷”,三者词异义同,均指患者有比较严重的恶寒之貌。
[65]小宽:稍有缓解。
[66]瘰疬:病名。又名鼠瘘、鼠疮等。《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小的为瘰,大的为疬。结于颈、项、腋、胯之间。《中医大辞典》认为此病相当于现代之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口㖞僻(wāi pì歪辟):嘴歪不正。㖞,歪。僻,偏,不正。
[67]偏枯:病名,见《灵枢·刺节真邪》。又名偏风、半身不遂。多由营卫俱虚,真气不能充于全身,邪气侵袭于半身偏虚之处所致。症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或兼疼痛,久则患侧肢体肌肉萎缩。本证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68]附骨疽: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多骨疽、朽骨疽。《中医大辞典》认为此病相当于今之骨髓炎、骨结核。
[69]风痉:病名,出《灵枢·热病》。指风伤太阳经脉,复遇寒湿所致的痉证。
[70]痫:病名,出《素问·大奇论》。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胎病,说明《黄帝内经》早已认识到此病产生与遗传因素相关。古代痫、癫二字通用,故痫亦称癫。文献有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的记载。本病证见短暂失神,面色泛白,双目凝视,但迅即恢复常态;或见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类似猪羊的叫声等,醒后除感觉疲劳外,一如常人,时有复发。
[71]策策痛:指针扎样的疼痛。策策,为“憡憡”的假借。憡,小痛、刺痛。《方言》:“凡草木刺人者,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策。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憡。”
[72]筑筑:原作“策策”,形容脉象坚硬。据《脉经》卷八改。《释名》:“筑,坚实称也。”
[73]如:通“而”。古文“如”“而”二字往往互用。
[74]角弓反张:症名,因项背强直,使身体向后反折如角弓状。多见于痉、破伤风等病证。
[75]经:在此指经筋。本书卷三十七妇人杂病诸候中偏风口㖞候言:“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㖞僻也。”
[76]瘰疬:病名。又名鼠瘘、鼠疮等。《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小的为瘰,大的为疬。结于颈、项、腋、胯之间。《中医大辞典》认为此病相当于现代之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口㖞僻(wāi pì歪辟):嘴歪不正。㖞,歪。僻,偏,不正。
[77]言语不正:指由于口㖞僻而不能正常发音。
[78]养生方:原作“养方生”。据本书养生方文例乙正。
[79]在于阳:即在于表,指在于皮肤、肌肉,与下文“在于阴则腹里急”对举而言。分肉:泛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名。
[80]缓:弛缓,松弛。
[81]柔风:古病名。指气血虚而风邪入中,表现为四肢缓弱,腹里拘急的疾患。治宜用独活葛根汤等方。
[82]四肢不能收:即所谓软瘫。收,收缩。
[83]风痱(féi肥):病名。依本篇当指肢体软瘫,甚或一侧上肢偏废,但神志正常。《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则指中风后失音不语,肢体强直而不能随意运动的疾患。
[84]一臂不随:疑衍文。《灵枢·热病》之痱病、《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五风痱、《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痱诸方及《圣济总录》卷九风痱等,均无此症状。不随,不能随意活动。随,通“遂”。
[85]风腲(wěi委)退:古病名,又名风腲腿、风猥退。本书及《圣济总录》卷十一认为是以四肢软瘫、身体疼痛、腿脚虚弱无力、肌肤感觉迟钝为主症的病证。治疗宜用五加皮汤等方。《备急千金要方》则认为是以半身不遂、失音不语为主症的中风病。
[86]懈怠:松弛,怠惰。
[87]虚弱:消瘦软弱。
[88]不胜(shèng剩)四时之虚风:不能耐受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
[89]在于阳:即在于表,指在于皮肤、肌肉,与下文“在于阴则腹里急”对举而言。分肉:泛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名。
[90]瘥(chài虿):病愈。
[91]水病:《外台秘要》卷十四风猥退方作“风水之病”。
[92]风偏枯:病证名。指因于风湿而致的偏枯证。症见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痛,言语不变,神智不乱。治疗可用天南星丸等方。
[93]腠(còu凑)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亦可指皮肤及汗孔,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门户,有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
