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诸病源候论》,简称《病源》,又名《巢氏病源》,隋·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约550—630),隋代京兆华阴(今属陕西)人,著名医家,大业中(605—618)任太医博士,后擢升太医令。巢氏医学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医术高明。据《开河记》载,609年,主持开凿运河工程的开河都护麻叔谋在宁陵(今河南境内)患风湿病,全身关节疼痛,起坐即头晕作呕,经诸医诊治无效,病情反而加重,后来卧床不起,隋炀帝便命令巢元方前往诊治,巢元方诊后认为是风湿侵入皮肤肌肉所致,病在胸臆,便配了一些治疗风湿的药物,用几斤嫩肥羊肉蒸熟,掺上药粉一起吃。麻叔谋共吃了半只羊,久患不愈的风湿病便治好了,巢元方又叮嘱他用杏酪五味并佐以羊肉,一日吃几枚,疾病未再复发。巢氏于610年奉诏主持集体编成《诸病源候论》一书,但其他参加者已难以查考,《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载有“《吴景诸病源候论》五十卷”等,或作“吴景贤撰”,据考该书即《诸病源候论》,据此,吴景贤当为该书作者之一。
《诸病源候论》一书在北宋以前一直在流传,在北宋之初,《诸病源候论》已流传至日本。由于唐宋之间连年战乱,北宋以前的传本均已亡佚。宋朝政府对此书极为重视,曾把它同《素问》《难经》《脉经》《千金翼方》等一起作为“医学”(宋代医学教育的专门机构)必读教材,同时规定,试补“医学”考试也要从此书中选题,正缘于此,宋朝政府在成立“校正医书局”(此机构成立于北宋嘉祐二年,即1057年)之前,便把此书连同《素问》《难经》一起刊行于世。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病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个门类,按病候分类叙述,每个门类之下,少则3论,多则255论,共计1739论,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该书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各种病证,然后再论述每种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和证候,将诸病之源与九候之要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每种疾病、证候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做了详尽、合理的阐释,对于疾病的认识和辨证都具有独特的见解,对于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亦有创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证、儿科病证、外科手术等,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关于人工流产、肠吻合术、坏死大网膜切除术、拔牙术,都在中医外科史上居于开创阶段。该书创“补养宣导”法,广泛运用导引法于医疗,每个疾病的理论叙述之后,大多附有“补养宣导”的具体方法,“以代药品”,一般不介绍治疗方药。该书全面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医疗经验和关于病因病理的研究成就,对各种病名证候加以整理,分门别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其以《黄帝内经》《难经》为理论依据,对许多病源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新的探索,广泛而系统地论述了许多疾病的病源与证候,将我国医学之病因病理学推向新的高峰。它对多种疾病的论述突破了前人的成就。如对疥疮之病原体、传染性、好发部位、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要点,以及虫死病除的治愈标准等的描述极为详尽;对伤寒、温病及时气等病的病因均归为“乖戾之气”,并明确三者同属传染病,指出这些传染病可以预防,云“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认识到绦虫(寸白虫)病的病因是食用了不熟的牛肉、蔬菜;观察到漆疮“有禀性不耐漆者,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等的差异,对过敏体质及体质与某些疾病发生的关系有较早较深刻的认识;对麻风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中风、痢疾、天花与麻疹等病在证候、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认识也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隋代以前,远至《黄帝内经》一书著述的时代,对病因、病机问题,虽有诸多论述,但均系附论于有关篇章中,或其他论著中兼论病源。自《诸病源候论》问世,体现了中医学术在病因、病机方面具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填补了基础理论文献研究领域一项空白。全书不仅学科齐全,而且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对证候与发病特征描述十分细致、逼真而准确,是划时代的证候大全,促进了从机体生理、病理到疾病预防、治疗的中医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及临床操作过程的完善,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极具指导意义,对历代医家及国内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唐代以后历代医家至为推崇。《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太平圣惠方》《幼幼新书》《医心方》《医方类聚》等医学名著中有关病因、病机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诸病源候论》。宋代旧制,凡考核医生,也列本书为命题依据。直至现在,人们常将此书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巨著并列,作为学习和研究中医的重要文献,以及研究古代医学的重要资料。因此,对其整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医药文献价值。
