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志论
中国古代情志法主要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表述情绪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经典提法,其基本原理是脏腑情志论和五行相克论的结合,将人体归纳为五个体系并按五行配五脏五志,然后利用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治疗的心理疗法,即运用一种情志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失常情志。因此,它在心理治疗方法上独具特性。五行相克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即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黄帝内经》具体论述了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基本程序: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1.喜伤心,恐胜喜 喜为心志,喜甚伤心气,可致嬉笑不止或疯癫之症。治之以“祸起仓卒之言”或其他方法使之产生恐惧心理,抑其过喜而病愈。清代《冷医话》中记载一江南书生因金榜题名考中状元,在京城过喜而发狂,大笑不止。名医徐洄溪就诊,佯称其病不可治,告之逾十日将亡。并吩咐他速回家,路过镇江时再找一位姓何的医生,或许能起死回生。书生一吓,果然病愈。但又因此郁郁寡欢地往回走。至镇江,何医生就把徐洄溪早已送来的书信给书生一看,并解释其中的缘由,于是书生经开释,病痊愈。
2.怒伤肝,悲胜怒 怒为肝的情志表达,但过怒因肝阳上亢,肝失疏泄而表现出肢体拘急、握持失常、高声呼叫等症状。治之以“恻怆苦楚之言”诱使患者产生悲伤的情绪,有效地抑制过怒的病态心理。《景岳全书》中记载燕姬因怒而厥,张景岳诊后便声言其危,假称要用灸法才能治好。燕姬知道灸法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会损毁面容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于是,继而转悲,悲则气消,将胸中的郁怒之气排解。这样就克制了愤怒的情绪,消除了愤怒引起的疾病。
3.思伤脾,怒胜思 正常的思虑为生理心理现象。但“过思则气结”,可使人神情怠倦、胸膈满闷、食纳不旺等。治之以“污辱斯罔之言”激患者盛怒以冲破郁思,使患者重新改变心理状态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续名医类案》中记载有一女因思亡母过度,诸病缠身,百药不治。韩世良借此女平时信巫,便离间母女关系,假托母死因女命相克,母在阴司要报克命之仇,生为母女,死为仇敌。女闻后大怒,并骂:“我因母病,母反害我,何以思之!”遂不思,病果愈。
4.忧伤肺,喜胜忧 悲忧皆为肺志,太过则使人肺气耗散而见咳喘短气、意志消沉等症状,还可由肺累及心脾致神呆痴癫、脘腹痞块疼痛、食少而呕等,治之可设法使患者欢快喜悦而病愈。《儒门事亲》中记载有一患者因闻父死于贼,过度悲伤忧郁,心中结块,痛不可忍。张子和便学巫婆的样子又唱又跳又开玩笑,“以谑浪亵押之言娱之”,使患者畅怀大笑,一二日后心下块皆散,不药而愈。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情志相胜疗法对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5.恐伤肾,思胜恐 过度或突然的惊恐会使人肾气不固,气陷于下,惶惶不安,提心吊胆,神气涣散,二便失禁,意志不定等。可以用各种方法引导患者对有关事物进行思考,以制约患者过度恐惧,或由恐惧引起的躯体障碍。其实这就是一种认知疗法,通过树立正确的认知来治疗心理疾患。《续名医类案》中卢不远治疗一恐死症就是首先用语言开导,然后带他学习一种“参究法”,即参禅,与患者一起研究生命之源,深究生死,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患者对生死不再恐惧而病愈。
情志疗法在中国古代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的确显示出了巨大的功效,作为根植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这一疗法,我们应超出直观的感性水平来进一步认识它,并发扬它的长处,使之成为真正适合中国人的科学心理康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