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气养神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既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动力。依气的来源作标准主要有五种:其一是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主要之气,乃由肾中精气、脾胃水谷之气及肺中清气所组成,分布于全身各处;其二为宗气,由清气及谷气相合而成,以贯心脉而司呼吸;其三为营气,谷气之精专部分,旨在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其四为卫气,水谷之悍气也,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其五为脏腑经络之气,和全身的气一样,是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的作用而化生,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腑经络的组织结构,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气的作用:一是推动作用,其为气血运行的动力,推动经气、血液的循行;二是气化作用,气是气化的物质承担者、气化的根源,气化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气作为新陈代谢的动力,可以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并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三是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四是固摄作用,指气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五是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气既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亦可与邪气斗争,将之驱除出机体。养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养元气,二是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康健。
保养正气,应顺四时、慎起居,则可使阳气得以保护,不致耗伤。即“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保养正气,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本要素。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保气之充盈。而节欲固精,避免过劳耗伤,则是固护先天之气的基本措施。先天、后天之气充足,则正气得养。情志的调节亦可避免正气的耗伤,省言语可使气不过散。气机不畅是脏腑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有“百病生于气”之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调畅平衡,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通过调节情志、活动筋骨可激发经气和畅通经络,从而促进气血周流,起到濡养全身脏腑经络的作用,以旺盛机体新陈代谢。在历代诸多养生方法中,都将养气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并据此选择方法实施。
养气必先安神,人的生命活动是以神(意识)作为主宰的。养神,即身体与心理处于平静状态,静心守神,来恢复精神和体力。气血是化生精神的物质基础,静默久可培养气之潜力,则心神得养,心气自足。“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即强调了清静养神的保健养生意义。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神调节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故神极易耗损。“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所谓“神太用则劳”,用神但不宜过度耗神;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通过静而养神。“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静则神内藏而不用,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反之,神气的躁动、过用往往容易导致耗伤,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总之,清静养生对于保健养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强调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