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习题集:第5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C 2.E 3.C 4.A 5.E 6.D 7.D 8.E 9.B 10.B 11.B

12.E(答案分析:消渴为病名,其余均是常见证名,故为E)

13.B(答案分析:“见微知著”的本义为从微小、局部的变化测知明显、整体的状态,故为B)

二、B型题

1.G 2.B 3.F 4.C 5.D 6.E 7.B

三、X型题

1.BCE 2.ACE 3.BCDE

四、是非题

1.×(临床诊病时,有时是望色在先,有时是闻声在先,有时是问病在先,并不都是按问望闻切或望闻问切的固定顺序进行)

2.×(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总结与抽象,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病注重从贯穿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证主要是从机体对致病因素反应状态上认识病情)

五、填空题

1.病位,病性

2.证名,证型,证候,证素

3.病案,诊籍;病情,病史,诊断,治疗

4.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5.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六、简答题

1.一方面是指通过诊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征象。另一方面指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时,要求注重整体性,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2.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可称为“证型”。

3.主要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翔实的记录。

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5.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得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6.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辨别、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七、论述题

1.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症指疾病所反映的现象,包括“症状”“体征”,可统称为症状,或简称“症”。症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型的主要依据,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而证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应状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2.通过诊察反映于外部的征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化情况,称为“司外揣内”。例如,面、睑、唇、舌、甲颜色淡白,同时伴有眩晕、心悸、多梦、肢麻、脉细无力等表现,便可测知是由于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表现的血虚证。

3.“见微知著”,指机体的某些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这些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例如中医对脉、面、舌、耳等的诊察,都是这一原理的体现。

4.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且千变万化,而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取代,若要以单一的诊法进行诊察,势必造成资料收集的片面性,对诊断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若要保证临床资料的全面、准确、详尽,必须强调诊法合参。

5.中医诊断学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临床病证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不可能像书本上所描述的那样单纯、固定,患者也不可能照章陈述,如果没有临床的实践与严格的技能训练,即便相关知识背诵得滚瓜烂熟,但在临床实践中依然无法正确理解患者的表述,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有可能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所以,前人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阐明了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更强调了临床实践在学习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