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新世纪第二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国学乃中华固有之学术

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定。

汉语文献中“国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其后的《汉书》《后汉书》《晋书》中都出现过。只是“国学”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指“国立学校”。

“五四运动”前后,“国学”成为一个与西学相对应的词。义和团运动之后,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国内一些研究经史的学者既希望与新传入中国的西学区别开,又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邓实(1877—1951)等人创办发行宣传中国文化的杂志,并将其命名为《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继则有更多有识之士担心“国粹”被欧风美雨吹掉,于是致力“整理国故”,以保存中华文化。1905年,刘师培(1884—1919)等人在上海成立“国学扶轮社”。此后,无锡、杭州、成都等地也陆续出现“国学会”或“国学保存会”一类的组织,掀起了一场国学运动。章太炎(1869—1936)于1906年喊出“以国粹激动种性”的口号,主持“国学讲习会”,将其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结集出版为《国故论衡》;又于1922年在苏州讲授“国学”,出版《国学概论》。胡适(1891—1962)把研究传统文化叫作“治国学”,并亲自在“治国学”领域进行一系列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显然,那时的学者以“国学”来标示中国传统文化,以与新进西方之学相区别。国学乃中华“固有之学术”。

现代意义的“国学”,一般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后期各朝各代的中华思想文化与学术。“国学”乃中华学术之简称。

广义上讲,国学包括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和学术体系。中国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书画、音乐、建筑等,都属于国学范畴。狭义上,国学单指中国古代学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以及同时期的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这些思想文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如何认识自然、怎样看待社会、如何做事做人、怎样治理国家等,对后人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国学”成为独具中华民族特点且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知方法的总合。“国学”堪称中华民族思想智慧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