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中西医临床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医学对肥胖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一节 古代医家对肥胖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 学术思想嬗变

中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首见于《黄帝内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方式及自然气候的变化,肥胖症的病因病机也在发生变化,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补充和丰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现代中医治疗肥胖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其学术思想嬗变综述如下。

一、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首见《黄帝内经》

中医学对肥胖症的阐述起源于《黄帝内经》,其内容涉及病因病机、疾病分类和治疗等,为中医药治疗肥胖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肥人的定义及分型

《灵枢·卫气失常》提出了欲知肥人,先识众人的思想,并对肥、众有了明确的界限。其云:“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可见,其标准强调:皮肉(筋骨)与脂膏,各自称其身,比例协调(不相加也),体重正常(不能相多也)。而肥人,伯高将其分为三类:“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脂、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脂。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可见,古人通过触诊坚实与否、皮纵与否,对肥胖症的形体进行了初步诊断,同时将肥胖症分为“膏人”“肥人”“肉人”三型,“膏人”的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身小腹大,与西医学的腹型肥胖类似。“肥人”的脂膏均匀分布全身,形体肥胖,虽肥而腹不大,肌肤质地中等,与西医学的均一性肥胖症相似。“肉人”以肌肉之肥为主,形体肥胖,肥而壮盛,上下均肥,皮肉结实,精神内旺,是一种正常体重超常之人。

(二)肥胖与饮食、生活方式、地域和五行体质息息相关

首先,《素问·通评虚实论》曰:“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认为引起肥胖症的病因首先是饮食。综观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可以说是肥甘厚腻,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肥胖症当责过食肥甘厚腻。《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胖症多见于胃热能纳食者,火盛则杀谷,胃气充实则多纳多化,营卫壅盛于肠间,变生诸病,如《灵枢·大惑论》云:“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若长期饮食过度,胃纳而不化,卫气久留于肠胃,与宿食、粪便相搏结,致胃肠壅滞,浊气不降。久则变生湿、痰、热、瘀诸邪,形成以气机壅滞、浊邪留滞为基础的病机变化。虽纳而能化,但脾运不及,亦化生痰瘀等浊邪。古代医家均多认为,过食膏粱、肥甘厚味易生痰湿,浊积痰凝久,形成肥胖症。张从正《儒门事亲·内伤门》说:“凡膏粱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李东垣《脾胃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油腻厚味,滋生痰涎。”《傅青主女科》也有“妇人体质肥盛,恣食厚味,痰湿内生”的记载。说明偏食膏粱、肥甘厚味,会导致气、血、津液的异常,从而产生痰湿之邪。

《黄帝内经》指出,肥胖症与地域饮食习惯有关。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民华食而脂肥。”指出西方金玉之域,水土刚强,其民众多以游牧为主,加之饮食上多食肉类、奶类等高蛋白质食物,从而导致肥胖症。另外,西北方天气寒冷,寒邪盛行,需要补充阳重之品以御寒邪,恰恰肥甘厚腻之品多为燥热助阳之品,摄食不慎,则易矫枉过正,出现肥胖症。现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西北方肥胖症患者要比南方较多,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与“人与天地相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不谋而合。

《黄帝内经》认为,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多逸少劳易致气血停滞,进而出现肥胖症。肥人多为富贵尊荣,静多动少,外盛内虚,邪气易侵。《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久坐伤肉。”“久卧伤气。”指出多逸少劳可致气虚、肉伤、损脾。脾气虚则运化、输布失司、痰瘀湿浊、膏脂痰浊内盛不化,聚积而成肥胖症。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论述血痹的原因,其云:“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指出膏粱之人嗜食甘肥,多逸少劳,导致筋骨脆弱而肌肤盛,外盛内虚,不任劳汗,虽微风小邪亦为病。《望诊遵经》说:“富贵者,身体柔脆,肌肤肥白,缘处深闺广厦之间,此居养不齐。”由此可见,富贵者生活优雅及轻闲,长期缺少活动,身体肥软柔弱,肌少肥多,是肥胖症的病因之一。

《黄帝内经》尚且留意到,饮食地域只是导致肥胖症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和人的禀赋体质也有很大关系,于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五行之人”,即肥胖症与人体禀赋、易胖体质有关。《黄帝内经》认为,因血气多少所形成体质高矮肥瘦亦不同,是当今的体质学说的基础。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木形之人……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可见,肩宽丰满之形,似为上半身偏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火形之人……其为人赤色,广䏖,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此种人肩背饱满圆润,全身发育匀称,似躯干偏胖之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土形之人也……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此类人头大,肩背丰满,腹部肥胖,全身上下均匀性肥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水形之人……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此种人似以腹部肥胖为主。五行属性不同,肥胖症的类型不同,充分体现了古人因人制宜、个体化诊治的思想。

综上所述,肥胖症之发生发展,与饮食和地域的关系莫大,同时也由个人禀赋体质所决定,《黄帝内经》较为全面地概述了肥胖症发生的病因。

(三)卫气失常是导致肥胖症的根本病机

《灵枢·卫气失常》将肥胖症病机高度概括为卫气失常。《灵枢·本脏》认为:“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可见,卫气源于水谷五味,由中焦所化,充于天地五气,由上焦宣发,与营气协同,借各脏腑蒸腾气化,周游全身,布散于四肢百骸,维持生命活动与能量代谢,如人之腐熟水谷、化生营卫、运行气血、呼吸运动、水液代谢、排泄代谢产物、抵抗外邪及形成语言思维、记忆、睡眠(卫气的开阖)等方面,体现在人体生命活动、劳作、运动等各个方面。

