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简牍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应当是用竹木加工而成的简策写成的文献。而此前有文字记录的甲骨、金石还不能算是正式的书籍。这里的竹,是指劈成长而窄的竹片,叫“简”,也称作“策”;木,既可指削成的长而窄的木片(即木简),也可指做成的较宽的木板,叫“方”,也称为“牍”。
为了使竹简成为记录文字的专用材料,并能预防虫蛀,长久保存,古人在制作竹简之初,将其先放在火上炙烤,滴尽竹沥,这道加工程序名曰“汗青”,又名“杀青”。简牍的书写多用刀刻和笔写。用丝、麻或牛皮制成的编绳将一枚枚简牍编连起来,就成为简策——古代正式的书籍。《史记·孔子世家》载:“(子)晚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指熟牛皮制成的皮绳,用来编连简牍。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因反复翻阅,牛皮绳多次磨断,可知其用功之勤。一般编简成策的方法是用一根带子,将简的上下编连起来,再把剩余的带头,将简捆扎成为一束,这就是一册书。一册书是内容首尾完整的文字,又叫作“篇”。要卷起存放,所以也称卷。《尚书·多士》载周公旦告诫殷商遗民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中“册”字像简牍编连状,“典”字像册置于几案上。《墨子·明鬼》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可见先秦时期简牍已常用,简牍作为主要文献载体的历史大约有1000多年(约从春秋战国至西晋)。
最近100多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和发展,大量古代简牍多次成批出土,其中有不少医学文献。
一、流沙坠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匈裔英国人马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在新疆尼雅、甘肃敦煌境北疏勒河一带汉代长城故垒及小驿站掘得两汉至魏晋木简1000余枚,盗运至伦敦,由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教授爱德华·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整理出版。1910年中国学者罗振玉与王国维一起根据沙畹寄来的木简照片图形进行研究考释,释录其中598枚木简,凡三册(第一、三册为罗振玉考释;第二册为王国维考释),名之曰《流沙坠简》,1914年日本京都东山学社出版,1934年校正重印。1993年中华书局再次重印。其中《方技书》中有医方11简(残),记有治疗人、马、牛的医方,还有记载药物的残简4枚。
二、居延汉简
居延,位于今甘肃北部、内蒙古额尔济纳旗东南,古称“黑城”“弱水流沙”。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派重兵于此屯戍。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之一,瑞典人贝格曼(F.Bergmen)在“黑城”附近汉代烽燧遗址中掘出两汉木简万余枚,这是1949年之前出土简牍最多的一次。木简实物先运抵北京,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再辗转经天津、青岛迁移至香港,入藏香港大学图书馆。1941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居延汉简再次由海路迁移至美国,入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二战结束后,经胡适向美国国会图书馆交涉,居延汉简才得以归还,现藏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57年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根据美国归还的实物,出版了《居延汉简图版之部》。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根据留存于大陆的2555枚居延汉简影印件,编成《居延汉简甲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在以上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80年出版了《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出版),使历经艰难曲折的出土简牍文献——《居延汉简》终成完帙。《居延汉简甲乙编》中与医药有关的简牍约有100枚。记录了数百名戍边士卒的病案、死亡报告书及医方、药物等。
三、武威医简
