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技术创新及在脾胃病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中医特色技术起源与创新

第一章 灸法的起源与恒温灸法创新

第一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灸法、针法、汤药,可谓“三足鼎立”。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在我国古代,许多医学大家在治疗中都偏爱灸法,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灸法亦在运用中不断发展、沉淀。

一、追本溯源话“灸”字与灸法

灸是形声字,以“火”为形旁,则含义跟火有关。《说文解字》曰:“灼,灸也。”灸字最早的记载不是用于医学之词,而是木工的术语。在制作兵器矛柄时,须检测矛柄的强弱,矛柄之间的弯曲度是否均匀合适,这道工序为“灸”。灸既考究其木质,更考究其火候。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最初认识自然发展为利用自然物加工的进展过程。祖先们利用树木的枝条作为灸材,手持点燃的树枝条熏灸局部治疗疾病。

灸借助火的热力治疗疾病,多用于治疗各种老病久病,效力持久且需持久施灸,故“久”。象形字“久”字,是用一定的物体形象来表达特定的含义,且由其读音和图画文字演变而来。“久”读“灸”音,《吕览·贵已篇》曰:“操杖以战。”《六书正伪》解析:“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别用杖通。”盖壮年持之以从戎,老迈解甲以为杖,人老物旧,故曰久。老者寿也。寿,《说文解字》云:“久也。”久字之形,左上为老者,右下为拄杖,其意为老人旧物,柄杖之所以经久耐用,其功在火,其用在于刺地助行。《说文》云:“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说的是这个“久”就像是一个人后面有棍子抵住一样。灸就是用明火贴附着体表皮肤灼烧,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着肤烧”,这就是灸的本来意义。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其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治病的示意。

《庄子·外物》载:“木与木相摩则燃。”《绎史·太古第一》载:“燧人钻木取火,炮生为熟,教人熟食。”由此可知,古人在远古时代已经掌握了取火和用火的方法。火,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如自然界火山爆发的大火,雷电使树木、草、含油物质等燃烧而产生的天然之火。生活于距今17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古人类元谋人,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用火人,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元谋人已经可以制作工具和使用火。

火就像太阳一样温暖,阳光普照不仅是光明的象征,也是万物生长和人类火作用于人体,具有祛风散寒、温通血脉、舒展筋骨、散瘀止痛等作用。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随着使用火的日益频繁,人们偶然发现身体不适部位被飞溅的火星烧灼后,疾病的不适可得以消除或缓解;在发病时,试探着将树枝点燃,烧灼那些部位,症状也得以消除或缓解。这无形中给人们以启迪,将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经验,日积月累发展为灸法。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发明创造的,是中华医学的瑰宝,也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灸的发明是古人在用火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经过不断实践,人们选用了既易点燃又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灸的主要材料,并将这种方法称为艾灸。

二、历经几千年时光神奇灸法与历史沿革

(一)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以灸法治病的是《左传》。医缓是春秋时代秦国的一位名医,后来被用来泛指良医。《左传·成公十年》载:“公(晋侯)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晋·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其内容大意是:晋景公患重病,派人到秦国求名医医缓替他诊疗。医缓到晋国前,晋景公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两个小孩,一个说:“来人是个名医,一定会伤害我们的,我们该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别怕,我们逃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看他能拿我们怎么办。”医缓诊断一番后,摇头说道:“我没有办法治这个病,艾灸又灸不了,针刺又刺不到,服药也无济于事,没法治了!”果然,晋景公不治身亡(现代研究亦认为,心脏的区域禁灸)。在这则典故中,医缓已开始有意识地在灸法、针刺、方剂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总结出灸法的禁忌范围,说明当时灸法已日趋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灸法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的《黄帝内经》以针、灸、药、食四大疗法为主体,逐渐完善中医的理、法、方、药。《黄帝内经》中《灵枢》记载了古人对针灸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如“陷下则灸之”(《灵枢·经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官能》)、“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背俞》)等等诸如此类的灸法理论。《黄帝内经》以其丰富而深刻的中医内涵,为中医针灸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艾灸已被运用到预防疾病、健身强体等方面。《神农本草经》与《伤寒杂病论》相继问世。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治疗原则;阐述了灸法相关内容十二条,包括适应证四条、禁忌证八条,如太阳病误用火法发汗,致使病情骤变,或加重,或不治。仲景十分重视火法治疗,书中记载了许多“可火”“不可火”之学术见解,并告诫“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因此,灸法之用,当审其所宜,不可滥施,需辨证施灸。三国时期出现的我国最早的灸疗专著《曹氏灸经》总结了秦汉以来的艾灸经验,惜已亡佚。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猝死、五尸、霍乱吐利等急症、危症采用灸法治疗,可见灸法不单是治疗虚寒证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急症的抢救措施之一;并记载了隔蒜灸、隔盐灸、隔瓦甑灸、隔椒面团灸等隔物灸法。此外,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创有灸法预防霍乱、灸足三里健身等。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展时期,达官贵人爱身惜命,最高统治者也重视医药保健。唐朝十分重视针灸学的发展,设有医科学校,开设有针灸课。唐太宗命太医制作的《明唐人形图》足以证明唐代对针灸的重视与发展。从韩愈的诗歌“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可知,早在唐朝就有专职的灸师,此时灸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艾灸不仅用于疗疾,还用于保健。