卫气失常,气血失和,清浊失司。《灵枢·禁服》曰:“审察卫气,为百病母。”所以,卫气温养机体、调控腠理、抗御邪气、促进津血运行等功能的失常,正是导致肥胖症的核心病机。首先,肥胖症是脏腑功能的或实或虚,如胃纳化失常、脾运化不调、肺宣发失节、肾气化失司等,皆可致卫气失常,功能失调,然后,卫气失常则转化失调,气血津液易滞易郁,变生痰瘀等浊邪,恶性循环,最后引发津液、膏脂郁积过多,留于分肉、腠理、肓膜之间,导致肥胖症。如《灵枢·逆顺肥瘦》曰:“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可见,痰瘀浊邪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四)肥胖症的并发症及其治疗

首先,对于肥胖症的治疗,《黄帝内经》认为减重是首要的,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因其重而减之。”同时,古人认识到肥胖症可引起很多并发症,如中风等,与西医学认为肥胖症导致脑血管疾病、肝病等不谋而合,却早了数千年。《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黄帝内经》认为,消瘅(相当于糖尿病)、偏枯(相当于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皆属于“高梁”之疾,乃过食肥甘厚腻所致,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泄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

二、发展于宋元时期,着眼于“痰湿”和“气虚”

宋元时期,在前代医学经验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中医药亦随当时学术文化进入“新学肇兴”时期。继承前人对脏腑辨证的深入认识,医家总结出肥胖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胃的主要功能为受纳、腐熟水谷,故称为“水谷之海”。若脾胃功能失调,则运化功能失职,水谷精微布散功能失调,而聚积成为肥脂痰油,停聚在体内,形成肥胖症。另外,如胃热炽盛,导致食欲充盛,摄取饮食量过多,膏脂聚积而形成肥胖症。可见,肥胖症与脾虚痰湿、胃热盛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指出:“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能不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可见,肥者多见于脾实者,不论饮食或多或少。而李东垣在《脾胃论·忽肥忽瘦论》中认为,肥瘦亦与脾胃虚而火胜有关,即脾胃俱旺,能食而肥,邪气盛亦肥。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水湿分治论》云:“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指出肥人先气虚而生寒湿,寒湿停聚化而为痰。与此同中有异,元代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则提出“肥白人多痰湿”之观点,且观察到肥人脂满导致经闭不行、不孕症等疾病,与现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论述相似,并提出了使用涤痰汤、二陈汤等加减治疗。除了痰湿,《丹溪心法》中亦说:“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提出了肥人多气虚的另一论断。后世医家多遵从此二说,多着眼于“痰湿”和“气虚”的角度论治肥胖症。

三、充实于明清时期,由脾及肾,由痰及瘀

宋代以后,脏腑理论研究加深,医家对脾肾关系认识的完善,加之命门理论的提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根,内藏元阴元阳,维持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助脾化生精微。若肾气不足,则温化失职,无力助脾化生精微,加之饮食过量,嗜食肥甘厚味,又加重脾肾功能失调,湿聚脂积,气血瘀阻。若肾气虚衰及阳,损及脾阳,脾失运化,则水湿停聚,聚于肌肤而形体肥胖。

《难经》云:“肾统五液,化为五湿,湿能生痰。”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亦可导致水湿停聚而为痰,痰湿一经酿成之后,就成为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病理变化,致使痰湿瘀滞,酿成肥胖症。此时期对肥胖症的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前世医家从脾立论的病机理论上发挥,深入阐述了肥胖者元气失常及命门火衰导致脾土不及的病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门》曰:“肥人多有非风之证,以肥人多气虚也。何以肥人反多气虚?盖人之形体,骨为君,肉为臣也。肥人者,柔胜于阳,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总属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证。然肥人多湿多滞。”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认为:“人之肥者必气虚。”“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清代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中指出:“如体丰色白,皮嫩肌松,脉大而散,食啖虽多,每日痰涎,此阴盛阳虚之质。”均说明真元之气不足是肥胖症发生的重要病因,水虽制于脾,实则流于肾。肾本水脏而寄元阳,若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更不能温养脾土,致使阴不从阳,精化为水而成痰湿。肥人阳微阴盛,气不化水,水湿内停,痰湿易生。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概言之:“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独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当兼补命门之火;盖火能生土,而土自生气,气足而痰自消。不治痰,正所以治痰也。”陈氏深入认识气虚,源于命门火衰,开创补火生土、温养命门治法,达到气自足、痰自消的疗效,深化了对肥胖症病因和治疗的认识,亦是肥胖症病机的精辟提炼。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呕吐门》中指出:“凡论病,先论体质……所谓肥人之病,虑虚其阳。”“夫肌肤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惟多痰多湿。”叶氏认识肥胖症,也由气虚深入至阳虚的病机本质。

津血同源,肥人痰湿内盛,日久必将导致痰瘀互结,瘀血碍气,气不布津,故而形成气虚痰湿兼瘀血的证候。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妇人科上·月经》云:“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医学正传·疮疡》指出:“肥人大概是气虚夹痰。”

综上所述,从《黄帝内经》认为肥胖人多由卫气失常所致,到后世宋元明清从脏腑论治,再到清代回归认识肥胖症多由元气不足,多气虚和阳虚的病机,医家对肥胖症的病机逐渐深入及细致。总之,中医学认为,肥胖症与饮食不节、劳逸失常、体质禀赋及地域等因素均有关。各种致病因素使得人体元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运化疏泄乏力,气血津液郁滞,升降失常,血行失畅,脂浊痰湿堆积体内,日久形成肥胖,主要表现为兼有痰湿证、气虚证、阳虚证、瘀血证等,既有统一,又有差异,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活法圆通的学术思想。