1972年11月,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一座东汉土圹墓,经清理,发现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方,内容皆为治病医方。1975年经中医研究院有关专家整理,由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合编成《武威汉代医简》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武威医简》共载录较完整的医方31首,其中内科14首、外科11首、五官科2首、妇科1首、针灸1首、其他2首;用药100种,其中植物药63种、矿物药16种、动物药12种、其他9种;剂型7种(汤、丸、散、膏、醴、滴、栓);赋形剂4种(白蜜、猪脂、乳汁、骆酥);内服法4种(酒饮、酢浆饮、豉汁饮、含咽汁);外治给药法7种(敷目、塞耳、指摩、涂、灌鼻、塞鼻、敷傅);载录穴位3个(三里、肺俞、泉水)。其中有些医方与治法具有西北地域特色。
四、马王堆医简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西汉软侯利苍之子墓)发掘出大批医学简帛,其中有医简200枚。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整理成4种医书,分别定名为《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以上为竹简)、《杂禁方》(木简)。3种竹简书是古代房中类著作,木简《杂禁方》是禁祝方术,属古代祝由科。
《十问》一书共101简,是4种书中篇幅最长者。全书假托上古帝王、诸侯与方家术士互相质疑问难(共10组问答),探讨顺应阴阳四时、注意饮食起居、操练气功导引、注重房中养生(性保健)等问题。讨论的重点在于预防疾病,追求健康长寿。
《合阴阳》一书共32简,出土时与《十问》合成一卷,《十问》在内,本书在外。因简首有“凡将合阴阳之方”一语,故以“合阴阳”名之。本书属古代方技类书中的房中文献,集中讨论了男女阴阳交合之事,皆属性医学、性保健的内容。
《天下至道谈》一书共56简,主要讨论房中养生之道。其中对“七损八益”等问题的详尽阐述,解决了中医学中的千古疑案。
《杂禁方》11简讨论如何用符咒法(巫术)来调理夫妻不和、妇姑相斗、婴儿啼哭、多恶梦、犬善吠等,反映了古代祝由咒禁法的一些特点,属古代祝由科文献,其内容又与汉代当时的民俗有一定的关系。
五、云梦秦简
1975年末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11号秦墓中出土竹简1155枚,虽非医书,但也有涉及医政、法医的内容。如有聚居麻风病患者的“疠迁所”的记载,比史书记载南梁简文帝天保七年设置的“疠人坊”早700余年。其中还有关于麻风病患者症状的详细描述。
六、阜阳汉简
1977年安徽阜阳市城郊西南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200多件文物,其中有一批竹、木简牍。经有关专家整理,得10多种古书,其中有涉医古书两部:一为《万物》,是药物学文献,据考证,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二为《行气》,是气功类文献。《万物》残简共133枚,叙事记物一句为一段,每段之间用墨点隔开,文义不相连贯。以文字可辨认者统计,载药物70多种,主治疾病30多种,涉及今之内、外、五官、神经科疾病。
七、张家山汉简
1983~1984年,湖北江陵县张家山发掘出三座西汉墓,出土竹简1000余枚,经整理得8部古书及遗册,内容为律书、历法、术数、方技,其中有两部古医书——《脉书》《引书》。
《脉书》内容较为庞杂,经马继兴研究员研究整理,认为可将其分为5种医书,并分别命名为《病候》《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六痛》《脉法》。其中《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脉法》3书,与马王堆出土的3种同名医学帛书的内容基本相同,是一种医书在同一时代的不同传写本。
《引书》共113枚竹简。《素问·血气形志》注“引,谓导引”。此书阐述导引养生疗病的理论方法,载录35个导引术的名称及动作要领,还论述了导引养生防治疾病的方法,是一部系统的导引专著。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四季的养生之道;第二部分论述导引术招式及导引术治疗疾病的方法;第三部分说明导引术养生治病的理论。
八、天回医简
2012年,四川成都北郊天回镇老官山发现一座西汉墓葬,考古人员在3号墓中发现了大量医学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根据竹简形制、堆叠状况、字体差异、简文内容等,经整理拼接后,得到医简930支、木牍50余枚,共载汉字2万余个。经考古和学术研究,医简被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等8种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与医简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具木胎髹漆经脉人像,高约14厘米,头面、四肢、关节、胸腹、腰背处镌刻有111个点和“心、肺、肝、胃、肾”等20个铭文,体表有彩绘经脉线11条、刻划经脉线12条,另有“间别脉”线40余条,纵横交错,遍布全身。髹漆经脉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参照,对研究中医药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