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融新:何炎燊伤寒温病医验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太阳病

“太”是开初之意,外感病初起,正气尚盛,抵抗力较强,证候表现多属阳性,故太阳病[1]就是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

太阳病的主要脉证——太阳之为病,脉浮[2],头项[3]强痛而恶寒[4]

一、太阳病的类型和治疗

太阳病可分经证和腑证两大类型,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之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一)经证

由于受邪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同是太阳表证,而有中风、伤寒、温病的证候差异。

1.中风

中风即外伤风邪之意,主要脉证为头痛、发热、恶风、自汗出、脉浮缓[5],或有鼻鸣干呕[6],即所谓表虚证[7],表虚是意味着肌腠疏松。自汗出,是与下面表实无汗的太阳伤寒相对而言,并非绝对的虚证,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服后啜稀粥助微汗出,不可如水淋漓,病必不除。

方解:桂枝发散而温通卫阳,芍药和营而敛阴,两药配合,发表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而有调卫之功。生姜佐桂枝解表,大枣佐芍药和营,甘草调和诸药。可知桂枝汤不是取其直接发汗,而是取其调和营卫,营卫和则汗自出,肌腠之邪亦随之而解[8]

2.伤寒

这里的“伤寒”,是指狭义的太阳伤寒,即寒邪外袭,卫阳被遏,腠理致密的表实证,主要脉证为或已发热,或未发热[9],必恶寒、体痛[10],无汗而喘[11],脉浮紧,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服后不须啜粥,温覆取汗。

方解:麻黄开表发汗,桂枝温通卫阳助麻黄发汗之功,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之力,且肺主皮毛,肺气畅而表气亦宣,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乃发汗峻剂。

3.温病

这里的“温病”,是指里阳素盛、外受温邪的病变,主要脉证是发热,不恶寒而渴。温病不能用辛温之剂发汗,若误用,则身灼热,成为“风温”坏证(与后世风温不同),《伤寒论》云:“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论治可详见《温病纲要》。

(二)腑证

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即为太阳腑证。由于病邪有传入气分与血分之不同,故有蓄水和蓄血两类病变。

1.蓄水

脉浮、发热、恶风[12]、小便不利[13]、消渴[14],或水入则吐[15],是由太阳经邪内传膀胱,气化失职,水气不能输化所致,五苓散主之[16]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

方解:桂枝辛温通阳,既可解散表邪,又能化气行水,白术助脾燥湿,猪苓、茯苓、泽泻导水下行,通利小便,故能使经腑之邪并解,但本方主要作用是通阳化气行水,表证有无,不居主要地位。

2.蓄血

少腹急结或硬满[17],如狂发狂[18],小便自利[19],脉沉涩或沉结[20],或身体发黄[21],乃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的一种病变,桃核承气汤主之。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芒硝二两。

方解: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桃仁活血通瘀,桂枝宣通经络,佐调胃承气汤之泻下祛热,使瘀热得从肠腑而出。

【注释】

[1]三阳寒热头痛鉴别:太阳恶寒发热同见,头痛后头与项为甚。阳明发热不恶寒,头痛前额为甚。少阳寒热往来,头痛额角甚。

[2]《难经》云:“脉在肉上行。”正气抗邪向外。

[3]太阳经脉从头到足,行于背。

[4]外邪侵袭,卫阳被郁,恶风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但不言发热者,因有已发热或未发热之分。

[5]阳浮则热自发,卫阳浮亢于外以抗邪,故发热。阴弱则汗自出,营阴不足。卫阳不固失其开阖作用,营阴不能内守,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故脉虽浮而缓和软弱。

[6]鼻鸣干呕是风邪壅塞,影响肺胃。

[7]表虚与表实,乃相对而言。

[8]柯韵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发汗解肌之总方也。

[9]未发热者,寒邪初袭,卫阳被遏,未与邪争,是初病时短暂现象,不久便会发热。恶风与恶寒并无性质上的不同,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10]体痛: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筋骨失其煦濡,故痛,腠理密致无汗,正欲向外而寒邪束表,故脉浮紧。