曾任唐朝御医的“药王”孙思邈利用当时针灸学的发展机遇,大力倡导与推行针灸疗法,提出“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并不断实践、总结。他著书立说,为后人开辟针灸理论的先河,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一书立针灸上下两篇,此外在内、外、妇、儿诸篇中载用灸法治病条文甚多。孙氏用灸法治疗某些热证,拓展了灸法临证治疗的适应范围,并注重对灸量的研究与观察,发现施灸壮数最多可达几百壮。孙思邈是灸法创新与灸疗器械的开拓者,在灸法改进上他将药艾结合用于临床病证,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著有隔蒜灸、隔盐灸、豆豉灸、黄土灸、黄蜡灸等;灸器改良方面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下》载有用箭杆(竹筒)及苇筒塞入耳中,以筒口施灸治疗耳病的“筒灸”。孙思邈还提出采用艾灸预防传染病,开创了艾灸运用的先河。

随着灸法的应用与发展,更有医者将灸法推进到另一个学术的高度。如唐代王焘在所著《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中提出“灸为医中之大术,宜深体会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书中还多用艾火治疗心疝、骨疽、偏风、脚气入腹等疑难病证,临床颇实用。

(四)宋金元时期

宋代设立的国家医疗机构——太医局在医学教育方面有更为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医学教育基地,源源不断地为翰林医官院提供优秀的人才。北宋元丰时期太医局分九科,其中就包括针灸专科。

宋代灸法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当时皇宫对灸法的喜爱与培育。《宋史·太祖纪三》记载:“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可知宋太祖曾亲自为太宗皇帝施灸,宋太宗亦自取艾自灸。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的针灸学著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细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内容,构造及图样较为完整,经穴较多且系统化,为医者提供了按图指穴、按穴治病的便利。在此基础上,他还设计制造了两具我国最早用于针灸研究的人体模型——针灸铜人,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对针灸经穴的统一起到很大作用,是针灸史上的重要创新与成就。

南宋·王执中的针灸学专著《针灸资生经》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记载了各具特色的针灸流派,丰富了灸疗学的中医理论与内涵。

另外,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圣济总录》等医方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灸疗内容。《圣济总录》首论骨度及骨空穴法,为取穴制定了客观标准。同时,宋代的针灸书籍中还有“天灸”或“自灸”灸法的记载,这是利用天人合一和春夏养阳理论,在夏至和冬至节气,取某些刺激性较强和温阳药物如芥子、旱莲草、附子、肉桂、花椒、干姜等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达到温热刺激的一种灸法。

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是一部记载以灸法治疗各种疾病的专著。该书载有灸法50条,取穴少而精,均为1~2穴,书中只用关元或命关(别名食窦,属经外奇穴)二穴共有34处。书中载有“睡圣散”,由山茄花(即曼陀罗花)、火麻花(大麻花)等为末制成,主要用于全身麻醉,令人昏睡不醒,以针对难耐艾火灸痛的患者。一服饮下,患者便即睡去,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这是麻醉法施灸的最早记载。书中还指出:“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灸法也是宋代医家的主要救急法之一,南宋·闻人耆年所著《备急灸法》曰:“凡仓猝救人者,唯艾灼收第一。”由此可见,灸法治疗对人体气血及阳气的保护尤为重要。

金代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及“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证用灸,实热证用“引热外出”,寒热证用“引热下行”。

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他认为“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指出热证包括实热和虚热,灸法有攻、补或攻补兼施的功效,把灸法用于热证,以达“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的作用。

(五)明清时期

明代灸疗的发展达到高潮,形式变得更适合临床。灸法从艾炷烧灼灸向艾条温热灸转变,并在艾卷中加入药物进行辨证施灸,进而发展成“雷火神针”“太乙神针”。

艾卷灸法最早见于明·朱权所撰《寿域神方》,后来此法发展为用艾绒与药末混合制成艾卷熏熨的“雷火针灸”“太乙针灸”,又有“桑枝灸”及用桃木为灸料的“神针火灸”,这些灸法融合了艾灸与药熨技术。此外,明代还出现了用灯芯蘸油后点燃烧灼患处的“灯火灸”、用铜镜聚集日光的“阳燧灸”(在近代发展为用凸镜聚集日光施灸的“日光灸”)。

明末清初世乱纷纷,历朝名医编撰之典籍多数惨遭流失,艾灸法也陷入停滞发展时期,且针灸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但灸法治疗以其简便、灵验、价廉的特点仍流传于民间,发挥着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代吴谦等人在总结前人刺灸经验的基础上编纂《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采用歌诀形式记载内、外、妇及危、急、难症等各科疾病的灸法治疗,还提出传染病的灸疗方法,共22首歌诀,便于初学与背诵。清代吴亦鼎所撰《神灸经论》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灸法专著,倡导灸法的应用,并主张“灸重审穴”。清代在灸法上也有所创新,出现了针柄烧艾灸、隔面碗灸、瓷缸灸等。

(六)近现代时期

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入侵,频仍的战乱使灸法的发展一度举步维艰,因其简、便、验、廉,仅仅在缺医少药的民间得到应用与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中医,大批灸疗古籍得到整理,使灸疗在教学、研究与临床上得到迅速发展。艾灸养生保健犹如枯木逢春一样蓬勃发展,各地的艾灸养生保健馆犹如雨后春笋般火热起来,就连足浴、按摩、美容等机构也都在推广艾灸保健。由于灸法简便易行,许多百姓在家也可进行灸疗。艾灸,这一天然绿色、无毒副作用的中医外治法,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国内外甚至还出现了“中医热”“针灸热”,涌现出许多新的现代灸疗,如无烟艾灸、热敏灸等,同时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式的灸具与温灸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