[94]真气去:真气,即“正气”。又,《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中风不遂诸方作“渐少”。不息行气:不息,指深吸气后,闭住气不使呼出。本书卷二十七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云:“不息,不使息出,极闷已,三嘘而长细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调气法:“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以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行气,在此指以自己的意念引导气的运行。本书卷三十二疽候之养生方导引法云:“行气者,鼻内息,五入方一吐,为一通。”《赤凤髓》行气诀:“得内元气,以意送之。”现在气功养生诸书多称为“以意领气”或“以意引气”。
[95]温卧取汗:多盖衣被而卧,助其发汗。
[96]胃脉:右手关部脉。
[97]心脉小牢急:心脉,指左手寸部脉。小牢急,小牢急是三种脉象,即小脉、牢脉和紧脉。
[98]发:《外台秘要》卷十九、《普济方》卷九十七风偏枯均作“废”,义胜。陈第《毛诗古音考》:“发,音废;废亦可音发。”后一“发”字同。
[99]喑(yīn阴):哑,无声。
[100]二:鄂本作“三”。
[101]神门:三部九候诊法中诊脉部位之一。指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绝,死不治。”
[102]恶风:古病名,指厉气中人所致的疾患。治用殊圣散、胡麻散、天麻散等方。参阅本书卷二恶风候。
[103]导引:亦称道引。是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推拿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的方法,也是古代养生方法之一,后为道家承袭。《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成玄英注曰:“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意指通过调整呼吸,使脏腑经络之气和顺;通过肢体运动,使人体动作灵活柔和。本书载导引法278条,相同者76条。
[104]真气去:真气,即“正气”。又,《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中风不遂诸方作“渐少”。不息行气:不息,指深吸气后,闭住气不使呼出。本书卷二十七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云:“不息,不使息出,极闷已,三嘘而长细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调气法:“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以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行气,在此指以自己的意念引导气的运行。本书卷三十二疽候之养生方导引法云:“行气者,鼻内息,五入方一吐,为一通。”《赤凤髓》行气诀:“得内元气,以意送之。”现在气功养生诸书多称为“以意领气”或“以意引气”。
[105]疽:原作“疸”,鄂本同。据元本改。
[106]五息:引气一出之为一息。五息,即引气五息一出之。见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第三条。
[107]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认为眼、耳、鼻、舌、身、意,能对境而生识,故为六根。
[108]罣(guà挂)碍: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偏枯方作“障碍”。罣碍,佛教用语,指牵挂妨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109]瞑心:此为道教入静功夫,指练功者静处一室,摒除杂念。瞑,《说文解字》:“幽也。”在此指收心使之安静。
[110]三七:导引以“七”为计数单位,三七,即行气二十一遍。下文“二七”“四七”等,按此类推。
[111]泥丸:道家语,指头脑或头顶部位。《赤凤髓》:“泥丸,脑宫津名也。”
[112]涌泉:腧穴名。位于足掌心,第二、三跖骨间,当蜷足时呈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
[113]住:本书卷三十二疽候养生方导引法第二条作“坐”,鄂本作“柱”,《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偏枯方无此字。住,通“柱”,即站立如柱。《集韵》:“住,立也。”
[114]趣(cù簇):卷三十二疽候养生方导引法作“辄”。趣,通“促”。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此二句与本候标题不合,亦与前后文不衔接,疑为衍文。《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风四肢拘挛诸方作“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拘急背强也”。《圣济总录》卷八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作“干于经络,则肩从而拘挛”。
[115]疽:原作“疸”,鄂本同。据元本改。髆(bó博):髆,义同“肩”。髆,《说文解字》:“肩胛也。”本书中“肩”均用“髆”字,似为避隋文帝杨坚讳。
[116]痹:此下本书卷三十二有“气不足”三字。
[117]蹹(tà榻):同“蹋”“踏”。《集韵》:“踏、蹹、蹋,践也。”
[118]相:本书卷二风冷候之养生方导引法第一条作“如丁字样”,义胜。
[119]欹(qī欺):指身体取侧向姿势。欹,倾斜。
[120]迭互:“互”字原脱,据本书卷二风冷候之养生方导引法第一条补。迭互,互相更迭。
