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根据脏腑的部位、形态以及生理功能的区别,将人体脏腑系统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腑学说是指人体各脏器组织在运化水谷,运行气血,水液代谢,精神、智力活动等方面生理病理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和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五脏被认为是人体的核心,包括心、肺、脾、肝、肾五脏,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每个脏器系统又与六腑、五官、九窍、五华、五体、五液、五志等有着系统的联系,同时五脏还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相通,如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以应春气;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以应夏气等。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故在康复治疗中应注重协调五脏,并且重点顾护先后天之本脾肾二脏。由于中医康复的对象都处于疾病的恢复期、缓解期或是老年慢性疾病,久病难愈者,抑或是意外和术后出现的损伤脏腑亏损,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气血虚弱,津液亏虚,故康复治疗原则主要以调补虚损为主。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节、官窍,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路,“内连脏腑,外络支节”,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内容的学说,该理论贯穿人体生理病理整个过程,在疾病的诊断、防治、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中医康复的临床实践中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故《灵枢·经脉》记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脏腑经络理论运用于中医康复临床,重在指导康复诊断、辨证与治疗,抓住脏腑经络病机或补虚或泻实,或利用五行生克关系,结合经络循经与对应脏腑的联系等,采用针灸、中药、传统功法、饮食等多种中医康复手段,调整脏腑经络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