综上可见,巢元方是一位精通岐黄的医学大家,他凭借精深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候及其分类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翔实的论述,从而著成了《诸病源候论》这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学术地位和医学价值的鸿篇巨制,因此,《四库全书总目》称誉此书为“证治之津梁”。为了全面继承和发扬《诸病源候论》的学术思想,我们在完成和出版《唐宋金元医学全书大成》的《王焘医学全书》《王冰医学全书》之后,编纂校注了《诸病源候论》,具体工作如下:
一、撰写体例
1.《诸病源候论》分为50卷,每卷一般论述1个门类的疾病,也有2~5个门类者,共67个门类的疾病。整理校注时每卷中每个门类的病候均撰写“提要”,简要概括每个门类病候的要旨大义。
2.《诸病源候论》67个门类的病候之下,少则3论,多则255论,共计1739论,即1739个病候。整理校注时每个病候为1个单元,计1739个单元,每论先出“原文”,然后以页下注形式进行“校注”,原文之后以“按语”形式总结该论病候的概念、病因病机、病位病程、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相关病候的区别和联系,并就该论的学术创见、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价值进行适当的评述。
3.原文一仍原著,但改为规范简化字。
二、分段、标点
1.分段
(1)凡宋版《诸病源候论》原有内容全部收录,原则上依照底本的自然段落进行分段。
(2)少数段落冗长不便阅读者,在不破坏文义,维持其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了分段调整。
(3)底本的大、小文字体例,原则上依旧保留。
2.标点
(1)为准确反映原文意义,本书在前人点校的基础上采取现行标点使用的通例及其应用原则对原文重新进行标点。
(2)原著中的引文,仍按现行的标点使用原则执行,即书名号后,或某人名后,或某人、某书名“曰”“云”后使用冒号,所引文字前后一律不加引号。
三、校勘
在该书问世以来的1300多年里,屡经辗转翻刻,出现了10余个版本,且讹舛甚多。但鉴于该书旨在为习医者提供一部可资参阅的重要医药学文献,而非一部《诸病源候论》的最佳版本,且专事校勘非我辈之长,因此,制订了“注释为主,校勘为从”的工作原则。校勘主要依据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注》、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刘晓峰《诸病源候论(新校版)》进行,具体工作如下:
1.不改不校
凡属下列情况者,既不改动底本,也不出校语:
(1)底本与校本、参校本各书不一,显系校本、参校本有误者。
(2)底本与校本、参校本各书不一,但不影响底本文义,可校可不校者。
(3)底本与校本、参校本在叙述同一问题时稍有区别者。
(4)凡两字形异而义同,古通用之,今人尚未有统一之定论者,均保留原貌,如“辟”与“癖”、“注”与“疰”。
2.径改不出校语
(1)明显属于宋代刻写时行笔习惯所致的字,又有校本、参校本及文义可证的字,如“叉”“又”“义”。
(2)凡因字形相似,或增笔,或减笔等而误写、误刻的文字,据文义即能十分准确地判断清楚,又有校本、参校本可证者,如“日”“月”“曰”,“炙”“灸”,“己”“已”“巳”等,均据文义径改,以免繁赘。少数难以决断者,改后出注,或不改而出注。
(3)底本中应用频率极高的几个通假字或古今字一律改为现行常用字,如“差”与“瘥”、“傅”与“敷”、“挟”与“夹”。除此之外的异体字、通假字,均依其旧。
(4)底本的总目、卷目、卷中正文标题三者一一对照,将其统一,故在总目、卷目中径改不出注。卷中标题与正文有误,则在卷目中出校语。
3.改动底本出校记
(1)凡底本与校本不一,参校本各书不一,明显是底本有误,于文义亦难通者,谨慎地改动原文并出校记,并在校语中注明据某本或某书删、补、改、正、移等字样,对于改前或改后其义理深奥难懂者,在校语中一并注解,以利阅读。
(2)凡目录、卷目、正文标题,力求三者统一,改目录、改卷目、改正文题目者,在审慎的基础上出校记。
4.不改底本出校记
(1)凡底本与校本不一,怀疑底本有误但又不能决断者。在校语中酌情写出某本、某书作某,可据删、据补、据改字样。
(2)凡底本与校本不一,二者文通义不同者。
(3)凡底本与校本不一,但于文义并通,而校本、参校本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则酌情出校语,罗列异同,说明出处。
(4)凡底本与校本一致,但有讹误疑似之处,参考前人之说或者相关文义出校语而不改原文。
(5)凡底本与校本一致,但文理俱不通,或前后矛盾,又无前人校记可参考者,采用本校或者理校,不改原文,酌情出校记。
(6)凡底本有大段脱落,又无校本可据补者,一律出校记。
四、注释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610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的发展,其中随处可见生僻的字词、古奥的术语,以及病证异名繁复、文义悬隔的情况,不注不解就很难阅读和理解。因此,我们将注释作为编写工作的核心。具体作法如下:
1.注音
凡难字、生僻字,以及容易误读的字词均加注音,一律在字或词后加汉语拼音并标同音字。
2.释字词
(1)凡属词义费解,或有歧义,或有僻义,或不常见的词一律加注,偶引书证,但不做繁琐考证。
(2)凡古字、通假字、异体字于各卷首见处出注,余不注释。
(3)凡错讹、衍文、错简等于各卷首见处出注,余不注释。
(4)凡文中引用的书名、人名、年号均简要作注。
(5)病证名称的注释,一律遵照《中医大辞典》对病证诠释的标准作注,简要地指出其主要病因病机和症状。
3.解句
由于本书面向广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对于仅注释字词仍然无法使多数读者明白其中义理的句子,予以释句。
此书是我们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共同策划编著的,由于《诸病源候论》成书时代久远,讹、衍、脱漏之处甚多,工作难度较大。在编写过程中,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孙理军教授,以及乔文彪、张景明、李翠娟、田丙坤、陈震霖、辛宝、张勇、刘东平、巩振东、马赟、李绍林等同仁积多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论著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之丰富经验,全身心地投入,经过艰辛努力,数易其稿,终于告峻。但由于学力所致,加之工作浩繁而不能穷研细究,不尽人意之处肯定有之,故竭诚祈望同道不吝赐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芮立新副总编给予了我们多方的关怀和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22年8月于古都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