[121]筋痹:五体痹之一。多因春季感受风寒湿之邪,犯及筋脉而致。症见筋脉挛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治宜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方可选活血舒筋汤、羚羊角散等。
[122]则筋屈:《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中作“在筋则屈而不伸”。
[123]关机:宋本、汪本、周本同,《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风四肢拘挛诸方作“机关”。关机,在此指关节。
[124]趣(cù簇):卷三十二疽候养生方导引法作“辄”。趣,通“促”。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此二句与本候标题不合,亦与前后文不衔接,疑为衍文。《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风四肢拘挛诸方作“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拘急背强也”。《圣济总录》卷八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作“干于经络,则肩从而拘挛”。
[125]王:通“旺”,旺盛。
[126]遇风:《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春遇风”。
[127]筋屈:本卷风痹候、《针灸甲乙经》均作“筋痹”。考下文内容,当承袭《素问·痹论》,故当为“筋痹”。
[128]则:原无。据《素问·痹论》《外台秘要》补。
[129]小便数:本卷风痹候作“饮多小便数”,《素问·痹论》作“多饮数小便”。
[130]递互拓: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递互交拓”。递,更换。《说文解字》:“递,更易也。”拓,通“托”,以手承物。《集韵》:“拓,或作托。”《广韵》:“拓,手承物。”
[131]极势:指尽力使导引姿势达到极点。《玉篇》:“极,尽也。”
[132]头低面心: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低头面心”。面,《字彙》:“向也。”
[133]却努:反转用力。却,反,转。努,用力动作。《广韵》:“努,努力也。”在养生方导引法中都表示做导引动作要用力。
[134]身气:汪本、周本同,宋本、《外台秘要》作“身体”。
[135]疽:原作“疸”,鄂本同。据元本改。髆(bó博):髆,义同“肩”。髆,《说文解字》:“肩胛也。”本书中“肩”均用“髆”字,似为避隋文帝杨坚讳。
[136]髆井:肩井,自《针灸甲乙经》始,后世通用此名。在此指肩部。机关缓纵:原作“关以纵”。据本书卷四十三产后中风不随候《外台秘要》改。《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王冰注:“机关缓纵,形容痿废,若不维持。”
[137]伸腰:原作“生腰”。据本书卷五消渴候养生方导引法及鄂本卷一风痹候改。下同。
[138]两手抱右膝著膺:右,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左”。膺,《说文解字》:“胸也。”亦指胸傍。《素问·腹中论》:“有病膺肿。”王冰注:“膺,胸傍也;胸,膺间也。”
[139]右:原作“左”,形近致误。据《外台秘要》改。
[140]掖:通“腋”,即腋窝。《集韵》:“腋,胳也。”《外台秘要》即作“腋”。
[141]踞坐:“坐”字原无。据上条及《外台秘要》补。
[142]胫中疼痹:“痹”字原无。据上条及《外台秘要》补。
[143]风身体:原无。据本候标题及《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方补。
[144]脾与胃合:指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足太阴与足阳明为表里,故云“脾与胃合”。
[145]为:原无,文义不完整。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遂方补。
[146]髆井:肩井,自《针灸甲乙经》始,后世通用此名。在此指肩部。机关缓纵:原作“关以纵”。据本书卷四十三产后中风不随候《外台秘要》改。《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王冰注:“机关缓纵,形容痿废,若不维持。”
[147]脾脉:右手关部脉。
[148]心脉、肾脉:心脉,此指洪脉。肾脉,指沉脉。《脉经》:“心……其脉洪……肾……其脉沉。”
[149]左右:原作“右掖”。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方改。
[150]不息九通:吸气后闭气不呼出,至极限时才慢慢吐出,为一遍,如此连续九遍。本书卷二十七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云:“一通者,一为之,令此身囊之中满其气。”
[151]更互踶(dìcù弟促):更迭两脚踏地。更,更迭,交替。踶,《广韵》:“踶,蹋。”《集韵》:“,迫也。通蹙、蹴。”漱醴泉:原无。据《外台秘要》《济生方》卷九十三中风身体不遂补。漱醴泉,养生方法,即引唾液于口中漱之,然后缓缓吞咽。《养性延命录·老君尹氏内解》曰:“唾者,漱为醴泉,聚为玉浆,流为华池,散为精汋,降为甘露,故曰为华池,中有醴泉,漱而咽之,溉脏润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肢节毛发,宗之而生也。”
[152]蹶(jué决):原作“厥”。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方改。在此指向后踢腿。
[153]偃伏:导引时俯卧姿势,有特殊要求,如本书卷二十七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第四条云:“伏者,双膝着地,额直至地,解发破髻,舒头,长敷在地。”
