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灸(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蕲艾”的名称由来和药用起源

一般认为艾叶用于治病的记载是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部先秦时期的医方专著,书中载有灸疗法、砭刺、药剂等治病方法,说明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艾灸疗法不但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有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该书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其一方为,“):……取枲垢,艾裹,以久(灸))者中颠,令阑(烂)而已”;其二方为,“朐养(痒)……治之以柳蕈一搂,艾二,凡二物……置艾其中,置柳蕈艾上,而燔其艾,蕈”。此两方均为用艾做灸疗法的材质治疗和朐痒两病。

其后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亦开始载有含艾叶治病之方。特别是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艾叶治病方多达15首。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虽然未见“艾叶”之名,但有学者考证其所载“白蒿”一药即为“艾叶”。

自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言艾叶“主灸百病”,将艾叶作为药物首载其中,其后历代医药文献多有记载,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本草医家们不仅将艾叶的药用范围扩大到食疗保健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开始关注艾叶的道地性。

首载艾叶的产地和道地性的当为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其书载:“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发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并附有“明州艾叶”图。《图经本草》所言“以复道者为佳”,“复道”即今之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所言“明州”即今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自宋代之后,随着艾叶的长期使用,医家们逐渐发现湖北蕲州所产艾叶质优效佳,从此关注蕲州艾叶及其独特之处,记载蕲州艾叶或蕲艾的医药文献亦开始出现。

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由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于1505年撰辑,其载:“(艾叶)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蕲州、明州。”首次提出蕲州是艾叶的道地产地之一。其后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详细记载当时人们崇尚“蕲州艾叶”的盛况:“(艾叶)端午节临,仅采悬户,辟疫而已,其治病症,遍求蕲州所产,独茎、圆叶、背白、有芒者,称为艾之精英。倘有收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闻。”并附有“蕲州艾叶”图。充分说明此时的蕲州艾叶已作为治疗疾病和防治瘟疫的珍贵药物。

明代中后期世居蕲州的医家李言闻,尤擅用蕲州艾叶治病灸疾,对蕲州艾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著有《蕲艾传》一书。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父)尝著《蕲艾传》一卷”,并云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考历代本草文献,尚未见有对“蕲艾”进行述及,更未有将“蕲艾”之名载入本草文献之中,可以说最先将蕲州艾叶命名为“蕲艾”的应是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虽然李言闻所著的《蕲艾传》已失传,但李言闻开启了蕲艾研究和应用的历史,李时珍承父之遗志,加深对蕲艾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李时珍亲陪其父多次上麒麟山(蕲州镇内)采集艾叶标本,并在家园里亲自栽种,李时珍在其父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新的见解:“(艾叶)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从此,“蕲艾”这一名称,被载入本草书籍,沿用至今。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成化即明宪宗之年号,即1465~1487年,距今已有550年,距李时珍则有130年之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的记载,云:“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这是历史上首次用实验证明蕲艾与他艾之不同,说明蕲艾有其独特的地域性。

明代王象晋编撰的《群芳谱》初刻于明天启元年(1621),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农之大成,该书对艾叶有载云:“(艾叶)处处有之,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近代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惟以蕲州者为胜,谓之蕲艾,相传蕲州白家山产,又置寸板上灸之,气彻于背,他山艾彻五汤,阴艾仅三分,以故世皆重之。”虽然王氏是农学家,仅旁通医学,其载述内容似承李时珍之言,但是王氏所载是从临床应用效果的角度来说明蕲艾之道地品质优于他产。

明末清初医家卢之颐于清顺治四年(1647)著成的本草著作《本草乘雅半偈》在临床应用艾叶时深有体会,认为:“(艾叶)生山谷田野,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并提及“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惟力胜,堪称美艾”。据卢氏所载,明代蕲州已把“叶九尖”之蕲州艾叶作为贡品,说明九尖蕲艾之珍贵。九尖蕲艾乃是一种新的蕲艾品种,后世至今未引起重视,值得深研。

迨至清代,蕲艾的道地性得到了本草学家的一致认同。清代“弃举业医,笃志方书”的汪昂,在其撰著的《本草备要》中载云:“宋时重汤阴艾,自明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汪氏还在其另一部本草著作《本草易读》中言:“(艾叶)处处有之,自明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吴仪洛对汪昂的《本草备要》进行了重订,撰著《本草从新》一书,对艾叶的记述亦遵从汪昂的《本草备要》所载。严洁等三人合编的《得配本草》亦认为“产蕲州者为胜”。凌奂著的《本草害利》一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药物安全使用问题的著作。凌氏认为“蕲州艾为上”。《植物名实图考》是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浚编撰的植物学专著,该书亦载艾叶“今以蕲州产者良”。

综观明清两个时期的本草文献记载,把蕲艾作为艾叶道地品种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在本草界奠定了蕲艾的道地药材地位。虽然这些本草记载多传承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之述,几乎没有新意,但也没有提出对蕲艾道地性之异议。

考历代医家的方书所载,发现蕲艾之名见于诸医籍文献之中远早于以蕲艾之名出现在本草文献之中。

《华佗神方》系汉代谯县华佗撰,唐代华原孙思邈编集,该书记有含用艾叶方23首,而其中3方明确用“蕲艾”,其一为“华佗治呕吐清水神方”,其二为“华佗治阴痛神方”,其三为“华佗安胎神方”。在该书的含艾23方中,有要求用熟艾者,有要求用陈艾者,有要求用干艾者,有要求用艾心者,而独此3方要求用蕲艾,这说明唐代医家在用艾时已开始应用蕲艾。

成书于宋代的《陆氏积德堂方》中治疗“鹅掌风”,单用“蕲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入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如神”。此方注明蕲艾要用“真者”,说明在宋代蕲艾为难得之药,开始有蕲艾之伪充品出现。

早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明代医籍文献如医家孙天仁著的《孙氏集效方》治疗“血风臁疮”之方;成书于天顺三年(1459),邵以正辑的《青囊杂纂》治疗“头风久痛”之方;医家李楼撰的《怪证奇方》,治疗“口吐清水”之方;《医方摘要》治疗“疥疮熏法”之方;《杨诚经验方》治疗“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之方。这些医方均明确要求用“蕲艾”,而非用“艾叶”或“熟艾”或“生艾”等。

稍晚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明代医家申斗垣著的《外科启玄》中治疗“黄水疮”之方明确用“蕲艾”,还有明代医家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中有治疗肿疡的“拔筒方”和治骨疽的“雷火神针”两方均明确记载要求用“蕲艾”。

而到了清代,亦有医籍明确记载用艾时要求用蕲艾,例如清代竹林寺僧人撰著的《竹林寺女科二种》一书上卷之“胎产奇方”中,就明确规定要用蕲艾,且注明“醋炒”。值得医界关注的是,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陈可冀院士在对清代宫廷医案研究中发现,在治疗妇科疾病的清代宫廷医案中,用艾叶时尤其注重用蕲艾,且使用的频率极高。这充分说明,在清代蕲艾已开始在治疗妇科疾患方面显现出了独特的治疗作用。以上医籍所载内容说明,从明代及其之前所载含蕲艾之医方看,不管是内服之方,还是外用之方,抑或是作灸疗治病之用,均明确标明要用“蕲艾”,这些临床医方所载,足以说明“蕲艾”之名的出现和蕲艾的医药应用远在唐宋之前就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