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野夫怒见不平处
说到怒,自然会想起宋代名将岳飞《满江红》中的诗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情充满心怀。
古代侠义之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唐代诗人刘叉《偶书》中写道: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这首诗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少年的血气方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磨练,对待不平之事渐渐棱角尽失,变得暮气沉沉。
中医理论中,肝属木藏魂,其志在怒。肝为刚脏,病理特点是“肝气、肝阳常有余”,容易出现肝气升泄太过的情况。而怒伤人的特点,《素问·举痛论》概括为“怒则气上”,一旦大怒,或者多怒,使本就容易升泄的肝气一下升动太过,致肝气上逆,这就是“怒伤肝”。
清代吴趼人《俏皮话》中一则“肝脾涉讼”作答:心为君主之官,凡五脏六腑,均归其掌管。一日,脾来告状,曰:“脾土所以司元气,不期近日肝木恃其势力,横来侵扰,亦不敢与之计较。唯有内加培养,外加防卫而已。讵肝又发泄于外,成为怒气,此明明为肝气也,而世人偏指为脾气。凡肝气发作时,人莫不指称之曰:‘某也脾气不好。’蒙此不白之冤,复败坏名誉,伏望伸雪!”云云。心乃传肝来质讯,肝曰:“我用尽气力,发为怒气,彼乃盗袭虚声,坐享名誉,我不与之计较,彼乃反告我耶?”
宋代胡仲弓写过一句诗:“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看来人在发怒的时候会失去理智,大脑一片空白,目眦欲裂头欲碎。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大怒严重则可能导致死亡。
我们经常说“气死人了”这句口头禅,国外某权威心脏病专业杂志的相关研究发现,愤怒发作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是平时的4.74倍,脑卒中的风险是平时的3.62倍。而这些都是引起猝死的罪魁祸首,人可能被气死绝对不只是个传说。
怒伤肝,生气对肝脏不好,这是一个常识。生气伤脑,生气时,很多人都有被冲昏头的感觉,大脑的思维能力被打乱,容易发生突破常规的活动,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或反常行为。气血上冲,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脑出血。生气影响食欲,生气时,脑细胞的工作紊乱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肠胃血流量减少,流动变慢,食欲变差,很多人一生气就不思饮食。生气暴怒之后,不少人会出现面红耳赤、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猝死。
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我经常用到逍遥散这个方剂。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一些情志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疾病,用起来效如桴鼓。
肝藏血,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症随之而起。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故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所以要疏肝解郁,养血柔肝。本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共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共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共为使药。
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