[154]虾蟆:蛤蟆。
[155]久行不已:“久行”二字原错置于主治病证中间,今据文义移至此。
[156]内气:吸气。内,音、义同“纳”。
[157]两胫不随:本书卷十二病热候养生方导引法作“通两胫不随”。义胜。
[158]闷:在此指肌肤不舒适感。《嵇康书》:“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159]不随:《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方作“四肢不随”。
[160]握固:原无。据《外台秘要》补。本书卷二十七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云:“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
[161]更互踶(dìcù弟促):更迭两脚踏地。更,更迭,交替。踶,《广韵》:“踶,蹋。”《集韵》:“,迫也。通蹙、蹴。”漱醴泉:原无。据《外台秘要》《济生方》卷九十三中风身体不遂补。漱醴泉,养生方法,即引唾液于口中漱之,然后缓缓吞咽。《养性延命录·老君尹氏内解》曰:“唾者,漱为醴泉,聚为玉浆,流为华池,散为精汋,降为甘露,故曰为华池,中有醴泉,漱而咽之,溉脏润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肢节毛发,宗之而生也。”
[162]吐气:原无。据《外台秘要》补。
[163]引气五息、六息,一出之,为一息:将气几次吸入一次呼出为一息。本书卷三十二疽养生方导引法:“行气者,鼻内息五入方一吐,为一通。”可参考。
[164]惟须向晓:必须等待临近拂晓。须,等待。《易·归妹》:“归妹以须。”《释文》:“须,待也。”向,临近,将近。
[165]阳气行则迟缓:宋本、汪本、周本同,《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遂方作“则阳气行迟缓”。
[166]风:原无。据本候标题、《外台秘要》卷十四风半身不遂方补。
[167]脉:原无。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半身不遂方补。
[168]阳内之阴:脉浮为阳,沉细为阴;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今寸口见沉细脉,故名曰“阳内之阴”。
[169]恶(wù误):厌恶,憎恨。
[170]偏风:病名。指因风邪而致一侧肢体偏废不用的疾病。
[171]令掌仰:原作“仰掌合掌”,不合导引姿势。据卷二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周本改。又,《外台秘要》卷十四《偏风方》作“合掌”。荣气:即“营气”。荣,通“营”,下同。
[172]捉颏(kē柯):握住下巴。颏,指下巴。卷二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作“颐”,义同。《玉篇》:“颏,颐下。”
[173]极:原无。据本书卷二补。
[174]颈:原作“头”,形近致误。据本书卷二改。
[175]头风脑旋:头风病引起的眩晕。
[176]舒努:用力舒展,如开弓状。
[177]易:《外台秘要》卷十四偏风方作“换易”。
[178]风亸曳(duǒyè朵页):风,原无。据本候标题、《外台秘要》卷十四风亸曳及挛躄方补。亸曳,指中风所致肢体软弱无力而下垂的病证。《广韵》:“亸,垂下貌。”“曳,牵也,引也。”
[179]络: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作“脉”。
[180]其气不实:此下《外台秘要》有“气不实则经脉虚”一句,义胜。
[181]令掌仰:原作“仰掌合掌”,不合导引姿势。据卷二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周本改。又,《外台秘要》卷十四《偏风方》作“合掌”。荣气:即“营气”。荣,通“营”,下同。
[182]皮肤:原脱。据元本补。
[183]数(shuò朔):快,次数多。以下凡脉象用“数”者,均同此。
[184]赤松子: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尊奉。《列仙传》:“赤松,神农时雨师。”
[185]足外踵(zhǒng肿):脚跟向外。《释名》:“足后曰跟,又谓之踵。”
[186]上:指仰起足趾向上。
[187]入:原作“人”,形近致误。据汪本、周本、政保本改。脚气:病名。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三,古称缓风、壅疾、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症初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而见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症。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气行血等法。常用方剂有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脚气有干脚气和湿脚气之分。
[188]任臂: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湿痹方作“任纵臂”。
[189]用行: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湿痹方作“周行”,义胜。周行,即全部按上述导引方法进行。周,遍。
[190]从足至头:指摩腹的方向从下向上。
[191]踡: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湿痹方、《普济方》卷一百八十五风湿痹作“伸”。
