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德最初是作为两个概念而分别使用的。“道”与“行”的含义相通,表示四通八达的街道或道路。后引申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或做人的规矩、道理。“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与他人都有所得。由此说明,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发生,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
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不但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较为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西方文化史上,“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表示风尚、习俗之意,后演化为“特点”“内在本性”“规律”“规定”“性格”“本质”等含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说法,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以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对此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的道德,这是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调整利益关系的,这是道德的特殊本质。
2.道德的评价标准 善与恶是道德的评价标准。善行,即利于他人、社会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是高尚的;恶行,即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是卑劣的。
3.道德的评价方式 道德依靠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非强制性力量来维系,体现道德的自律性特征。
4.道德的功能 道德不仅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等形式,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而且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类实现自我完善。
5.道德的内在结构 道德是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行为现象三个方面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道德的起源与形成
在伦理学史上,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伦理学派,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的“神启论”认为,道德是上帝意志的创造,是神对人们启示的结果。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纯粹理性的产物,把道德看成是人们与生俱来、人心固有的东西。旧唯物主义的“感觉欲望论”认为,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生理欲望与生理功能,从人的自然本能、人的抽象“人性”来说明道德的起源问题。“自然起源论”或“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是动物的某种合群性的本能的直接延续和复杂化的结果。
上述观点都没有科学地说明人类道德的起源问题。除了阶级与历史局限性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脱离了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及整个社会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揭示社会道德现象的起源,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应该认识到,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道德的特征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社会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某些要求、理想和秩序,具体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蕴含于人们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
2.道德主要是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实现的。
3.道德还是一种俗称为良心的内化性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由此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和目的,促使人们自觉自愿地以此为言行的标准和尺度,并外化为一定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