[11]肺合皮毛,皮毛闭塞无汗,影响肺气不宣,故喘。

[12]表证仍在。

[13]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不行。

[14]津液不升,饮水不解。

[15]多饮而不化,水饮停胃则吐。

[16]兼治:①水湿泄泻,小便无。②寒湿伤脾,水肿。③脐下悸,吐涎,眩晕。

[17]瘀热阻滞,有形。

[18]心主血,神明所出。热入血分,心气被扰,神明纷乱。

[19]邪在血分,气化未受影响。

[20]血滞,脉道流行不畅。

[21]血瘀,营气不能敷布。

二、太阳病兼证治疗

太阳病未解,而又兼见其他证候,在治疗上既不能和太阳本病完全一样,亦与合病、并病不相同,与变证亦不一致,应该很好区别。

现将其主要兼证论述如下。

1.太阳病兼项背强imgimg,乃项背部津液失却濡养所致。如属表虚汗出者,用桂枝加葛根汤[1-2],如属表实无汗者,用葛根汤[3](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2.太阳病内夹水饮,如表实无汗,气喘咳嗽[4]、干呕[5],或渴或噎[6],或小便不利者[7],属外寒夹饮,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8]

方解:本方以麻黄、桂枝、芍药行营卫而散表邪,以干姜、细辛、半夏行水气而止咳呕,以五味子之酸而敛肺之逆气,以甘草之甘而缓和诸药,即《黄帝内经》所谓“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之意。

3.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心中悸而烦者[9],或阳脉涩[10](浮取),阴脉弦[11](沉取),腹中急痛者[12],小建中汤[13]主之。

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14]

方解:从药物来看,是桂枝汤加胶饴,但方义与桂枝汤完全不同,桂枝汤主药是桂枝,旨在解表,本方主药是胶饴、芍药,旨在温养中脏。胶饴甘温,合芍药之酸,则酸甘化阴;合桂枝之辛,则辛甘养阳,合姜、草、枣养胃和中,故能温养中气而平补阴阳。

4.伤寒,脉结代[15],心动悸者[16],此气血亏乏,心力不足,炙甘草汤主之[17]

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冬半升,火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水酒各半煎。

方解:本方以炙甘草为君,合生姜、大枣,所以温养胃气以资营血之源,人参、桂枝补气通阳,生地黄、阿胶、麦冬、火麻仁滋阴养血,共奏滋阴生血、补气复脉之功,又加清酒,使之迅行脉道,又名复脉汤。

【注释】

[1]葛根辛、甘,微寒,解肌退热,鼓舞清阳,津液上行,宣通脉络。

[2]此方治鼻炎有效。

[3]表实无汗,照理应该用麻黄汤加葛根,何以葛根汤中仍是用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因麻黄汤是发汗峻剂,汗泄太过,津液更不能输布筋脉,故仍用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既能发汗,又不致汗泄太过。

[4]水气在上。

[5]水气在中。

[6]水气不输布。

[7]水气在下。

[8]烦躁者有加石膏之法。此方能治寒性哮喘及水肿。

[9]心筑筑然而动谓之悸,烦扰不宁谓之烦。阳气虚则心悸,阴血弱则心烦。此悸不同于水气凌心,此烦也非热扰胸膈。既是里虚不足,里急者当先救里,不管表证已解未解,总以救里为急矣。

[10]涩为气血虚。

[11]弦为肝气横。

[12]脾主大腹,急痛者乃土衰木横之兆。

[13]此方治虚寒性腹痛、虚劳久嗽诸不足、亡血失精、四肢痛、虚热、畏寒、胃溃疡、自汗等病。

[14]加黄芪治虚劳诸不足。

[15]结代脉是阴血大虚,真气不续。

[16]动悸者,筑筑然动而且快也,心动过速,比上条更重,说明心力不足。

[17]感染性疾病继发心肌炎,吴氏用加减复脉汤,近人加桑叶、木通,名清复汤。此方可治:①肺痿咳唾,痰热带血。②虚劳不足,汗出而闷。③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三、太阳病变证治疗