[192]闭气:《至游子·内德篇》:“闭气者,自一至十,以心默数之,九九而止。闭气者,非闭噎其气也,乃神定气和,绝思忘虑,使鼻息若有若无。”
[193]腲退:山田业广曰:“皆是取义于不充实也。”
[194]懈(xiè谢)惰:倦怠乏力。
[195]昏愦(kuì溃):昏乱,糊涂。
[196]痖:通“哑”。不能正常发音或发音不清。
[197]入:原作“人”,形近致误。据汪本、周本、政保本改。脚气:病名。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三,古称缓风、壅疾、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症初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而见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症。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气行血等法。常用方剂有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脚气有干脚气和湿脚气之分。
[198]栉(zhì治)头:梳头。
[199]过:遍。《素问·玉版论要》:“逆行一过。”王冰注曰:“过,谓遍也。”
[200]栉:梳子、篦子等梳头用具。
[201]顽厚:肌肤麻木,感觉迟钝。凝:原作“涘”,《太素》同。据《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八百七十九风痹改。古书“涘”“凝”二字有互用者,但两者音义不同,殆为形近之误。杨上善注曰:“涘,音俟,水厓,义当凝也。”
[202]阳:此指皮肤。《灵枢·寿夭刚柔》:“皮肤为阳。”脉来急者为痹:此后《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痹诸方有“脉涩而紧者为痹也”一句。
[203]阴:此指筋骨。《灵枢·寿夭刚柔》:“筋骨为阴。”
[204]其:假如,假使。《经传释词》:“其,犹若也。”
[205]痹:《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第一、《太素》均作“此”。下同。
[206]筋痹:原作“痹”。据《素问·痹论》及本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改。
[207]则筋屈:《素问·痹论》作“在于筋则屈不伸”。《针灸甲乙经》作“在筋则屈而不伸”。
[208]已:痊愈,停止。
[209]饮多小便数:《素问·痹论》作“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210]脉痹:五体痹之一。多因心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于血脉,使血脉凝滞而发为脉痹。症见肢节疼痛,痛处固定,遇寒痛甚,或局部冷痛青紫,或血脉显露呈条索状。治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可用当归四逆汤合活络效灵丹。
[211]顽厚:肌肤麻木,感觉迟钝。凝:原作“涘”,《太素》同。据《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八百七十九风痹改。古书“涘”“凝”二字有互用者,但两者音义不同,殆为形近之误。杨上善注曰:“涘,音俟,水厓,义当凝也。”
[212]令人萎黄:《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太素》无此四字。
[213]心下鼓,气暴上,逆喘不通,嗌(yì益)干,喜噫(aì爱):《素问·痹论》作“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喜噫,厥气上则恐”。《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痹诸方作“心下鼓气,卒然逆喘不通”。心下鼓,即心悸。鼓,动。嗌,指咽喉。噫,即嗳气。
[214]仲夏:似当作“长夏”,即农历六月份,才与脾所主季节相应。
[215]肌痹:五体痹之一。以肌肉顽麻不仁、酸痛为特点。治宜散寒除湿。方用除湿蠲痹汤加减,亦可选薏苡汤、三痹汤、神效黄芪汤(《类证治裁·痹证论治》)。
[216]复:原作“后”,形近致误。据《素问·痹论》《太平圣惠方》改。
[217]四肢懈(xiè谢)惰:四肢倦怠乏力。
[218]皮痹:五体痹之一。多因风寒湿邪乘肺虚表卫不固而侵袭皮肤,留而不去,使营卫受阻而发为皮痹。症见皮寒不仁。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散寒除湿。可用黄芪建中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
[219]气奔痛:《素问·痹论》作“烦满喘而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痹诸方作“气奔喘痛”。
[220]骨痹:五体痹之一。症见骨痛不可举,骨酸痛,身寒。治宜温肾散寒。方用右归丸合肾着汤加减,亦可选安肾丸(《类证治裁·痹证论治》)。
[221]喜胀:《素问·痹论》作“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222]阳:此指皮肤。《灵枢·寿夭刚柔》:“皮肤为阳。”脉来急者为痹:此后《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痹诸方有“脉涩而紧者为痹也”一句。
[223]傅(fū夫):通“敷”。搽,抹。端展:伸直舒展。《广韵》:“端,正也,直也。”“展,舒也。”
[224]大小便不利:此上四条养生方,原书分别列为第二条、第五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系错简。据《医方类聚》卷二十四诸风禁忌引《巢氏病源》文乙正。大,《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第二作“令人”。
[225]养生方导引法云:原无。据本书体例补。
[226]以右踵拘左足拇趾:《王子乔导引法》作“偃卧,以右踵拘左足拇趾,以鼻内气,自极七息”。下句“以左踵拘右足拇趾”同。义长可从。
[227]足趺:足背。趺,通“跗”。《玉篇》:“跗,足上也。趺同上。”
[228]坐: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无此字。
[229]振:原作“胀”。据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改。“振”“胀”二字,在养生方导引法文中有时互用。
[230]自极: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无此二字。
[231]热痛: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卷十二病热候作“壮热”。
[232]引两手:原在后文“除痹呕”之后,系错简。据文义移此。
[233]傅(fū夫):通“敷”。搽,抹。端展:伸直舒展。《广韵》:“端,正也,直也。”“展,舒也。”
[234]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原作“引五息,止腰背痹枯”。据本卷风偏枯候养生方导引法改。
[235]踞:本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养生方导引法作“踞坐”。
[236]倔强:指脊背强直不舒。
[237]挼(ruó):同“挪”,挪动。《正字通》:“挪,俗挼字。”
[238]一住:暂停。《广韵》:“住,止也。”
[239]然始:然后。《资治通鉴·唐纪》:“然始开仓赈给。”注:“然始,犹今言然后也。”
[240]二七:本书卷二十九风齿候养生方导引法作“三七”。
[241]两膝颈头……除腰痹背痛:此十七字似衍文,或另为一条导引法。
[242]血痹:病名。出《灵枢·九针论》。指邪入血分而致的痹证,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多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痹阻不通所致。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可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亦指风痹,《备急千金要方》:“指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精:宋本、汪本同。周本、《外台秘要》作“睛”,义同。
[243]形体如被微风所吹:《金匮要略》卷六作“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244]忧乐之人:优越享乐之人。《金匮要略》作“尊荣人”,义同。忧,通“优”,优越。《说文解字》段注:“忧,今作优。”《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血痹诸方即作“优”。
[245]因:《金匮要略》作“重因”,义胜可从。
[246]风惊邪:病证名。指心气虚而为风邪所袭导致的精神性疾病。症见忽惊忽喜,精神恍惚。治宜养心安神祛风。方可用茯神丸、地黄煎丸等。
[247]舍:停留。
[248]乍:突然。
[249]恍惚:神思不定。
[250]风惊悸:病证名。指心悸因心气不足而风邪乘袭所致者。治宜镇心安神祛风。方可用镇心丸、定心防风散等。
[251]府:宋本、汪本、周本同,《外台秘要》卷十五《风惊悸方》作“经”。《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将心风惊悸亦归入小肠腑。
[252]血痹:病名。出《灵枢·九针论》。指邪入血分而致的痹证,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多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痹阻不通所致。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可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亦指风痹,《备急千金要方》:“指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精:宋本、汪本同。周本、《外台秘要》作“睛”,义同。
[253]呼:宋本、汪本、周本同。《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治风惊悸诸方作“言”。
[254]诊其脉,动而弱者:《金匮要略》卷十六作“诊其寸口脉,动而弱者”,可参。
[255]风惊恐:病证名。指风邪所致的神志不宁,时发惊恐的病证。治用牡蛎汤、龙齿汤、龙骨汤等方。
[256]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谓胆刚正果决,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
[257]心肝虚:《外台秘要》卷十五风惊恐方作“心肝既虚”。
[258]恐如人捕之:《外台秘要》卷十五风惊恐方作“故惊恐如人将捕之”。
[259]虚:《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治风惊诸方作“血虚”。
[260]故惊不安定:宋本、汪本、周本同。《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治风惊诸方作“故多惊,心神不安”。
[261]至:脉搏跳动的次数。
[262]玉房:《圣济总录》卷第二百神仙服气上:“丹书:玉房为丹田,方一寸。”注曰:“玉房在脐下三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