太阳病为疾病的初期阶段,治之恰当,固能很快痊愈;治不如法,也容易引起变端。《伤寒论》中太阳病篇内容最多,亦较复杂,大部分是误治后变逆的证治,如误汗、误下、火逆等。这些变证的产生,虽然多是由于治疗不恰当引起的,但亦常有由于患者的体质关系,或受邪较重,而疾病自趋变化的。我们应根据证候的性质而辨证论治,有是证即可用是药,不必拘泥于误汗、误下、火逆而印定眼目。

(一)误汗后变证

1.太阳病,发汗[1],遂漏不止[2],恶风[3],小便难[4],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5](此乃阳虚液泄)[6],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即桂枝汤加附子一枚(炮)[7]

方解:桂枝汤调和营卫,附子复阳固表。阳回腠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表固汗止,则津液自回,津回则小便自利,四肢拘急自伸。

2.太阳病,发汗后,身疼痛[8],脉沉迟者[9],乃汗后气营两虚,桂枝新加汤主之。

即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10]

方解:发汗者,气营两虚,筋脉不荣,故身痛、脉沉迟,与表证之身痛由于卫阳被遏者有别,亦与少阴病真阳衰微者不同,营阴不足,故加重芍药,气虚故加人参,加重生姜者取其振奋胃气。

3.太阳病若吐,若下后[11],复发汗,心下逆满[12],气上冲胸[13],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者[14],乃脾阳不健而夹水饮,苓桂术甘汤主之[15]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炙甘草各二两。

方解:本方以术、草健脾以制水,苓、桂温阳以利水,脾运健,水气去,则诸症自除。

4.身无大热[16],汗出[17]而喘[18],乃热邪迫肺[19-20],麻杏石甘汤主之[21]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方解:麻黄发汗,须合桂枝,不合桂枝而合石膏,但能宣畅肺气而治喘咳。石膏治阳明大热须合知母,不合知母而合麻黄,则能宣泄肺家郁热,更以杏仁苦降宣肺以佐之,甘草甘缓以和之,故本方作用不在发表,而在宣畅肺气,清泄肺热。凡肺热喘咳、外邪不甚者,无论有汗无汗,均可使用。

(二)误下后变证

1.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22],利遂不止[23],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24]

葛根半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炙甘草二两。

方解:误下,阳邪尽陷于里,肠胃热盛上迫致喘而汗出,下迫遂利不止,葛根轻清升发,能从里达外,能从下腾于上,黄芩、黄连苦寒直清里热,坚肠胃以止泻,甘草和中,合为清热止利之剂[25]

2.太阳病,外证未除,数下之[26],利下不止[27],心下痞硬[28],脾胃阳衰,表里不和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方解:此即理中汤加桂枝,一以温补中焦之阳,一以解未尽之表,故能治中焦虚寒之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且微兼表证者。

3.患者素有痰水内积,误下后,邪热内陷,与之相搏,则为结胸证[29],心下按之痛[30],脉浮滑者[31],小陷胸汤主之。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瓜蒌实大者一枚[32]

方解[33]:热结于胸,故以黄连苦寒,苦以开其结,寒以解其热。热结不行,痰饮留聚,故以半夏之辛温滑利,化痰蠲饮,而散其滞结。瓜蒌实甘寒滑润,既可以佐黄连清热,又可助半夏化痰,痰热一除,结胸自愈。

4.如患者胃气较虚,误下后邪热内陷而无痰水相搏,则为痞证[34]。痞者,按之柔软,或虽硬而无痛,自觉胸闷不舒之意,泻心汤主之[35]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36],乃热陷于胃,故治以苦寒清热消痞。大黄二两,黄连一两[37](诸家认为应有黄芩)。

附子泻心汤证[38]——心下痞,复恶寒汗出[39],乃热陷于胃,同时阳虚于外,故治以扶阳泻痞。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40],附子一枚(炮),别煮,取汁[41]

生姜泻心汤证——心下痞硬,干噫[42]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乃中土较虚,热陷成痞,胃气未和,复夹水寒所致,故治以散水泻痞。生姜四两,炙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升,大枣十二枚[43]

甘草泻心汤证——心下痞硬,下利日数十行,食谷不消[44],腹中雷鸣[45],干呕[46],心烦,乃胃中虚甚,客气上逆,但不夹水气,治以补中和胃泻痞[47]。炙甘草四两[48],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诸家均认为应有人参)。

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满,呕而肠鸣,尤以呕为主证,乃中虚热聚而胃气上逆,治以降逆泻痞。半夏半升[49],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50]

5.若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51]

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52],人参二两,半夏半升,炙甘草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

方解:病由气虚不运而无热聚,故不用黄芩、黄连,且无水寒下利,故不用干姜,而气逆为甚,故于补中和胃方中,加旋覆花降逆,代赭石重镇[53]

6.若邪热流连胸膈,尚未陷入心下[54],为心中懊img[55],不能安眠,甚则胸中痞塞者[56],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香豉四合[57-58]

方解:本方之作用为泄热除烦,栀子苦寒,善泄郁热,使热邪不留扰胸膈,香豉轻浮上行,化浊为清,能透邪解郁,方简而效确。

(三)火逆变证

火法如烧针、温熨、火熏、艾灸等,意在温阳发汗。误用生变,多属火邪内攻,如吐衄、烦躁、谵语、咽痛等,此等病变,已转属他经,故太阳病篇不载,所载者乃汗出[59]多而心气受损的病变,见证惊狂卧起不安[60]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61]主之。

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牡蛎五两,龙骨四两。

方解:汗多则阳气虚,故以桂枝汤复其表阳,去芍药之酸寒,以亡阳不宜寒之故,重加龙骨、牡蛎,一以复心阳,一以敛汗,至于蜀漆[62]之用,诸家谓取其通泄阳邪,其实于证不合,有疑是茯苓之误,颇有理。

【注释】

[1]误用麻黄汤,或发汗不得其法。

[2]汗出淋漓。

[3]汗多阳气外泄。

[4]汗多津液消耗。

[5]《难经》云:“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

[6]尚未到亡阳程度,故不用四逆辈。

[7]此方可治产后风,汗多头眩,亦可治阳虚自汗。

[8]身疼痛,是表证犹未解。

[9]但不现浮脉而反沉迟,是阳气阴血两伤。

[10]此方可治风湿病在表而偏虚者。

[11]汗吐下后,阳气已受损伤。

[12]水气停蓄于中。

[13]水气上逆。

[14]脾阳式微。

[15]此方可治脾虚泄泻兼胸中满者。此方乃治痰饮、用温药和之的祖方。

[16]表热不甚。

[17]里热迫汗自出。

[18]肺为热郁,肺气不宣故喘。

[19]兼咳嗽不爽,舌苔黄,但未伤津之候。

[20]麻黄汤证是表实,无汗而喘,身热,脉浮紧,此是里热,而表热不甚,故有汗而喘,脉浮滑数。

[21]①治热性哮喘。②治肺炎。

[22]表邪下陷于里。

[23]《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4]葛根芩连汤证之喘而汗出,与麻杏石甘汤证之汗出而喘应进行鉴别:葛根芩连汤证之喘而汗出,乃因热盛于里,故呼吸气粗似喘,喘而致出汗,故并无痰嗽的肺家病变,而有下利的胃肠病变。麻杏石甘汤证之汗出而喘,是说发表之后,出了汗,表证渐微,但里热仍盛,故虽然发表出汗后,还有肺热喘咳见证,并无胃肠病变的下利。

[25]治热利之祖方。

[26]正气内伤。

[27]邪陷于里。

[28]中阳虚而气机不运。

[29]热与水结为大结胸,热与痰结为小结胸。

[30]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为大结胸,现只在心下,按之始痛,故病较轻。

[31]浮为阳热,滑为有痰。

[32]附大陷胸汤:大黄、甘遂、芒硝。

[33]清代马元仪善用此方治伤寒温病。张路玉说凡咳嗽面赤,胸胁常热,手反凉,脉盛者。此方有良效。

[34]常有不经误下而成痞者。

[35]此等证都是热邪内陷于胃,而胃气稍偏于虚者之治法,而一般胃炎也。若属温热暑湿之邪不虚者,则人参、生姜、大枣可除,王孟英有昌阳泻心之法。

[36]浮为阳邪,中焦有热。

[37]此方治血证,又治钩端螺旋体病发黄。

[38]用麻沸汤渍之,绞去滓,服。

[39]无头痛发热之表证,则恶寒,汗出是阳虚矣。

[40]三黄仍用麻沸汤浸取汁。

[41]同和服。

[42]噫即哕,这句是说,哕气带有食物臭味。

[43]以生姜为君,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之量,加生姜四两,此方可治病后胃虚,强食过度成痞。

[44]脾胃受下法损伤。

[45]气流走动。

[46]胃虚气上逆。

[47]此方可治噤口痢。

[48]以甘草为君,而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为四两。

[49]以半夏为君,此方可治霍乱。

[50]石菖蒲、黄芩、黄连、半夏、紫苏叶、厚朴、竹茹、枇杷叶、芦根。昌阳泻心汤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此泻心汤证也。何必另立治法?以暑热秽浊之邪与伤寒不同,故无泻心汤为引用,岂徒无益已哉。兹以石菖蒲为君,辛香不燥,一名昌阳者,谓能扫涤浊邪,而昌发清阳之气也,合诸药以为剂,共奏蠲痰泄热、展气通津之绩,已历验不爽矣。

[51]经汗吐下之后,胃气虚弱,清气不升,浊气夹饮上泛,虚则痞硬而不痛,浊气上逆则干噫不除,而无食臭,与生姜泻心汤证不同。

[52]分量太少,疑误。一两即一钱二分多,又分三服,每服数分,何以重镇乎?

[53]代赭石、旋覆花——降气镇逆;生姜、半夏——和胃化饮;人参、炙甘草、大枣——补益胃气。前二组药物可浊降,后二组药物可清升,共用则痞噫自除。

[54]无形邪热留扰为患,心神受其干扰。

[55]烦乱不宁。

[56]比懊img更进一步,但仍不至于痛,故未可用陷胸。

[57]原文有“得吐,止后服”,故后世注家多认为此乃催吐之剂,随文敷衍,皆未经临床之谈,原文可能有误,此方并不催吐。

[58]王孟英《霍乱论》云:“栀子苦寒,善泄郁热,豉经蒸腐,性极和中,如偶以金银花、竹叶清暑风,配以白豆蔻、石菖蒲宣秽浊,湿甚者臣以滑、朴,热胜者佐以芩、连,同木瓜、扁豆则和中。合甘草、鼠粘而化毒。其有误投热药而致烦乱躁闷者,亦可借以为解救,厥功懋矣!”

[59]心阳外泄。

[60]神明失守。

[61]桂枝加附子汤证是伤卫阳(见前),此方证是伤心阳,真武汤证是伤肾阳。

[62]蜀漆即常山苗,苦寒有毒,劫痰催吐,克伐正气,于证完全不对,有些注家解释得神乎其神。其言曰:“先煮蜀漆,使其飞腾,劫去阳分之痰,以救散乱之神明,并赖其性急引领龙牡镇惊固脱。”可谓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